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自力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STM
  • 1篇多晶
  • 1篇修饰
  • 1篇原子团
  • 1篇扫描隧道显微...
  • 1篇石墨
  • 1篇微镜观察
  • 1篇显微镜
  • 1篇显微镜观察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束
  • 1篇离子团
  • 1篇金属
  • 1篇基底
  • 1篇
  • 1篇
  • 1篇LANGMU...
  • 1篇LB膜
  • 1篇表面物理
  • 1篇表面修饰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马自力
  • 4篇庞世瑾
  • 3篇刘宁
  • 3篇薛增泉
  • 2篇沈健
  • 1篇陈慧英
  • 1篇赵文斌
  • 1篇胡天苗
  • 1篇刘惟敏
  • 1篇赵兴钰
  • 1篇高鸿钧
  • 1篇江龙
  • 1篇王迅

传媒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LB膜的表面结构
1992年
本实验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纳米级尺度分析了LB(LangmuirBlodgett)薄膜的表面结构和形态.实验中利用Langmuir槽,将花主酸镉(Cd-arachidate)和大豆磷脂(Soybean phospholipid) 单分子层或两分子层膜分别制备到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和多晶铂(Pt)基底上.STM观测结果表明,LB膜的成膜稳定性与基底形态和挂膜条件有很大关系.花生酸镉(CdA) 和大豆磷脂(SP)的实验结果都表明处在HOPG基底表面缺陷或台阶附近的膜较位于平坦区域的稳定性更好.从具有分子分辨的花生酸镉(CdA)的STM图象可以看出,在HOPG基底上两层CdA膜按正交晶系排列.尽管多晶铂(Pt) 基底并非是原子级平整,STM仍然在这种基底上在小范围内观察到了CdA的分子按一定规则排列的表面形貌象.STM还得到了具有有序排列和磷脂分子分辨的在HOPG基底上的大豆磷脂LB膜的表面形貌象.另外,实验结果还显示出在STM对有机薄膜研究中其针尖的作用不容忽视,实验中有时针尖会将处在平坦基底上的LB膜从基底表面扫走.
竺长新沈健马自力庞世瑾陈庆修江龙
关键词:显微镜LANGMUIR
STM对在高定向裂解石墨基底上的金属小原子团的研究
1992年
原子聚集形成原子团,原子团进一步聚集长大形成表面层,是固体膜在基底上生长的一般过程.而做为生长初始阶段的原子单体和原子团的形态,对成膜的最终形态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一直为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分析手段的局限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存在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解答.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扫描隧道显微镜)由于能在表面的特定位置给出表面原子级分辨的形貌象,而不必象传统的衍射方法通过宏观的平均效果来反推表面结构信息,所以它特别适合于薄膜生长过程中未成膜前初始阶段的表面形态研究.本实验的金属蒸发及STM分析都是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完成的,蒸发源采用了高纯超细丝来实现蒸发量的控制.实验所用基底是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选用的金属材料是高纯度铂(Pt) 丝和镍(Ni)丝.STM实验给出了石墨表面的铂(Pt) 和镍(Ni)小原子团的原子级分辨形貌象,以及铂(Pt)小原子团的表面原子扩散现象的实时观测结果.
马自力竺长新沈健庞世瑾薛增泉
关键词:STM石墨原子团
用离子团束沉积技术制备有机功能薄膜被引量:1
1994年
用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计(IC-TOFMS)沉积系统制备了有机功能薄膜,它们具有完善的晶体结构,其中C60-TCNQ和Ag-NM具有电学双稳态特性。
薛增泉高鸿钧刘惟敏王迅赵兴钰陈慧英马自力褚星刘宁庞世瑾
关键词:离子束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材料进行表面修饰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对材料表面进行表面修饰(surface modification)和表面原子操纵(atomcraft)的重要工具。为了了解其机理,选择了场蒸发阈值从大到小有代表性的钨、铂、金、铜做针尖,扫描过程中在针尖与石墨表面之间施加针尖为正的脉冲电压,获得了一些新现象,并对实验结果作了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脉冲制STM表面修饰实验中针尖与样品之间电场的重要作用。
马自力竺长新沈健庞世瑾薛增泉
关键词:STM表面修饰表面物理
STM金刚石针尖及其在纳米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1996年
我们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将金刚石微晶生长在钨针尖上,从而制成STM金刚石针尖,利用装有金刚石针尖在国际上首次在纳米尺度下对各种金属表面进行表面修饰和纳米机械纳米加工的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这种金刚石针尖硬度很高而且稳定,这一技术在纳米机械加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刘宁马自力褚星胡天苗
用原子操纵在Si(111)7×7表面形成规则纳米结构
1996年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STM)在室温下对Si(111)7×7表面进行原子操纵。通过从表面提出Si原子而形成原子级大小的特定结构,这些结构的宽度只有几个纳米,如果原子操纵沿着Si(111)7×7表面基矢的方向(即;[I10],[101]和[011])进行,则可得到具有原子级平直边界并且恰好宽度等于一个7×7单胞的大小的规则结构。对操纵过程的研究表明这些结构是由于STM针尖将硅原子从7×7再构表面一个个提出而形成的。
刘宁古乾军马自力赵文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