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闯 作品数:9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PARγ/PTEN/MMP-9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癌症的5.6%,而中国是肝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肝癌的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尽管近年来肝癌的... 王闯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TEN基因 肿瘤转移 文献传递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兔急性肌肉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兔急性肌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将其中10只制作成急性肌肉损伤模型(损伤组),另10只为其对照(正常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获取正常肌肉及损伤后12 h、1 d、3 d、5 d、7 d及14 d的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和最大值(Emax),并在各时间点穿刺活检,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结果损伤组损伤区肌肉各时间点Emean和Emax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Emean和E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16、11.286,均P=0.000),且于损伤后第1天最高[(45.00±7.45)kPa和(59.16±8.08)kPa],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病理结果提示各时间点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8,P=0.000),以损伤后第1天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最高,之后逐渐减少。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能很好地观察兔急性肌肉损伤和修复的变化,有望为临床评估肌肉损伤提供可靠的依据。 周晓华 王闯 毛林 陈少娜 陈菲 邱少东关键词:弹性成像 炎症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无创性评估肌肉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在评估肌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①损伤组:制备肌肉损伤模型后,患处肌肉不作任何治疗处理;②治疗组:制备肌肉损伤模型后,患处... 周晓华 王闯 邱少东 毛林 陈菲 陈少娜关键词:超声 肌肉损伤 文献传递 罗格列酮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细胞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第10 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基质金属蛋白-9(MMP-9)信号通路,以及基因PTEN和MMP-9 的变化,探讨罗格列酮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 培养人胰腺导管上皮癌细胞(PANC-1),经40μmol/L 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和10μmol/L抑制剂GW9662 处理24h后,用细胞的活力测定[四唑氮化合物(MTS)法]测胰腺癌细胞活力,用伤口愈合实验和基质胶(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PTEN 和MMP-9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 罗格列酮对PANC-1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增加(2.51±0.05)倍PTEN mRNA,减少(0.39±0.02)倍MMP-9 mRNA;而GW9662无此作用.结论 胰腺癌细胞可能存在PPARγ/PTEN/MMP-9信号通路,通过上调PTEN和下调MMP-9的表达,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王闯 周晓华 曾宪成 黄延年 薛平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胰腺癌细胞 肿瘤转移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在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优势,并绘制TEP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85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40例接受TEP术治疗,45例接受开放式疝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40例接受TEP术的患者按照先后顺序分为A、B、C、D组,每组10例,比较其手术操作情况。结果TEP术治疗腹股沟疝优于开放式疝修补术,主要表现为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但住院费用高和手术时间长(P<0.05)。对A、B、C、D组分析发现,医师操作20例TEP术后,技术逐渐成熟,术中出血、层次错误、腹膜破裂等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基层医院临床治疗腹股沟疝可选取TEP术,其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较快;初学者在完成20例TEP术后,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逐渐掌握这一技术。 王闯 周晓华 李文宏 谭硕果 梁永艺 曾宪成关键词: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疗效 并发症 真空辅助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01月-2020年01月期间,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疾病患者,平均年龄(39.23±13.02)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麦默通手术组(115例)和开放手术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出血量、术后血肿/血清肿和感染;并追踪患者术后6月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麦默通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及术后血肿/血清肿和感染均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患者乳房美容效果满意,麦默通组的满意度(99.12%)高于开放组(84.34%,P<0.05);术后随访发现麦默通手术组复发率(4.39%)与开放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8.43%,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可缩短手术和愈合时间、减少止痛药用量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更利于患者的恢复。 王闯 周晓华 曾宪成 谭硕果 梁永艺 刘建平关键词:良性肿瘤 麦默通 乳腺 PPARγ与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 2013年 研究发现,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可抑制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黏附、降解细胞外基质、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HCC的侵袭和转移。因此,明确PPARγ信号通路抑制HCC侵袭转移的机制,可能有助于HCC的临床治疗,有望提高HCC患者的生存率。 王闯 薛平 曹良启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肝肿瘤 肿瘤转移 15-脱氧-前列腺素J2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内在的机制。方法 SMMC-7721肝癌细胞经天然配体15-d-PGJ2和(或)抑制剂GW9662处理,用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用RT-PCR检测细胞PTEN和MMP-9 m 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TEN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15-d-PGJ2对SMMC-7721细胞的转移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并能上调PTE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MMP-9m RNA和蛋白的表达;单药GW9662无此效应,GW9662与15-d-PGJ2联合能够逆转此效应。结论15-d-PGJ2是通过激活PPAR信号上调PTEN表达,下调MMP-9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曹良启 王闯 薛平 张大伟 梁惠宏 邵子力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肝细胞癌 PTEN 微小RNA-21促进胰腺癌细胞侵袭的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索微小RNA-21(miR-21)对胰腺癌MiaPaCa-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取人类胰腺癌MiaPaCa-2细胞,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四组:正常组、miR-21过度表达组、空白对照组和miR-21抑制组。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MiaPaCa-2细胞,调节miR-21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miR-21的表达;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其侵袭能力;流式细胞蛋白检测和RT-PCR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包括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两样本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R-21组中miR-21的表达(1.99±0.17)和MiaPaCa-2细胞侵袭能力(128.00±5.66)高于正常组(0.87±0.12、36.50±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6、39.315,P<0.01),反之miR-21i组中miR-21的表达(0.50±0.01)和MiaPaCa-2细胞侵袭能力(18.50±3.54)低于对照组(0.99±0.07、36.00±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21、8.760,P<0.01)。miR-21组中E-cadherin蛋白(42.00±0.82)和基因(0.64±0.04)表达低于正常组蛋白(50.67±1.25)和基因(1.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42、5.653,P<0.05);MMP-2、MMP-9、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56.00±0.81、63.00±0.82、60.00±1.25、99.33±1.25)和基因(1.24±0.09、1.45±0.14、1.31±0.04、2.42±0.09)高于正常组蛋白(49.67±1.24、51.00±0.81、50.66±1.24、51.00±1.41)和基因(0.99±0.07、0.99±0.05、1.00±0.06、1.0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42、14.697、8.018、36.250;t=3.449、4.980、7.414、22.807,P<0.01)。miR-21i组其结果正好相反,E-cadherin蛋白(73.67±1.24)和基因(1.56±0.02)高于对照组蛋白(50.66±0.47)和基因(0.9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5、27.253,P<0.05);MMP-2、MMP-9、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41.00±0.82、44.33±1.25、41.33±1.69、23.67±1.24)和基因(0.67±0.04、0.69±0.03、0.63±0.02、0.34±0.02)低于对照组蛋白(49.67±1.70、52.00±0.82、49.66±0 王闯 周晓华 姚金科 谭硕果 梁永艺关键词:胰腺癌 微小RNA 上皮-间充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