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微囊藻
  • 2篇大型溞
  • 2篇毒素
  • 2篇养殖
  • 2篇藻毒素
  • 2篇水质
  • 2篇微囊藻毒素
  • 2篇罗非鱼
  • 2篇吉富罗非鱼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解毒
  • 1篇蛋白
  • 1篇淀粉
  • 1篇毒性
  • 1篇养殖池
  • 1篇养殖池水质
  • 1篇养殖水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增强型绿色

机构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苏晓明
  • 5篇刘利平
  • 2篇胡振雄
  • 2篇陈桃英
  • 2篇赵广学
  • 2篇李彦
  • 1篇江敏
  • 1篇乐亚玲
  • 1篇李智
  • 1篇傅一鸣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2012年中...
  • 1篇2011年中...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罗非鱼养殖池水质影响要素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池塘养殖的水质指标众多且彼此相关,找出养殖过程中应重点监测的少量指标是养殖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因子分析是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原来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基于生物絮团技术养殖罗非鱼的池塘水质进行分析。试验分4组,其中对照组投喂正常量的商品饲料,试验组A、B和C分别投喂100%、80%和75%正常量的饲料,同时添加小麦淀粉作为水体碳源;定期对pH、DO、水温(T)、透明度(SD)、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絮体体积(FV)、悬浮物(TSS)和异养细菌总量(THB)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提取3个主因子时,水温、pH、TSS和THB的共同度都低于0.5,故分析时将其排除。在溶氧充足的条件下,有3个主因子影响养殖水质,第1主因子为有机营养盐,由TP、Chl.a和TN构成;第2主因子为无机氮和透明度,由TAN、SD、NO3--N和NO2--N构成;第3主因子为絮团生成量,由FV构成。对各池的3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综合得分,C组综合得分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不影响罗非鱼生长性状的情况下,添加碳源并减少投喂量时养殖水质最好,养殖时应重点监测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浓度,并对氨态氮和亚硝氮进行定期监测。
李彦刘利平赵广学胡振雄苏晓明江敏
关键词:水质
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对水质及生长的影响
本试验探讨碳源的添加对罗非鱼养殖水质及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罗非鱼的低碳、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在室外水泥池中分组饲养新吉富罗非鱼(初重10.5±0.2g),其中对照组A投喂正常量的商品饲料,试验组中组B投喂...
李彦刘利平赵广学胡振雄苏晓明
关键词:小麦淀粉水质
铜绿微囊藻对大型溞的毒性及毒素在其体内累积和清除的研究
从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生长、繁殖、存活以及种群变化的角度来探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毒性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分析大型溞对微囊藻毒...
苏晓明刘利平陈桃英李智傅一鸣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大型溞毒性
文献传递
微囊藻毒素在大型溞和罗氏沼虾体内的生物累积和传递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可以在生物体内累积并能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各种水生生物的研究已经证明,微囊藻毒素可以在浮游动物,双壳类,甲壳类和鱼类生物体内积累,甚至在某些水生脊椎动物体内积累,如龟,鸭,水禽等...
苏晓明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罗氏沼虾大型溞生物累积
文献传递
一种检测生物体内微囊藻毒素MC-LR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生物体内微囊藻毒素MC-LR的方法,包括微囊藻毒素MC-LR的提取、微囊藻毒素MC-LR的富集、分离与纯化、UPLC-MS定性分析和外标法定量分析步骤。本发明方法能对生物体内的微囊藻毒素MC-LR进行...
刘利平苏晓明陈桃英
文献传递
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一种新方法,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作为吞噬源,研究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微嚢藻毒素(Microcystin,MC)4 h后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吞噬能力的血细胞,以及血细胞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的整个吞噬过程。结果显示,各组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空白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甲醇)中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相比有上升趋势;处理组1(L-15血细胞培养液+1μg/L MC-LR)、处理组2(L-15血细胞培养液+10μg/L MC-LR)、处理组3(L-15血细胞培养液+100μg/L MC-LR)和处理组4(L-15血细胞培养液+1 000μg/L MC-LR)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对照组与空白组、4个处理组的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照组与处理组1~3的差异极显著,而空白组和4个处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能在大肠杆菌内稳定、持续地表达,可利用其直接观察血细胞的吞噬和包囊过程,能迅速、准确地得出吞噬百分比及吞噬指数;微囊藻毒素作用后,血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克氏原螯虾的免疫能力。
苏晓明乐亚玲刘利平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