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软骨
  • 6篇关节
  • 5篇关节炎
  • 3篇性关节炎
  • 3篇软骨支架
  • 3篇软骨组织
  • 3篇软骨组织工程
  • 3篇生物反应
  • 3篇生物反应器
  • 3篇工程软骨
  • 3篇骨性
  • 3篇骨性关节
  • 3篇骨性关节炎
  • 3篇骨支架
  • 3篇骨组织
  • 3篇骨组织工程
  • 3篇反应器
  • 3篇MICROR...
  • 2篇血管
  • 2篇软骨下骨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开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余晓明
  • 10篇卢世璧
  • 10篇彭江
  • 9篇汪爱媛
  • 9篇郭全义
  • 7篇孟昊业
  • 7篇孙振
  • 5篇袁雪凌
  • 4篇肖波
  • 4篇王玉
  • 3篇孙逊
  • 2篇孙维佳
  • 2篇许文静
  • 2篇刘舒云
  • 2篇李盼
  • 1篇眭翔
  • 1篇徐峰
  • 1篇王永成
  • 1篇袁玫
  • 1篇张金鑫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5篇2016
  • 8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214在骨性关节炎软骨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MicroRNAs在近些年已在人类疾病中逐渐被发现并成为疾病基因水平的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检测不同K-L分级的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中miRNA-214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miR-214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
余晓明孙维佳孙振尹合勇郭全义彭江李英贤汪爱媛卢世璧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
生物反应器中的力学刺激促进组织工程软骨再生被引量:5
2016年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已被广泛用来实现体外软骨组织再生,并用来修复软骨缺损。软骨组织工程主要由软骨细胞、软骨支架和体外培养环境3部分组成。目的:实验通过体外模拟体内关节软骨生长环境,为进一步提高组织工程软骨的仿生性及更好地修复损伤软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用于分离培养膝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以1×106 L-1细胞浓度接种于去细胞软骨基质支架上制备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细胞支架复合静态培养1 d,实验组于Instron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加以力学刺激(力学加载参数为3 h/d,1 Hz,压缩量为10%)7,14,21,28 d。结果与结论:(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细胞-支架复合物厚度、弹性模量及最大负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均可见软骨细胞增殖及软骨陷窝形成,番红"O"染色见细胞-支架复合物的细胞外基质中有大量蛋白聚糖形成,随力学刺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与蛋白聚糖试剂盒检测结果相符。(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实验组Ⅰ,Ⅱ型胶原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力学刺激21 d时Ⅰ型胶原表达最高(P<0.05);Ⅱ型胶原在力学刺激28 d表达最高(P<0.05)。(4)结果证实细胞-支架复合物通过生物反应器的力学加载,可以产生更多的胶原和蛋白聚糖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并增强其力学特性,使其更加复合人体软骨生长环境,并提高其与正常软骨的仿生性,从而使细胞支架复合物能更好的修复损伤软骨。
余晓明孟昊业孙振尹合勇袁雪凌郭全义彭江汪爱媛卢世璧
关键词:软骨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软骨支架蛋白多糖
冰冻切片法观察不脱钙骨组织的荧光分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不脱钙骨组织的冰冻切片法,通过观察骨和软骨内的荧光分布,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SD大鼠膝关节,经包埋剂包埋,置于冰冻切片机中,将表面涂有合成橡胶的薄膜黏附于包埋块表面,行膝关节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及光镜下观察切片组织内荧光表达及结构;并行Ⅰ、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和HE、甲苯胺蓝、茜素红染色,观察软骨及骨的结构及荧光分布特征。结果制备的大鼠膝关节冰冻切片厚度均为6μm,大体观察示关节各结构均完整切割,光镜下能清晰分辨切片软骨各层细胞形态以及软骨下骨、骨小梁排列走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软骨及骨组织呈绿色荧光,Ⅰ型胶原在骨组织表达,Ⅱ型胶原在软骨组织表达。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能清晰分辨软骨层形态结构。茜素红染色示软骨下骨板、半月板内部组织结构完整,而且胫骨近端的皮质骨连续性存在。结论采用冰冻切片法制备不脱钙骨组织切片,可直接观察骨、软骨组织内荧光物质的分布,缩短骨组织切片的制备周期。
孙振尹合勇眭翔余晓明彭江王玉汪爱媛郭全义刘舒云孟昊业卢世璧
关键词:冰冻切片免疫荧光
血管周围干细胞在大鼠脂肪组织中的含量及其体外扩增后比例的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大鼠脂肪组织中血管周围干细胞(PSCs)在脂肪组织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体外培养扩增后的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中PSCs比例的变化,为组织工程自体细胞移植修复骨和软骨损伤的实验研究提供可能的新型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的脂肪组织用II型胶原酶消化得到血管基质成分(SVF)并且体外培养扩增大鼠ADSCs至P3代,用细胞计数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VF细胞密度、活细胞比例、PSCs含量,检测ADSCs中PSCs的含量并与CD45–SVF细胞中PSC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经细胞计数仪分析,每只大鼠约3 ml脂肪组织消化所得SVF中活细胞比例为(69.31±6.57)%,可收获活细胞(40.69±6.81)×106个。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每只SD大鼠3 ml脂肪组织中平均可以得到PSCs活细胞为(1.60±0.59)×106个,血管外周细胞为(0.18±0.04)×106个,血管外膜细胞为(1.42±0.57)×106个。而体外平面培养扩增的P3代ADSCs中,PSCs及各细胞亚群的比例并没有随着细胞的扩增而改变(P>0.05)。结论大鼠脂肪组织中含有PSCs,可以直接通过流式分选获取大量PSCs,不进行体外扩增即可望满足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需要。
徐峰刘舒云彭江卢世璧孙逊尹合勇孙振余晓明肖波张金鑫袁玫许文静郭全义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
生物反应器力学刺激促进组织工程软骨的生物再生
目的:软骨组织工程已被广泛用来实现体外软骨组织再生,并用来修复软骨缺损。软骨组织工程主由软骨细胞、软骨支架和体外培养环境三部分组成。通过研究体外模拟体内关节软骨生长环境,为进一步提高组织工程软骨的仿生性及更好地修复损伤软...
