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夏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 目的:对健康志愿者和TN患者行3.O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序列检查,通过对正常对照组(control subjects)双侧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
- 李仲夏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弥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部分各向异性
- 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3年
- 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软脑脊膜的良、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而原发于椎管内的黑色素细胞瘤则更为罕见,笔者于2012年8月在临床实践中碰到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张振光李仲夏田伟李宗芳
- 关键词:椎管黑色素瘤恶性
- MRI不同序列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颅神经痛,以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特征,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按病因可将TN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指存在与疼痛发作相关的器质性疾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邻近血管接触、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段(root entry zone,REZ)[1,2]。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多参数成像等特点,为其病因的诊断提供了巨大帮助。我院影像科用该方法诊断三叉神经痛60例,分析如下。
- 蔡莉蒋元明李仲夏李宗芳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
- 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1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分析肿瘤数目、形态、大小、钙化、坏死、周围侵犯、实质部分增强程度等CT表现,并分析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65例患者中,107例(64.85%)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不同肿瘤数目、病灶钙化及坏死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2.606、1.522,P>0.05),不同肿瘤形态、大小、周围侵犯及强化特点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10、75.995、68.922、20.819,P<0.05);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形态、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与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124、0.243、0.276、0.287、0.395,P<0.05),其相关程度依次为:周围侵犯>强化特点>肿瘤形态>肿瘤大小>年龄;而性别、肿瘤数目、有无钙化及坏死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r=0.074、0.126、0.005、0.121,P>0.05)。结论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周围侵犯及患者年龄,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 张正华黄建强韩丹谢晓洁李仲夏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结淋巴转移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神经血管压迫关系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由神经血管压迫关系(NVC)所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及其功能改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单侧PTN患者40例(PTN组)及正常志愿者40例(正常对照组),并行MR常规序列及DTI序列扫描,测量三叉神经(TGN)表观扩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结果:(1)PTN组患侧的平均FA值(0.330±0.056)显著低于健侧(0.408±0.054)以及正常对照组双侧(0.423±0.057);PTN组患侧的ADC值[(2.052±0.473)×10^(-3 )mm^2/s]则显著高于健侧[(1.541±0.266)×10-3mm^2/s]以及正常对照组双侧[(1.431±0.308)×10^(-3 )mm^2/s]。(2)FA值的降低与ADC的增高呈负相关。结论:DTI技术可以显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神经萎缩及脱髓鞘改变,可以进一步指导PTN的诊断和治疗。
- 李仲夏李宗芳张振光黄建强田伟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弥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部分各向异性
- 双源CT不同扫描模式在尿路造影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双源CT泌尿系成像(CTU)检查的不同方法——普通扫描模式、大螺距扫描模式及双能扫描模式在诊断泌尿系疾病的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搜集临床怀疑泌尿系疾病并行CTU检查的患者114例,所有患者经手术、随访或其他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普通扫描模式(Ⅰ组)、大螺距扫描模式(Ⅱ组)、双能扫描模式(Ⅲ组)三组,比较各组影像学诊断结果与临床符合情况、患者体重指数(BMI)、扫描长度、扫描时间、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三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患者BMI、扫描长度及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扫描时间(1.17±0.36)s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三组辐射剂量依次为Ⅰ组>Ⅲ组>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不同扫描模式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及较好的图像质量,大螺距及双能扫描均未增加辐射剂量且略有降低,同时大螺距扫描可以有效地减少扫描时间,双能扫描可以为诊断带来更多图像信息。
- 张正华黄建强韩丹潘晓龙李仲夏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泌尿系统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