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凯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性颅内积气发生机制探讨
- 1995年
-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5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颅内积气病人42例,均有头部 CT 检查做为辅助诊断。本文就颅内积气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1 一般资料 42例病人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8—62岁。
- 张文凯于淑花
- 关键词:外伤颅内积气病理
- 儿童颅脑外伤后癫痫6例分析
- 1995年
- 近年来,由于交通肇事和颅脑外伤增多,因而外伤后癫痫明显增高,外伤后癜痫又为颅脑外伤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巅痫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我科从1991年5月至1995年4月共收治小儿颅脑外伤患儿60例,其中并发外伤后癫痫6例,占全部病例10%.现将一般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李明远李洪涛崔广莉张文凯李明军李影
- 关键词:颅脑外科癫痫儿童
- 头皮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1995年
- 我院自从1985年1月至1994年1月间共收治头皮动静脉畸形(AVM)病人10例。本文就头皮 AVM 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0例病人中,男3例,女7例。年龄8—26岁,平均14.4岁。头皮AVM 的部位:枕部2例,单侧额颞部5例,双侧额部合并单侧颞部2例,双额合并双颞部1例。其中合并颅内 AVM1例。②症状与体征:偶发头皮搏动性疼痛2例,头皮合并颅内 AVM 的病人有癫病症状,其余病人均无明显症状。体征:病变部位头皮隆起,颜色正常。触之较软。
- 张文凯于淑花
- 关键词:头皮动静脉畸形
- PCNA、HSP70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2年
-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3例人脑胶质瘤石蜡标本中PCNA、HSP70进行检测.标本均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病理级别为Ⅰ~Ⅳ级.观察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PCNA和HSP70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程度明显增高,并且发现二者表达的阳性率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PCNA、HSP70表达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评价预后,对判定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 张文凯孙彦辉王晓姚海涛
- 关键词:PCNAHSP70星形胶质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热休克蛋白免疫组化SP法
- 儿童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60例临床分析
- 1995年
- 颅脑损伤一般常规的进行头颅 CT 扫描,但 CT 扫描并不能准确地判断有否原发性脑干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以作为判断有无脑干原发损伤的重要依据。本文报告60例儿童颅脑损伤的患儿 BAEP 检查结果,并就其临床作一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60例病儿男44例,女16例,年龄为3—14岁。根据 Glas-
- 李明远李洪涛林萍李明军张文凯
- 关键词:儿童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双腔管尿激酶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
- 2001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病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病人采用双腔管尿激酶引流术治疗;B组病人采用单腔管尿激酶引流术治疗。结果:A组血肿清除时间较B组平均短3d,A组脑脊液转无色时间较B组平均短9d,A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双腔管尿激酶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十分有效的方法。
- 张文凯李少华陈国丰庞恩成
- 关键词:双腔管尿激酶高血压脑室出血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