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吸烟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含量
  • 1篇心动过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黏度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黏度
  • 1篇压积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 1篇阵发性室上性...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董宁
  • 2篇孙圣刚
  • 2篇陈吉相
  • 2篇韩继媛
  • 1篇李运锋
  • 1篇王涛
  • 1篇程向东
  • 1篇王涛

传媒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被动吸烟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被动吸烟对帕金森病 (PD)大鼠的影响 ,以验证流行病学研究的结论 ,为 PD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线索。方法 用 6-羟基多巴胺 (6-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一侧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被盖腹侧区建立偏侧 PD模型 ,观察术前 4周开始给予的被动吸烟 (持续 6周 )和术后 2周对成功模型给予的被动吸烟 (持续 2周 )对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及纹状体 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术前 4周开始被动吸烟的大鼠旋转行为有减少趋势 ,受损侧纹状体 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术后 2周 ,成功模型给予的被动吸烟对 PD大鼠的旋转行为及纹状体 DA含量均无影响。结论 被动吸烟可减轻 6-OHDA对黑质
董宁孙圣刚陈吉相王涛
关键词:吸烟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通过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应用不同剂量的三磷酸腺苷(ATP)或心律平进行对照研究,探讨 ATP在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2002年急诊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随机分成3组给予治疗,其中ATP0.1 mg/kg 组(A_1组)18例,ATP 0.2 mg/kg 组(A_2组)17例,心律平70mg 组15例。ATP 采用个体化给药,根据体重计算出相应剂量,不经稀释直接静脉推注,时间小于3s,后立即给予20ml 生理盐水快速同通道注射。心律平组采用70 mg 加入20 ml 生理盐水以10 ml/min 静脉注射,复律后立即停止注射。结果:应用上述药物均可有效终止发作,各组有效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 ATP 各组复律时间明显短于心律平组(P<0.001)。两组注射 ATP 后个别患者有胸闷、心悸等,均在4~7s 内自然缓解,无1例发生严重合并症者。结论:ATP 有效率高,复律快,短期内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改进给药方法后,用药剂量可减小,副作用减轻,可作为急诊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一个有效方法。
李运锋董宁程向东韩继媛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15例脑梗死、脑出血和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和TIA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并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脑出血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沦: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黏状态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董宁韩继媛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
国人吸烟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董宁孙圣刚王涛陈吉相
关键词:吸烟帕金森病病例对照P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