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钰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太湖
  • 2篇叶绿素A
  • 2篇枝角类
  • 2篇摄食
  • 2篇生态学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微囊藻
  • 2篇沉水
  • 2篇沉水植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伊乐藻
  • 1篇饮用水源
  • 1篇饮用水源地
  • 1篇渔获
  • 1篇渔获物
  • 1篇栅藻
  • 1篇植物
  • 1篇摄食率
  • 1篇生物评价
  • 1篇水华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太湖渔...

作者

  • 9篇张钰
  • 8篇谷孝鸿
  • 5篇何俊
  • 4篇白秀玲
  • 2篇朱光敏
  • 1篇朱松泉

传媒

  • 5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太湖自然渔业及其发展策略被引量:28
2009年
渔业是太湖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对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又受制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从太湖渔业结构分析.目前太湖自然渔业整体捕捞强度过大、资源破坏严重.依据太湖多年渔获物捕捞结果,系统分析了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其演变动态.通过对太湖不同生态区域渔获物产量和组成的分析,研究了太湖自然渔业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严格控制捕捞渔具规格和捕捞强度、合理调整开捕时间、调整放流鱼种结构和比例,合理发展湖泊渔业的思路.同时,依据太湖生物资源现状.分析了太湖自然渔业潜力,提出太湖渔业发展要加强渔业环境建设、加强渔业对水环境改善功能的研究.
谷孝鸿朱松泉吴林坤曹萍白秀玲张钰何俊
关键词:太湖渔获物群落结构
太湖螺类的实验生态学研究——以环棱螺为例被引量:22
2006年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环棱螺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因子及环棱螺对水体悬浮物、透明度及浮游植物的影响等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及进食状况对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均有显著影响.15℃时,环棱螺氨氮的释放速率约为55.60±4.95μg/(g·d),磷酸根的释放速率约为2.073±0.120μg/(g·d);而25℃时,环棱螺磷酸根的释放速率是2 819±0.075μg/(g·d),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棱螺营养盐的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进食状态下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速率高于饥饿状态.此外,环棱螺虽在短时间内可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但其释放的营养盐可引起局部水体溶解态氮磷含量的增加,在没有其它初级生产者争夺营养盐和光照等资源的情况下,水体中藻类的再生速率会加快,环棱螺难以对藻类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南此建议在利用螺类进行生态调控的过程中,必须与沉水植物的恢复紧密结合,通过合理的空间搭配,实现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健康发展.
白秀玲谷孝鸿张钰
关键词:叶绿素A太湖
太湖微囊藻对几种枝角类种群影响的实验生物学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微囊藻是形成蓝藻水华最普遍的一种,不同枝角类受微囊藻的影响不同。实验从太湖梅梁湾分离天然的微囊藻,研究了其对长刺溞、隆线溞、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四种枝角类存活和生殖的影响。在微囊藻食物浓度为1×10^6cells/ml,测得四种枝角类的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长刺溞3.03d、隆线溞3.79d、短尾秀体溞8.48d和角突网纹溞9.25d,体长较小的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的半致死时间相对较长;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长刺溞和隆线溞有新生幼体,而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在少数几天里产出了少量新生幼体。以不同浓度微囊藻(0.5×10^6-8×10^6cells/m1)喂养枝角类,测得四种枝角类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0×10^6、4.78×10^6、6.21×10^6和7.77×10^6cells/ml,参照以栅藻喂养的枝角类生长情况,可知太湖微囊藻对四种枝角类的存活和生殖有很强的负面作用,其中体长较大的长刺溞和隆线溞受的影响相对较大。
张钰谷孝鸿朱光敏何俊
关键词:太湖微囊藻枝角类半致死浓度