余晓明孟昊业袁雪凌郭全义彭江汪爱媛卢世璧
关键词:软骨支架生物反应器
Micro-CT评价镁合金材料置入物周围成骨
2016年
[目的]通过Micro-CT图像和其数值数据评价并对比镁合金与PLGA在兔股骨髁内对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取体重2.2 kg、3个月龄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表面微弧氧化处理的AZ31镁合金棒材(以下简称“镁棒”)30个和PLGA棒材30个分别置入到30只兔子的右、左侧股骨髁。置入后4、8、12周,3个时间点依次取出3组兔子的双侧股骨髁,利用Micro-CT扫描图像以及生成数据定量对镁合金和PLGA置入部位周围新骨生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在4周以前,骨生成活动并不十分活跃,两种材料置入周围的新骨骨体积分数无明显差异;在第8-12周,两组的新骨生成速度加快,尤其是AZ31组新生骨体积分数增长更为明显,且AZ31组的新骨骨体积分数明显高于PLGA组(P〈0.05)。新生骨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BS/BV)随着实验进展持续降低,在第8-12周时降低速度最快,且在第12周时AZ31周围新生骨BS/BV低于PLGA组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置入物的降解,两组新生骨均出现骨小梁厚度增加,数目增多,而间距减少,同样在第8-12周,AZ31组骨小梁厚度和数目的增长明显高于PLGA组(P〈0.05),且3个时间点的AZ31镁合金组和PLGA组骨小梁间距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过程中不仅骨量增加,新生骨组织矿物密度随着实验进展也在持续增加,但不同材料的两组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AZ31镁合金在体内对新生骨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PLGA材料。
徐亦驰尹合勇孙振孟昊业肖波余晓明苑志国汪爱媛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MICRO-CT镁合金PLGA骨生成
MicroRNA-214在骨性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
目的:MicroRNAs在近些年已在人类疾病中逐渐被发现并成为疾病基因水平的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检测不同K-L分级的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胫骨平台中软骨及软骨下骨中mi RNA-214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miR-214在...
余晓明孙维佳孙振尹合勇郭全义彭江李英贤汪爱媛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MIRNAS软骨软骨下骨
兔骨关节炎中血管增生与软骨渗透性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OA不同时间点的软骨下骨与软骨特点,研究兔骨关节炎发展进程中软骨下骨血管生成及软骨渗透性能的时间依从性的变化,探索软骨下骨与软骨在OA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交流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
袁雪凌孟昊业王永成余晓明彭江郭全义汪爱媛卢世璧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血管生成渗透性
生物反应器对组织工程软骨再生的影响
目的:软骨组织工程已被广泛用来实现体外软骨组织再生,并用来修复软骨缺损。软骨组织工程主要由软骨细胞、软骨支架和体外培养环境三部分组成。通过研究体外模拟体内关节软骨生长环境,为进一步提高组织工程软骨的仿生性及更好地修复损伤...
余晓明孟昊业袁雪凌王玉郭全义彭江汪爱媛卢世璧
关键词:软骨支架生物反应器
微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修复大鼠膝关节骨软骨缺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以负载软骨细胞的Cytodex-3微载体和藻酸钠水凝胶为材料,制备微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并观察以此修复大鼠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大鼠软骨细胞与Cytodex-3微载体置于旋转式三维生物反应器(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s,RCCS)中,软骨细胞在微载体表面快速大量扩增后,将负载有软骨细胞的微载体均匀的与藻酸钠水凝胶混合,制备微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并以此修复大鼠股骨滑车骨软骨缺损。实验分3组,A组:负载有软骨细胞的Cytodex-3微载体/藻酸钠水凝胶复合支架修复组;B组:单纯Cytodex-3微载体/藻酸钠水凝胶复合支架修复组;C组:空白对照组。术后6、12周取材,据大体、组织学、Micro-CT等检测结果对骨软骨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大体观显示A组的软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组织学分析示A组的修复组织主要以透明软骨为主,而B组和C组主要以纤维组织为主。Micro-CT扫描结果表明各种软骨下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A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载软骨细胞的微载体/藻酸钠水凝胶复合支架能够高效的修复大鼠股骨滑车骨软骨缺损,这种将微载体与水凝胶结合构建复合支架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软骨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尹合勇孙振李盼孙逊余晓明徐亦驰肖波孟浩业王玉郭全义汪爱媛许文静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微载体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