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旭东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肺癌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胸腔
  • 2篇诊治
  • 2篇治疗肺癌
  • 2篇乳糜
  • 2篇乳糜胸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带教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内

机构

  • 1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11篇高旭东
  • 6篇梁俊国
  • 5篇郭占林
  • 5篇特木热
  • 4篇孙嘉阳
  • 4篇靳智勇
  • 3篇鲁志刚
  • 2篇康世荣
  • 1篇岳文涛
  • 1篇李筱贺
  • 1篇刘宇罡
  • 1篇马英
  • 1篇黄少君
  • 1篇黄少军

传媒

  • 6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40例对象包括2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例肺部良性肿瘤病人,10例健康的志愿者,治疗开始前从外周血中收集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采用磁性激活细胞分离技术(Magneticactivated cell separation,MACS),经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CTCs后,行CK-FITC、CD45PE荧光抗体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外周静脉血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全组中Ⅰ、Ⅱ期病人共14例,CTCs外周静脉血阳性4例(28.57%);Ⅲ、Ⅳ期病人6例,CTCs外周静脉血阳性3例(50%)。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外周循环血中能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可能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疾病状态。非小细胞肺癌CTCs水平的定量检测是较为敏感的肿瘤进展、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的评价指标,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CTCs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相信随着肺癌肿瘤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发现,CTCs细胞系的分离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必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梁俊国高旭东靳智勇黄少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观察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 3年2月~ 2014年2月笔者医院诊治并行择期手术的84例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传统开胸术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予以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性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开胸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关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插管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肺感染、肩关节活动障碍及心律失常2例(4.76%)、4例(9.52%)、3例(7.1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19.05%)、12例(28.57%)、10例(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切口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靳智勇高旭东特木热郭占林李筱贺
关键词:肺癌疗效
Fasc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初步评价Fasc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及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NSCLC患者共110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Fascin蛋白、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含量.结果 NSCLC患者血清中Fascin阳性率(24.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0%)(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Fasci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A21-1、NSE、SCC、Pro-GRP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25.64%、5.1%、5.1%、5.0%、1.7%.结论 Fascin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临床筛查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刘宇罡高旭东岳文涛
关键词:癌胚抗原
胸腔内注射鸦胆子乳剂治疗乳糜胸
[目的]探讨胸内注入鸦胆子乳剂治疗乳糜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1年~2012年我院利用胸腔内注射鸦胆子乳剂致胸膜腔闭锁治疗各类乳糜胸38例,及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经胸内注入鸦胆子乳剂一次治愈...
特木热鲁志刚马英梁俊国高旭东郭占林
关键词:乳糜胸鸦胆子乳剂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基因在痰液脱落细胞表达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 5)在痰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用以检测肺癌细胞,为临床早期发现、探讨方便、快捷的方法。方法:收集肺癌病人和健康志愿者痰脱落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肺癌36例痰脱落细胞中MCM 5阳性率58.3%,肺部良性疾病26例MCM 5阳性率15%,健康志愿者20名MCM 5阳性率0%。肺癌组织中MCM 5基因表达量在1、2、3级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痰液脱落细胞中MCM 5基因检测有助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对早期诊断亦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设想作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标志基因。
梁俊国高旭东特木热孙嘉阳靳智勇
关键词:肺癌聚合酶链反应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胸外科带教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对胸外科本科实习阶段应用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教学条件,经过反复实践评价,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培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及对专科知识的掌握。胸外科PBL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学生均取得满意效果。
梁俊国高旭东
关键词:PBL教学胸外科
亲环素A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2014年
亲环素家族最先被认为是环胞素A(Cyclosporine A,CsA)的胞内结合蛋白,在进化上有高度的保守性,广泛表达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在人体内有七个主要的亚型。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作为亲环素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在自然界中广泛表达,发挥着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PPIase)活性和分子伴侣效应,辅助细胞内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参与免疫抑制,介导炎性反应,平衡细胞内外胆固醇。CyPA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均表达增高,在某些恶性肿瘤中,CyPA的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而且CyPA直接受信号通路中与促进肿瘤发展密切相关的两个关键调控因子:p 53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调控。本文详细描述了亲环素家族,尤其是CyPA的异常高表达对恶性肿瘤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些特征表明,CyPA是一个潜在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靶点。
孙嘉阳高旭东郭占林
关键词:亲环素A肿瘤环孢素A肿瘤靶向治疗
乳糜胸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胸外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的进展。方法:2007~2014年间我院收治的乳糜胸病人,分别运用保守治疗及再次手术治疗(胸腔镜结扎及开胸手术结扎)。结果:经治疗后所有病人均未形成胸腔包裹积液及胸管行程渗漏,3mo及6mo随访,均未发现乳糜胸复发。结论:乳糜胸的诊断不难,但治疗关键是尽早引流,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及早手术,开胸结扎与胸腔镜结扎术的预后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孙嘉阳高旭东鲁志刚
关键词:乳糜胸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80例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在治疗肺癌中的效果。方法分析入住我院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下的小切口行肿瘤切除并系统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并对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频度以及随访6年之内的生存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80例肺癌患者,一共清理淋巴结688个区1054枚淋巴结,每位患者平均为(12.31±2.67)枚;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术后患者生存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镜下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肺癌的方法。
靳智勇高旭东特木热郭占林梁俊国康世荣黄少军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生存率
气管支气管断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断裂的外科诊治要点,为外科治疗气管支气管断裂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1-12--2012-12收治的气管支气管断裂29例病人,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对病因、手术经过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比较手术前后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1)总体结果分析: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病人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并随访半年,发现气道狭窄2例,实施手术治疗1例,另一例保守治疗;(2)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结果比较:手术前后29例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血痰均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管支气管断裂早诊断、尽早手术是避免肺切除,避免术后再狭窄的关键。
康世荣高旭东特木热郭占林梁俊国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断裂外科诊治气道狭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