太湖长刺溞对浮游植物摄食的生态学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实验用食物浓度差减法研究了太湖长刺潘(Daphnia longispina)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及影响因素.在食物为原位湖水中的浮游植物,温度为20℃,光照为2.98×103 lux(光暗比12:12)条件下,测得长刺潘对水柱中浮游植物的摄食率为0.0011-0.0245μg/(ind·h).长刺溞摄食率随其种群密度增大而先增后降,呈良好抛物线分布(R2为0.8836).长刺溞摄食率随食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8586).长刺溞在黑暗条件下的摄食率高于光照条件下(P<0.05,t检验).长刺溞可有选择性地摄食栅列藻和小环藻等,选择指数分别为0.5425、0.5079,而对丝藻的选择指数为-0.7039.
张钰谷孝鸿何俊
关键词:太湖浮游植物摄食率
江苏五市饮用水源地底栖动物调查及水质评价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解江苏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底栖动物状况,对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和扬州5市的10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0种,密度为159-1852ind/m2,采用综合生物指数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市10个饮用水水源地中有7个为轻污染以下等级水质,污染最轻的是连云港茅口水厂水源地,污染最严重的是南通市南通港水源地。评价结果与理化数据评价相一致。
张钰谷孝鸿
关键词:水质底栖动物生物评价
太湖环棱螺对两种常见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环棱螺(Bellamya sp.)是太湖常见的一类软体动物.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探讨环棱螺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 cillata Royle)和伊乐藻(Elodea nuttalli ST John)生长的影响及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情况下,单位质量伊乐藻增加的数量分别为:H组0.475 g,L组0.106 g,C组0.021 g,单位质量轮叶黑藻增加的数量分别为:H组0.704g,L组0.663 g,C组0.478 g.从实验前后两种沉水植物的长度和分蘖数变化来看,H组最高,L组与C组分别次之,所以不论生物量、长度还是分蘖数的变化量,与环棱螺共存的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的变化都高于对照组中两种沉水植物的变化.环棱螺新陈代谢促进水体中溶解态氮磷含量增加,三种情况下水生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都相当,由此可推测环棱螺通过新陈代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种沉水植物的生长.
白秀玲谷孝鸿张钰
关键词:伊乐藻轮叶黑藻沉水植物太湖
太湖枝角类的摄食及其生态学影响研究
目前,蓝藻水华已成为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全球性问题,蓝藻水华的暴发机理和控制对策也已成为当今淡水生物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控制水体初级生产力和蓝藻水华的方法,生态学家围绕着食物网内相互作用这个...
张钰
关键词:太湖蓝藻水华水环境质量浮游动物
两种常见沉水植物与藻的相互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选用太湖常见的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spiralisL.)和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Royle),构建微型生态系统。通过对沉水植物作用下水体中藻类叶绿素a及试验前后沉水植物生物量变化的观测,分析沉水植物与藻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相同条件下,苦草和轮叶黑藻对藻类变化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在苦草生物量相同的情况下,藻类叶绿素a初始值越大,其变化速率也越快。叶绿素a初始值差别越大,其变化速率差异越显著。轮叶黑藻也有相似的结果。(3)从试验前后苦草和轮叶黑藻生物量的变化可知,苦草受藻类影响较大,轮叶黑藻几乎没有受到藻的影响。
白秀玲谷孝鸿张钰何俊
关键词:沉水植物叶绿素A
太湖隆线溞对微囊藻和栅藻竞争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以Lotka-Volterra的双种竞争模型为基础,进行实验设计研究隆线溞对微囊藻和栅藻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有隆线溞的微囊藻和栅藻共培养组中微囊藻的增长率(r=0.446±0.049)大于微囊藻和栅藻共培养组中的增长率(r=0.394±0.062).经拟合计算得到微囊藻对栅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为0.81±0.11,栅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是0.23±0.08,α是β的3.5倍;含有隆线溞组中微囊藻对栅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为1.04±0.24,栅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为0.19±0.02,α′是β′的5.5倍,显然由于隆线溞的存在增强了微囊藻对栅藻的抑制能力.
张钰谷孝鸿朱光敏何俊
关键词:微囊藻栅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