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利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对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A)对于重症肺炎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01—2019-12期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患者共110例。按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48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与存活组相比,重症肺炎死亡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白细胞、尿素氮、B/A显著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白蛋白显著低于存活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是重症肺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72,诊断最佳截点值为10.44,诊断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67.7%。结论:B/A比值是重症肺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 陈云周云云古利明
- 关键词:白蛋白尿素氮重症肺炎预后
- 亚甲蓝治疗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疗效研究
- 2023年
- 探讨不同静滴速度的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治疗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云南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137例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患者。将患者分为非MB组、慢MB组和快MB组。收集相应数据并统计。结果 1.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2.1)MAP:慢MB组的MAP与非M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9)。2)NE:慢MB组的NE用量与非M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3)。快MB组的NE用量与非M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2)。3)心率与尿量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 6h乳酸清除率及7天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B不能改善7天病死率。MB的慢速持续静脉滴注可以更有效地提升MAP,减少NE地使用,但是不能更有效改善心率、尿量,提升6h乳酸清除率。
- 张杨古利明
- 关键词:亚甲蓝平均动脉压去甲肾上腺素
- 城镇居民预先指示的调查分析与宣传效果被引量:15
- 2015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维生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使得患者临终过程延长,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很多患者死亡质量低下,而医疗费用明显增加。美国2006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有1/4的医疗资源消耗在患者临死前一年。
- 谭琳燕古利明王福平刘燕杨俊明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暴发性脑脂肪栓塞1例报道
- 2022年
-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ulism syndrome, FES)是以呼吸功能不全、脑功能障碍和点状皮疹为典型表现的一类危及生命的临床症候群,常在长骨骨折及骨科手术后24~48 h内发生。脑脂肪栓塞(Cerebral fat embulism, CFE)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一种少见表现形式。通常脑部脂肪栓塞常合并肺部功能障碍,以孤立暴发性脑部脂肪栓塞为表现的病例少有临床报道,在疾病早期常难以与危重症疾病导致的意识改变相鉴别。
- 陈云业筱娥杨银蔚古利明
-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脑脂肪栓塞临床症候群长骨骨折暴发性
- 清蛋白浓度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清蛋白(ALB)浓度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以脓毒症收住的84例患者资料,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60例)和死亡组(24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入院时最低ALB值、首末次ALB差与患者预后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约登指数选取最佳临界点。结果两组最高、最低、末次ALB和首末次ALB浓度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ALB的诊断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70.8%,临界值为24.1 g/L;首末次ALB浓度差诊断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45.8%,临界值为-2 g/L。结论ALB浓度变化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当最低ALB<24.1 g/L且首末次ALB差值小于-2 g/L时,脓毒症患者存在较高死亡风险。
- 陈云杨耀鹏董文斌李世福古利明
- 关键词:清蛋白脓毒症预后
- 尊严死教育在ICU临终患者疗护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尊严死教育在ICU临终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比较尊严死教育实施前后患者临终前治疗的选择,心肺复苏实施次数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比较临终关怀治疗组和积极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死亡质量、临终前治疗的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对临终患者家属进行尊严死教育后,临终前选择积极治疗患者比例较前明显下降(P<0.01),选择临终关怀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1),临终患者平均心肺复苏次数减少(P<0.01),患者家属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17);和临终前积极治疗患者相比,选择临终治疗的患者临终前治疗时间缩短(P<0.01),治疗费用降低(P<0.01),死亡质量较高(P=0.01)。结论在ICU临终患者的家属中开展尊严死教育能够让更多临终患者的家属选择临终关怀治疗,实现患者尊严死,减少无效治疗。
- 王福平古利明
- 关键词:临终患者ICU尊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