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晓华

作品数:50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基因
  • 18篇宫颈
  • 14篇病毒
  • 12篇宫颈癌
  • 10篇人乳
  • 10篇乳头
  • 10篇突变
  • 10篇肿瘤
  • 10篇瘤病毒
  • 8篇人乳头瘤
  • 8篇人乳头瘤病毒
  • 8篇乳头瘤
  • 8篇乳头瘤病毒
  • 8篇酶链反应
  • 8篇聚合酶
  • 8篇聚合酶链反应
  • 8篇合酶
  • 7篇核苷酸
  • 5篇点突变
  • 5篇多态

机构

  • 29篇武汉大学
  • 21篇湖北医学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肿瘤医...
  • 2篇武汉钢铁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作者

  • 50篇丁晓华
  • 19篇杨平
  • 19篇赵文先
  • 17篇伍欣星
  • 14篇杨占秋
  • 8篇肖红
  • 8篇蔡红兵
  • 8篇刘学锋
  • 8篇刘薇茜
  • 8篇戴天力
  • 7篇侯炜
  • 6篇文利
  • 6篇徐芳玲
  • 5篇邱小萍
  • 5篇谭云
  • 4篇赵旻
  • 4篇张帆
  • 3篇陈长春
  • 3篇张帅
  • 3篇魏赛男

