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生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试谈天炙法被引量:5
- 1994年
- 灸法分两大类:一类为火热灸法;另一类为非火热灸法。天炙,是非火热灸法的一种主要方法,此法历代医家十分注视,当今临床又倍受欢迎,现予论述。1 何谓天灸 天灸,又称自灸,即当今称之谓“敷药发泡法”。此法系利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外敷于穴位使之发泡以起到类似火热灸法的效果。如《苏沈良方·论龙芮》载:“石龙芮……亦谓天灸,取少叶揉臂上,一夜作大疮如火烧是也。”2 天灸法渊源 《五十二病方》记载;“蚖……以蓟印其中颠”。即用芥子泥敷贴头顶部使局部红赤发泡以治蚖蛟的方法。初期,古人用此法作为预防保健的自灸方法。如《庄子·盗跖》载:“孔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 张水生
- 关键词:发泡疗法天灸灸法
- 针灸临床特点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 <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指南>指出:'针灸是在东方哲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医的一个分支,这种哲学主张用整体方法来调整身体的平衡……研究人员应充分地表达出针灸的传统知识与经验.'由此提示我们,在过去几千年浩瀚的针灸文献与临床资料中...
- 张水生
- 关键词:针灸中医疗法
- 文献传递
- 《内经》“厥头痛”经络辨治体会被引量:3
- 1995年
- 《内经》“厥头痛”经络辨治体会张水生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361005)头为诸阳之会,“其血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凡外感内伤、气血瘀滞、脏腑邪气上逆头面,经络阻滞,皆可引起头痛。此头痛,《内经》名曰“厥头痛”,“厥”,...
- 张水生
- 关键词:厥头痛中医学
- 巨、缪刺针法应用体会被引量:1
- 1992年
- 巨、缪刺针法是一种古老而科学的针刺方法。它孕育着经络气血动态平衡理论,正日益受到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此法首见于《灵枢·官针》篇,二者取穴原则的共同点是“左取右,右取左”。不同点则是,巨刺者,刺经也;缪刺者,刺络也。遵经旨,笔者认为应用此法,不能局限于左右交叉刺法,宜在左右交叉刺法的基础上建立在辨证、定经、定络、取穴、手法操作等方面,现简述如下: 一、辨证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条件。《内经》开创经络辨证之先河,对邪客于经主张用“巨刺”,邪客于络主张用“缪刺”。邪客于经的病证,以痛证为例。
- 张水生
- 关键词:针灸疗法巨刺法缪刺法
- “关、阖、枢”理论与经络辨证被引量:2
- 2001年
-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 ,探讨关阖枢理论与经络辨证的关系。认为十二经脉的正常气化是关阖枢的生理功能表现 ,十二经脉的病理变化是“关折”、“阖折”、“枢折”的结果。
- 张水生
- 关键词:经络辨证
- 留针中全身震颤案
- 2004年
- 张水生
-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案
- 平刺走罐法为主治疗咳嗽症60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张水生
- 关键词:针灸
- 《内经》“厥头痛”经络辨治体会被引量:1
- 1995年
- 《内经》"厥头痛"经络辨治体会张水生(福建省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61005)关键词《内经》,厥头痛,针灸疗法头为诸阳之会,"其血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灵抠·邪气脏腑病形》)。凡外感内伤,气血瘀滞,脏腑邪气上逆头面,经络阻滞,皆可引起头痛。此头痛...
- 张水生
- 关键词:《内经》厥头痛针灸疗法
- 《内经》厥头痛经络辨治探微被引量:1
- 1995年
- 头为“诸阳之会”,“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凡外感内伤、气血瘀滞、脏腑邪气上逆头面、经络阻滞,皆可引起头痛,《内经》冠此以“厥头痛”之名。“厥”,气逆也,其病机正如张介宾所释“厥逆于经上于头而为痛,曰厥头痛”。头痛是一个症状,常出现于多种外感内伤杂病中,临床以头痛为主症、脏腑经脉证候为兼证,辨证定经、取穴配穴是针灸治疗头痛的有效方法。1 阳明经气逆头痛 《灵枢·寒热》篇云:“阳迎(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阳明者,胃也。胃经热盛气逆壅遏于上不得下行,热盛气逆故头痛。
- 张水生
- 关键词:《内经》阳明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