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利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利福平油纱对深Ⅱ°烧伤肉芽创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联合利福平油纱对深Ⅱ°烧伤肉芽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2月收入我科的74例四肢深度烧伤后期患者作为干预组,对1%总体表面积(TBSA)深Ⅱ°烧伤肉芽组织创面应用利福平油纱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另将同期转入的74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与干预组创面对应或相邻的部位,常规应用皮维碘软膏治疗。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深Ⅱ°烧伤面积、总住院时间,并比较烧伤肉芽组织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和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百分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及深Ⅱ°烧伤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住院2周时干预组的细菌总转阴率显著升高(P<0.05),创面愈合率显著提升(P<0.05),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利福平油纱治疗深Ⅱ°烧伤肉芽组织创面,能有效控制烧伤肉芽组织创面感染的菌群,并加速烧伤肉芽组织创面的愈合。
- 狄海波张小彦闫利
- 关键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利福平深度烧伤肉芽组织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利福平油纱联合处理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的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应用利福平油纱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肉芽创面的疗效.方法:对5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分二组进行自身观察对照治疗:研究组(32例)应用利福平油纱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 刘洪琪闫利
-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烧伤
- 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修复儿童瘢痕创面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修复儿童瘢痕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外伤及烧伤后瘢痕,根据瘢痕切除后创面封闭术式分为复合植皮组和自体植皮组各26例,一次性切除瘢痕后,复合植皮组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移植修复创面,自体植皮组采用自体刃厚皮片或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比较2组植皮成活率和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10个月,观察创面移植区域的色泽、质地、皮下丰满度、瘢痕增生情况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等。结果复合植皮组创面植皮成活率(92.31%)、创面愈合时间[(12.62±3.18)d]与自体植皮组[96.15%、(11.90±2.6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植皮组植皮区丰满,瘢痕增生轻,色泽、质地优于自体植皮组(P<0.05);复合植皮组关节功能受影响5例,自体植皮组关节功能受影响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植皮组头皮供皮区均无瘢痕增生,自体植皮组供皮区色素改变16例,瘢痕形成10例,其中2种情况均发生者8例,供皮区瘙痒16例,供皮区反复破溃3例,影响睡眠5例。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头刃厚皮修复儿童瘢痕丰满度高、瘢痕增生轻,功能恢复好,供皮区损伤小。
- 季一发闫利俞松李娟甘永桥
-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刃厚皮儿童瘢痕
- 参麦注射液对严重烫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烫伤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56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模型组24只和参麦组24只。模型组和参麦组采用95℃恒温水造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造模成功后1h,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参麦注射液,2次/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次/d。在烫伤后3、6、9d,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量,计算CD4+/CD8+比值,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IgA、IgG、IgM水平。结果模型组烫伤后9d外周血CD3+[(56.5±3.4)%]、CD4+[(39.1±4.1)%]较对照组[CD3+(69.3±4.1)%、CD4+(49.1±3.7)%]明显减少(P<0.05),CD8+[(29.7±2.6)%]较对照组[(21.6±3.4)%]明显增多(P<0.05),CD4+/CD8+比值[1.32(1.21,1.47)]较对照组[2.20(1.96±2.51)]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IgA[(199.1±18.6)mg/L]、IgG[(181.6±20.3)mg/L]、IgM[(200.4±22.6)mg/L]较对照组[IgA(230.1±22.2)mg/L、IgG(187.3±23.7)mg/L、IgM(229.5±24.5)mg/L]明显降低(P<0.05);参麦组治疗9d时外周血CD3+[(68.2±3.5)%]、CD4+[(48.4±4.2)%]、CD4+/CD8+比值(2.37±1.08)以及IgA[(229.4±19.8)mg/L]、IgG[(193.5±19.8)mg/L]、IgM[(230.4±21.7)mg/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CD8+[(20.2±3.9)%]细胞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参麦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增强严重烫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 闫利章静沙德潜刘洪琪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烫伤免疫IGAIGGIGM
- 莫匹罗星联合百克瑞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联合百克瑞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在去除敷料后,创面均给予高锰酸钾溶液(1∶20000)浸浴15 min,清洗创面脓性分泌物并拭干,然后对照组覆盖0.5%碘伏湿纱布,外覆纱布包扎固定;观察组采用莫匹罗星涂于百克瑞浸湿的纱布,揉均匀后覆盖创面,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创面MRSA转阴率,治疗7天、14天时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MRSA转阴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5);观察组治疗7天、14天时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2.48%、90.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37%、45.68%(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5.8±3.4)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4±3.8)天(P<0.05)。结论:莫匹罗星联合百克瑞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使MRSA转阴,提高创面愈合率。
- 沙德潜陈赟闫利张伟伟
- 关键词:莫匹罗星烧伤创面MRSA感染
-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特重度烧伤患者30例,在常规烧伤治疗的基础上,行CVVH治疗,并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监测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等生命体征,取外周血检测细胞因子、电解质、肾功能。结果 CVVH治疗后患者体温、心率、MAP及呼吸改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下降,Na+、K+、尿素氮(BUN)、肌酐(SCr)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能够清除患者体内炎症介质、清除肌酐、尿素氮,纠正肾功能衰竭,改善预后。
- 刘洪琪沙德潜闫利
- 关键词:烧伤
-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早期的诊疗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烧伤合并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的诊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特重度烧伤合并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56例,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了解气道损伤情况;清除气道内痰栓、坏死脱落的黏膜组织;局部注药。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后30 min~1 d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确定吸入性损伤的部位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程度,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减慢,而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早期气道损伤诊断和辅助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侯晓华闫利刘洪琪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烧伤吸入性损伤
- 颈胸背临近皮瓣在电烧伤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胸背临近皮瓣修复电烧伤致颈部缺损的手术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电烧伤患者,颈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比照清创后缺损创面大小,在颈胸背设计供瓣区域、大小及转移长度、扭转角度,切取临近皮瓣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于14例手术成功,预期皮瓣大小(20.7±6.2)cm×(10.8±5.2)cm,1例术后皮瓣淤血后感染坏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成活皮瓣较瘢痕与邻近部位皮肤色泽、质地与缺损区组织更近似。【结论】复杂颈胸背临近皮瓣适合于电烧伤致颈部缺损的修复,术后效果理想。
- 刘洪琪闫利
- 关键词:缺损电烧伤颈部
- 颈胸背背临近皮瓣在电烧伤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复杂颈胸背临近皮瓣修复电烧伤致颈部缺损的手术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电烧伤患者,颈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比照清创后缺损创面大小,在颈胸背设计供瓣区域,大小及转移长度、扭...
- 刘洪琪闫利
- 关键词:电烧伤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