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14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皖贝母与浙贝母、川贝母有效成分生物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993年 吴宗好 李清华关键词:皖贝母 浙贝母 川贝母 生物碱 贝母 酸性染料比色测定皖贝总碱含量方法的考察 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建立酸性染料比色测定皖贝总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该方法的实验条件进行选择。结果:皖贝总碱在2.0~10.0μg/ml浓度范围内,选用pH5.0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2ml和0.001mol/L溴麝香草酚兰溶液2ml,在410nm波长处,显色后70min内测定吸收度。结论:本法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 李成网 李清华 李矗 王珍关键词:皖贝母 酸性染料比色法 中药 山豆根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997年 分别运用酸碱滴定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对山豆根提取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酸碱滴定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而酸性染料比色法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少,操作简便等特点。 何贵根 李清华 吴杨 李成网 章俊清关键词:山豆根 酸性染料比色法 总生物碱含量 酸碱滴定法 取样量 提取液 薄层扫描法测定皖贝精胶囊贝母素甲的含量 被引量:6 2001年 李成网 李清华关键词:薄层扫描法 中药 金花消痤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控制金花消痤胶囊的质量 ,建立金银花、黄芩、大黄、黄连、黄柏、甘草的薄层鉴别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金银花、黄芩、大黄、黄连、黄柏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栀子苷含量。结果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 ,定量方法简便、可靠 ,平均回收率λ=95 .88% ,RSD=1.15 ,n=5。 李成网 贾德云 李清华远志滴丸 童玉新 叶寿山 李清华 孙延标 孙平 顾德华 王军敏 金淑德 远志滴丸是中药新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起效快、服用方便;远志中远志皂甙较不稳定,制成滴丸后可增加其稳定性;工艺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该药临床用于镇咳排痰,适用于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人群。关键词:关键词:中药 剂型 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华颐颗粒剂中原儿茶醛含量 1998年 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华颐康颗粒剂中原儿茶醛含量。原儿茶醛浓度在0.4~2.4μg/ml范围内与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5.18%,本法简单,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作为质检定量方法。 李成网 李清华 李矗关键词:原儿茶醛 紫外分光光度法 宁国贝母中宁贝新甙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7 1991年 宁国贝母(Fritillaria ningguoensis S.C.Chert et S.F.Yin)为百合科贝母属新种,产于安徽皖南山区宁国县,具清热止咳、化痰散结功能,当地作贝母药用。我们曾从宁国贝母鳞茎中分得五种生物碱,分别鉴定为浙贝甲素,浙贝乙素、异贝母甲素,贝母辛及一新生物碱,命名为宁贝新(ningpeisine)。从宁国贝母总碱中又分得一种生物碱甙即宁贝甙Ⅰ和宁贝甙Ⅱ。宁贝甙Ⅰ经药理试验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本文报告其分离与结构鉴定。 李清华 吴宗好 张连龙 潘建德关键词:贝母辛 安徽贝母二萜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990年 安徽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新种,已被批准作贝母药用,继安徽贝母生物碱研究之后,从醚溶性部分分得四个结晶,通过IR、MS、~1HNMR、^(13)CNMR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胡萝卜甙、ent-kaur-15-en-17-ol和ent-kauran-16β,17-diol。 李清华 张连龙 吴宗好关键词:贝母 Β-谷甾醇 胡萝卜甙 HPLC法测定小柴胡汤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 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用HPLC法测定小柴胡汤滴丸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氯仿提取后 ,微碱性提取液通过D10 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乙醇洗脱 ,HPLC法测定乙醇洗脱液中柴胡皂苷A ,使用C18柱 ,乙腈 水 (37∶6 3)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0 8nm。结果 :柴胡皂苷A线性范围 1 0 6~ 9 5 8μg,相关系数 0 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 99 2 %。结论 :样品处理合理 ,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 ,结果准确 。 李成网 李清华 童玉新关键词:HPLC法 柴胡皂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