传媒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7篇湖北医学院学...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国病毒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癌症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湖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4篇1993
  • 9篇1992
  • 5篇1991
  • 4篇199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滩病毒RT-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分析
为了了解湖北地区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滩病毒基因组的变异情况,从而为湖北地区HFRS的致病性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HFRS的诊断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拟应用RT-HFRS的致病性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H...
杨占秋丁晓华肖红陈晓香徐芳玲侯炜文利
关键词:汉滩病毒基因分析核苷酸序列
文献传递
RT-PCR扩增汉滩病毒及其核苷酸序列的发生树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用RT PCR方法扩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样品中的汉滩病毒RNA ,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析汉滩病毒基因组的变异。方法 用引物PⅠ PⅡ对 2 2例血样品中的汉滩病毒RNA进行第一次PCR扩增 ,PⅠ PⅡ扩增样品再用PⅠ 1 PⅡ 2引物进行槽式RT PCR扩增 ,将扩增效果良好的PCR产物进行测序 ,对测序结果用生物化学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其中HV2 2 6样品用引物P1 P2进行RT PCR扩增。结果  2 2例肾综合征病人血样品用PⅠ PⅡ和P1 P2引物扩增有 19例阳性 ,其中编号W6 13、W1141样品用PⅠ 1 PⅡ 2进行槽式扩增后对其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HV2 2 6号样品用引物P1 P2进行扩增后 ,其扩增产物也直接进行测序。对该 3株序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编号W6 13、W1141样品核苷酸序列与HV114株的同源性为 84% ,而与HTN76 118株的同源性为 99%。HV2 2 6号样品与HV114有 95 %的同源性 ,而与HTN76 118有 82 %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 ,W6 13,W1141与HTN76 118株位于同一分枝 ,而HV2 2 6与HV114、A9株处于同一分枝。结论 湖北地区汉滩病毒至少存在 2个亚型 ,其中W6 13、W1141与HTN76 118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 ,属于同一亚型。而HV2 2 6与HV114属于另一亚型。
丁晓华杨占秋肖红陈晓湘徐芳玲侯炜文利
关键词:RT-PCR汉滩病毒核苷酸肾综合征出血热
P21作为宫颈癌标志物和P21单抗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以人宫颈癌为材料,同一份样品用四个实验指标来检测和分析癌蛋白P21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有P21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1KD;表达的主要部位在恶变细胞胞浆和胞膜中;表达水平高于慢性炎症约六倍。实验结果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验证。54例宫颈石蜡切片用ABC免疫酶标法进行了检测。宫颈癌组P21阳性率和阳性强度明显高于慢性炎症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伍欣星赵文先杨平林宜先刘薇茜丁晓华邱小萍魏赛男戴天力谭云
关键词:子宫肿瘤标志物单克隆抗体
一种乙型肝炎和庚型肝炎病毒基因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炎病毒基因检测方法,提取RNA和DNA,包括下列步骤:1、取血清;2、加溶液;3、离心取上清(保留剩余液体);4、加乙醇;5、沉淀溶于水中,提取RNA;6、加STE于保留的剩余液体中;7、离心取上清;8...
伍欣星郑义丁晓华赵旻邱小萍谭云赵文先
文献传递
HPV16 E2基因各区域缺失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检测湖北地区HPV16阳性宫颈标本E2基因碳端(C)、铰链区(H)、氮端(N)的缺失状态,探讨其与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将122例宫颈标本按病变程度分为宫颈癌组、CINⅡ~Ⅲ组、对照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将各组HPV16感染标本E2基因的C、H、N分别与E6基因同时扩增,检测E2基因各区域的缺失状态,并应用Scion Image4.0软件半定量分析E2、E6基因条带灰度值,判断HPV DNA的整合状态。结果:宫颈癌组E2基因C、H、N缺失率分别是22.5%,50%,77.5%;CIN组为30.77%,69.23%,92.31%;对照组为9.09%,27.27%,27.27%。E2基因C、H缺失率在3组的任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2基因N端缺失率在宫颈癌组与对照组之间及CI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HPV16病毒E2基因N端缺失状态与CIN及宫颈癌有内在关系。在检测HPV感染同时检测E2基因N端缺失状态,对间接判断预后及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张帅蔡红兵丁晓华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E2基因人乳头瘤病毒
人宫颈癌c-Ha-ras癌基因的点突变研究
丁晓华
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宫颈癌c-Ha-ras癌基因100bp片段
1990年
富颈癌 DNA 在两种特异引物和 DNA 聚合酶的存在下,经35轮循环的变性、退火和链的延伸反应,c-Ha-ras 癌基因100bp 片段被放大约10~6倍。反应产物经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见清晰的扩增带。
丁晓华赵文先杨平伍欣星戴天力
关键词:子宫肿瘤聚合酶链反应癌基因
湖北地区宫颈癌组织HPV16 E7和E5转化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宫颈癌组织HPV16E7和E5基因序列变异情况。方法:对87例宫颈鳞癌组织分别采用多重HPV16E7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和HPV16E5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选择阳性扩增的基因片段DNA进行纯化、测序,检测基因变异。结果:测序成功的20例宫颈癌组织DNA中,HPV16E7基因的5个突变位点为:T846C、A647G、T732C、T789C、T795G,突变频率分别为85%(17/20)、70%(14/20)、15%(3/20),10%(2/20)、5%(1/20);HPV16E5基因的4个突变位点包括:A3979C、A4042G、G3868A、C3991T,突变频率分别为:80%(16/20)、90%(18/20)、5%(1/20)、5%(1/20)。结论:湖北地区宫颈癌的宫颈组织中HPV16E7热点突变为A647G和T846C,HPV16E5的热点突变为A3979C和A4042G,本研究为湖北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的研究打下基础。
王华蔡红兵丁晓华
关键词:宫颈癌HPV16基因多态性
西尼罗河病毒地鼠肾嗜性分子基础的研究
丁晓华
关键词:西尼罗河病毒黄病毒核苷酸序列慢性病毒感染
中国湖北地区HPV16型E6和E7基因变异和进化发生学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中国湖北地区宫颈癌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和E7的变异以及HPV16变异体的分布。从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提取组织DNA,用HPV16 E6和E7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的部分E6和E7产物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在80例宫颈癌组织DNA中有41例发生E6基因178位核苷酸的突变,突变频率58.75%,相应核苷酸改变为Asp-Glu,E7 647在31例测序样品中有22例发生核苷酸序列A到G改变,使29位氨基酸由Asn变为Ser,突变频率70.97%,结果显示在E6和E7基因的178位和647位核苷酸存在高频率的碱基变异。对E6和E7基因的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湖北地区流行的HPV16病毒株主要为亚洲型变异体(As),其次为欧洲型(E),没有发现非洲-1型(Af-1),非洲-2型(Af-2)和亚洲美洲型(AA)HPV16变异体,中国湖北地区流行的As变异体是否有更高的致宫颈癌的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对不同阶段CIN和正常宫颈上皮样品的E6和E7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对变异体蛋白进行功能研究。
丁晓华张帆蔡红斌杨占秋
关键词:人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16型突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