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和平 作品数:37 被引量:284 H指数:9 供职机构: 海南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放血加丹参穴位注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李梅娇 王鹏 符磊 林少妃 蔡敏 罗和平 叶锐分组取穴、交替针刺并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寻治疗面神经炎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各40例。取穴分为2组,治疗组交替针刺并电针2组腧穴,对照1组交替针刺2组腧穴,对照2组每天针刺2组腧穴。观察3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痊愈率为70.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90.0%,痊愈率为4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87.5%,痊愈率为42.5%。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1、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1、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组取穴、交替针刺并电针是一种更有效的面神经炎疗法。 罗和平 王邦博关键词:面神经炎 针刺疗法 电针 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证肩周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观察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证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风寒湿证肩周炎患者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组均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CMS评分,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CMS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CMS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证肩周炎在缓解肩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王丽娟 张海英 罗和平 张芷怡 周理 郑重健 黄东勉 王邦博 杨晓倩 黄小珊 唐南淋 袁仕国关键词:肩周炎 圆利针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评价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及PubMed数据库,筛选采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各研究的总有效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RCT文献,涉及227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194例,对照组10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电针疗法。但因纳入研究样本量偏少、文献质量低,这一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张海英 王丽娟 袁仕国 罗和平关键词:温针灸 肩周炎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加味牵正丸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等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具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罗和平 王邦博 叶锐 胡穗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牵正散 综合疗法 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尿潴留,对照组采取空白对照,不采用特殊处理,仅在排尿困难时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处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30 min后,治疗组的首次排尿时间为(10.97±6.23)min,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21.24±4.90)min,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7.08,P<0.01)。治疗组的首次排尿量为(198.41±105.43)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首次排尿量(79.52±68.33)m L(t=-5.18,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6.7%,(χ2=13.83,P<0.05)。治疗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结论: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排尿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德魁 邓嘉秋 吕生辉 罗和平关键词:针刺治疗 肛肠疾病术后 针刺治疗粉刺207例 被引量:2 1998年 海南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常年气温高,粉刺的发病率较高。从1992年9月到1995年2月,我们应用针刺疗法共治疗粉刺患者20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以就教于同道。1临床资料20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女性164例,男性43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 罗和平 王松荣关键词:粉刺 针刺疗法 中医药疗法 论针刺放血疗法的应用原则和作用 被引量:1 1994年 作者依据大量的古代文献和现代实验、临床研究成果,对针刺放血疗法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认为刺血攻邪,血实宜决,郁陈则除是针刺放血疗法的应用原则,其作用则可概括为泻热除火、刺血泻毒、化瘀通络、泻实消壅和开窍启闭。 罗和平关键词:放血疗法 针刺 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与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6年 肌筋膜痛以扳机点为关键特征,是临床最常见的软组织痛之一,发病率高。对其基础研究较匮乏,其中疾病模型就是限制因素之一。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大体分为非干预状态下模型与人为造模模型。非干预状态下模型基本能完全模拟疾病状态的特征,但扳机点检出率不高、部位不一,难以大量试验;人为造模模型扳机点检出率高,但可能与疾病状态的自然过程有差异。不同模型之间各有优劣,同时扳机点的确立、病理生理学特征表现等可能有差异。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的大鼠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经过症状、病理组织学、电生理等检验,被研究和使用较多。本文对肌筋膜痛模型、造模方法、扳机点确立进行综述,并评价各造模方法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周理 罗和平 李义凯 陈美雄 袁仕国关键词:肌筋膜疼痛 扳机点 专病笔谈——中风病(6) 被引量:6 2005年 1.1传统针灸以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根据病位之浅深、病情之轻重、标本虚实之先后缓急的不同,把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进行辨证治疗,或用针刺,或用艾灸,或针灸并用。而就针刺而言,或用毫针补法,或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除逢时针法外,传统针灸治疗中风是不择时机的,也就不存在针灸治疗中风的时机选择问题。 罗和平 高伟铿关键词:中风病 三棱针点刺放血 笔谈 专病 平补平泻法 标本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