李舜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全科医学专业规培生社区康复亚专长培养的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的传统培训模式比较单一,培训效果不十分理想,不能满足新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毕业后的全科医师普遍缺乏康复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无法掌握社区各种物理治疗仪器、设施的适应症、禁忌症;对于社区常见病徒手治疗的理念,以及先进的治疗方法更是了解甚少,无法独立处理或使用非口服药物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制定全科医学专业规培生社区康复亚专长的培养方案,让全科规培医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方向,在三甲医院规培的最后一年,有侧重地选择康复医学特色专科,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化培训,相应地增加康复治疗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建立康复亚专科导师制,以精准医学理念和新技术为教学核心,联合案例库教学等方法,有计划地培养全科医学专业规培生的社区康复亚专长能力。旨在有效提升全科医学专业规培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
- 李舜黄健烽宋成宪
-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康复
- 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5例符合条件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组(A组35例)、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组(B组35例)、针刺治疗组(C组35例)。3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定,并分析其远期的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100%,B组为85%,C组为82%。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 2组(P均<0.05),而B、C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疼痛强度(PPI)评分上,A组与B、C 2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6个月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C 2组(P均<0.05),而B、C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和单纯针刺治疗,且远期疗效显著。
- 宋成宪李舜王润妹王艳简颖敏
- 关键词:枕大神经痛龙氏正骨手法针刺疗法
- 靳氏舌三针联合Schuell刺激法治疗脑卒中后Broca失语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观察靳氏舌三针联合Schuell刺激法治疗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靳氏舌三针联合Schuell刺激法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Schuell刺激法语言训练,1次/d,每周5次,每次每个项目30min,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价患者语言沟通能力的变化,用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评价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CFC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FCP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且试验组CFCP评分增加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氏舌三针联合Schuell刺激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的言语沟通能力,优于单纯的语言训练,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宋成宪李舜薛森新陈广恩谢泽良林君
- 关键词:言语训练脑卒中BROCA失语
- 老年重症肌无力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重症监护室(ICU)获得性重症肌无力和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作为常见的重症肌无力类型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认知、心理及身体活动,还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2]研究表明,康复训练以达到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和参与性为最终目的,同时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增加自我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提高身体和心理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另一方面,还可减少继发性疾,病,预防或限制身体畸形,让患者尽快融入社会。
- 黄健烽李舜梁杰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康复
- 旋律语调疗法对Broca失语的恢复和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旋律语调刺激对Broca失语症患者听理解、复述和出声读等恢复及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Broca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用一些富有韵律的句子做发音训练,让患者使用夸张的韵律和重音来表达正常的语言;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语言评定和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的语言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听理解、复述和出声读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和阅读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抄写、描写和听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300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明显增高(P<0.001)。结论:旋律语调疗法对Broca失语症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P300可作为评价Broca失语恢复的客观指标。
- 李舜宋成宪薛森新林君刘小蓝
- 关键词:BROCA失语P300事件相关电位
-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个体化康复治疗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个体化手法复位、物理因子治疗及前庭康复锻炼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2例HC-BPPV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Ba rbecue翻滚复位法治疗,研究组则依据眼震特征采用个体化的手法复位结合物理因子治疗及前庭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及1个月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激惹症状、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手法复位联合物理因子及前庭康复锻炼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可使激惹症状和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舜宋成宪王艳李太良
- 关键词: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物理因子
- 腹式呼吸训练联合耻骨调整技术对产后耻骨联合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观察腹式呼吸训练联合耻骨调整技术对产后耻骨联合功能障碍患者骨盆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运动性测试筛选和确诊有耻骨联合功能障碍的产后骨盆带痛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治疗组采用肌肉能量技术(MET)调整耻骨的运动趋势,联合治疗组增加腹式呼吸训练,观察所有患者第3天和2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周后单纯治疗组骨盆带痛的复发率为55%,联合治疗组为22%,两组复发率及VA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但两组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耻骨运动趋势调整技术能较快改善耻骨联合功能障碍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但有部分患者的骨盆带痛仍会反复,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可强化治疗效果,对疼痛的缓解可起到较好的持续作用。
- 李舜宋成宪李太良王润妹廖佳城
- 关键词:整骨腹式呼吸训练
- 运动控制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应用运动控制技术对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平衡及日常活动能力,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耐力训练;治疗组采用优化的运动控制强化训练方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2组下肢运动积分、平衡积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对偏瘫肢体运动、平衡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显著。
- 李舜薛森新林君王润妹
-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卒中运动控制日常活动能力
- 脉冲磁疗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谷氨酸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脉冲磁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谷氨酸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磁疗组,每组又分为3 d组和7 d组,每个亚组各6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脑出血模型。磁疗组于术后2 h开始脉冲磁疗干预,异名磁极对置于头部,磁距10 cm,平均磁场强度0.01 T,频率50 Hz,20 min/次,1次/d。并于脑出血3、7 d时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定、谷氨酸和IGF-1浓度的测定。结果磁疗3、7 d组改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 NSS)均比对应的模型组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后,脑组织中谷氨酸表达增加,经过脉冲磁疗3、7 d后,谷氨酸浓度均明显下降,低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脑组织内IGF-1有少量表达,脑出血后,其表达增加;经过磁疗3、7 d后,与模型组相比,IGF-1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冲磁疗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谷氨酸水平的下降和IGF-1的表达增加有关。
- 宋成宪李舜冯枫华谢泽良简颖敏
- 关键词:脉冲磁疗脑出血谷氨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腹肌厚度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观察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腹部肌肉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到11月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偏瘫康复综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核心肌群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每周5次,共进行4周的康复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评定;利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偏瘫侧的腹横肌、腹内斜肌及腹外斜肌的肌肉厚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配合完成试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BS评分及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4周BB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37.80±6.08)分vs(21.73±1.98)分,P<0.01]和对照组[(32.66±4.74)分vs(22.06±2.34)分,P<0.01]均明显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两组三块肌肉厚度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厚度在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横肌厚度在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2.78±0.55)mm vs(2.23±0.42)mm,P<0.01],在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2.34±0.49)mm vs(2.29±0.50)mm,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腹横肌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腹横肌的肌肉厚度。
- 林君宋成宪李舜蔡款薛森新王艳庾兆裘
- 关键词: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