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蓉

作品数:3 被引量:14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疏离
  • 2篇疏离感
  • 1篇读书
  • 1篇读书无用
  • 1篇验证性因素分...
  • 1篇英文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差异
  • 1篇少年
  • 1篇少年学生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学生
  • 1篇辍学
  • 1篇辍学原因
  • 1篇量表
  • 1篇摩梭
  • 1篇摩梭人

机构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杨东
  • 3篇吴晓蓉

传媒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构建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及其理论验证(英文)被引量:16
2005年
背景:疏离来自于哲学中的异化。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为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的情感。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疏离感进行探讨,构建疏离感的理论并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编制青少年学生疏离感测量量表。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全国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研究中心”和西南师范大学全国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对象:本调查于2000-03/06进行,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的青少年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测试的初一到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排除标准:所填写问卷中3对测谎题配对总分数相差超过6分及有缺失数据者。共收回有效问卷1502份(包括探索性因素分析所用问卷1066份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所用问卷436份),学生年龄构成基本覆盖了整个青少年期。每个年级男女生比率基本相同。方法: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个别访谈法相结合。具体程序为: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理论假设,再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搜集行为变量,同时参照国内外有关量表的项目,拟定出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问卷的预测题项。经筛选后形成了由52个项目组成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初试问卷。在对行为变量进行规范化设计后,形成正式测量量表。最后,对青少年学生被试进行测查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收集的行为显在变量和通过统计处理后形成的心理潜在变量。结果:1502份有效问卷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量表各个项目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②各个项目和维度的相关在0.30以上,并且相关性极其显著(P <0.01)。③�
杨东吴晓蓉
关键词:验证性因素分析青少年学生
泸沽湖镇摩梭儿童辍学原因调查及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本研究在长达四个月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摩梭儿童辍学现象的深入考察,对深度访谈资料的细致分析,进而提出:语言差异、文化疏离、读书无用的价值取向等,是摩梭学童基础教育阶段辍学的真正原因与深层背景。
吴晓蓉杨东
关键词:摩梭人辍学语言差异读书无用
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被引量:124
2002年
该文从疏离感的界定、疏离感的理论构建以及疏离感的实证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外的研究现状与近况,并从整体上进行了评述,认为以往研究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疏离感的概念很多,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构想;(2)所有的研究都是欧美、日本文化的反映,不一定适合于中国;(3)以中学生、青少年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很少;(4)很少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疏离感,因此,不能分析个人内部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连续性。针对这些,我们提出了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并初步构建了一个二层次十维度的疏离感理论结构。
杨东吴晓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