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波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中医学院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休眠
  • 1篇再灌注
  • 1篇缺血
  • 1篇脑保护
  • 1篇脑保护液
  • 1篇脑缺血
  • 1篇脑死
  • 1篇脑死亡
  • 1篇唤醒
  • 1篇灌注
  • 1篇保护液

机构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卢婷婷
  • 2篇叶利斌
  • 2篇花爱远
  • 2篇代波
  • 1篇吴汉元
  • 1篇叶美麟
  • 1篇蒋桂秀

传媒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缺血动物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脑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脑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是研究脑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开展脑缺血动物实验在方法学上不断更新并取得不少新发现,但脑缺血对脑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造成脑细胞衰亡等方面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尚未确切,需深入研究。现从脑缺血动物实验研究出发,综述近年脑缺血的动物实验模型及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祈为今后脑缺血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新的实验方法及理论依据。
叶利斌花爱远代波卢婷婷蒋桂秀吴汉元
关键词:脑缺血
脑休眠灌注唤醒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究兔脑休眠灌注唤醒的机制及其与脑死亡的关系。方法 2010年9月—2014年9月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6组(A^F组,各6只),按可控性兔全脑缺血实验模型的方法造模,分别比较全脑缺血后的传统复苏及全脑缺血后分别用自配的脑保护液、5%葡萄糖溶液及兔血浆等灌注唤醒大脑的效果;利用MS-2000计算机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全程检测兔的呼吸、心率、血压及脑电;目测实验兔的自主运动、对刺激的反应及脑部水肿等,记录6组兔的生存率。另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6只,分别提取其抗凝血浆及脑、肝、心、肾等组织浸液,用试管法比较脑、肝、心、肾浸液对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1~5管)。结果 A、C、D组兔均不能恢复自主呼吸而死亡;B组兔均反射恢复而生存;E组兔1只不能恢复自主呼吸而死亡,其余5只反射恢复而生存;F组兔3只不能恢复自主呼吸而死亡,其余3只反射恢复而生存。6组兔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组兔生存率高于A、C、D组(P<0.003 3)。五管血液凝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5管血液凝固时间长于1管(P<0.05);3、4、5管血液凝固时间长于2管(P<0.05);4管血液凝固时间短于3管,5管血液凝固时间长于3管(P<0.05);5管血液凝固时间长于4管(P<0.05)。结论自主研发的脑保护液可有效防止兔大脑停止供血后迅速发生的脑水肿及血液凝固,使脑休眠期延长达60 min,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叶利斌花爱远代波卢婷婷叶美麟
关键词:脑死亡再灌注唤醒脑保护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