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宇
-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被引量:1
- 2001年
-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展望新世纪,水利事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三大水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解决好新世纪水的问题,就必须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治水方针,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这个历史转变过程中,要把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放在优先的位置。 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了水利信息化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主要任务以及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刘汉宇黄藏青张葆华
- 关键词:信息化水利
- 浅论我国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四个统一”被引量:8
- 2015年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书于1995年9月开始编制.2005年6月开始实施一期工程.至2011年1月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在水雨情信息采集、计算机通信网络、防汛抗旱业务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万海斌刘汉宇吕行
- 关键词:防汛抗旱信息化
- 谈南水北调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 2001年
- 南水北调工程经过近50年的勘测规划和设计研究,已经形成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受益区涉及大半个中国的工程方案.调水区和受水区的自然和生态系统复杂多变,东线和中线穿越我国的人口稠密地区,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也十分复杂,西线工程基本是在高寒的无人区兴建,要修建高坝和长隧洞.在这种状况下,要合理地、科学地调度和保护水资源,协调好各类矛盾,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效益,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因此,笔者认为南水北调工程信息化建设应纳入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中.
- 刘汉宇
-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水环境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被引量:16
- 2019年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通过实施一期、二期工程,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水利系统影响面最广、发挥作用最大的水利信息化工程,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防汛抗旱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简要介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成果,系统总结了系统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建设效益,并对系统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刘汉宇
- 关键词: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信息化
- 标准化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 本文介绍了水利信息化的标准原则,着重强调了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文章最后给出了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措施.
- 刘汉宇
-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信息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 文献传递
- 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对策与实施步骤
- 1998年
- 简要分析了水利行业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 刘汉宇姜永富黄藏青
- 关键词:计算机
- 渠道断面一些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被引量:1
- 1994年
- 渠道设计时,一些断面设计参数的细小变化,将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合理性.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选取这些参数时,大多是凭借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但由于受经验积累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要真正做到选取的精确、合理,往往十分困难.本文介绍了美国垦务局提出的一套半经验化的渠道断面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及与渠道断面相关的几个参数的确定.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供我国工程界借鉴。
- 刘汉宇
- 关键词:渠道断面
- 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被引量:15
- 2003年
- 标准化是全面推进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有效地运用标准化,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建设步伐得以加快;忽略标准化或未恰当地运用标准化,则会出现资源浪费,信息不能共享的后果。水利信息化的丰富内涵,注定在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的建设,要采纳和制定一系列信息、网络、软件、硬件、安全、重大应用信息系统的标准规范。
- 刘汉宇
-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信息资源共享
- 《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简介被引量:3
- 2003年
- 标准化是全面推进信息化的保障。有效地运用标准化,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源会得以充分发挥,建设步伐就会加快。水利信息化的丰富内涵,注定在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的建设,要采纳和制定一系列标准规范。
- 黄藏青刘汉宇
-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与系统结构被引量:12
- 2005年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总目标是为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形势、科学制定防汛抗旱调度方案提供决策支持。系统结构包括5个子系统,即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淮河及黄河中游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系统。
- 刘汉宇
-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系统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