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彤
-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利用可见光和红外光降解室内有毒气体的窗玻璃喷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利用可见光和红外光降解室内有毒气体的窗玻璃喷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Bi<Sub>0.895</Sub>Yb<Sub>0.1</Sub>Er<Sub>0.005</Sub>OBr光催化剂和硅...
- 张大凤张彤彤李红蒲锡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Bi/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Bi/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一步燃烧法,以硝酸铋、氯化铵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硝酸盐和柠檬酸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Bi与BiOCl的独特相...
- 蒲锡鹏高美超张大凤吕冬冬张彤彤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Ag<Sub>4</Sub>V<Sub>2</Sub>O<Sub>7</Sub>/g-C<Sub>3</Sub>N<Sub>4</Sub>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Ag<Sub>4</Sub>V<Sub>2</Sub>O<Sub>7</Sub>/g‑C<Sub>3</Sub>N<Sub>4</Sub>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一定质量比例的钒磷酸银(...
- 张大凤邱小雪张彤彤蒲锡鹏
- 文献传递
- 人教社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插图的适切性研究
-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文本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作用。它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将文本的内容和所蕴含的情感传达给读者,插图与文本相互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本研究选取人教社高中英语必修...
- 张彤彤
- 关键词:插图适切性
- 一种高可见光活性的K掺杂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可见光活性的K掺杂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适量的硝酸铋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澄清溶液;(2)称量硝酸钾、氯化铵和柠檬酸加入上述溶液中;(3)将所得溶液加热至250-400℃,不...
- 蒲锡鹏吕冬冬张大凤李红张彤彤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Ag<Sub>4</Sub>V<Sub>2</Sub>O<Sub>7</Sub>/g-C<Sub>3</Sub>N<Sub>4</Sub>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Ag<Sub>4</Sub>V<Sub>2</Sub>O<Sub>7</Sub>/g‑C<Sub>3</Sub>N<Sub>4</Sub>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一定质量比例的钒磷酸银(...
- 张大凤邱小雪张彤彤蒲锡鹏
- 文献传递
- 几种含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自从1972年Fujishim...
- 张彤彤
- 关键词:晶体结构化学改性光催化性能
- 一种高可见光活性的K掺杂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可见光活性的K掺杂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适量的硝酸铋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澄清溶液;(2)称量硝酸钾、氯化铵和柠檬酸加入上述溶液中;(3)将所得溶液加热至250‑400℃,不...
- 蒲锡鹏吕冬冬张大凤李红张彤彤
- 文献传递
- NaOH用量对BiOCl形貌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本课题采用水解法,以氯化钠和硝酸铋为原料,加入不同氢氧化钠用量制备了BiOCl.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固体紫外漫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方法表征了样品的相组成、形貌、光吸收性能及光催化降解能力.光催化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NaOH)加入摩尔量为0.02mol时BiOCl的吸附能力强,并且其可见光催化活性最好.
- 张彤彤邵珠旺汤云祥蒲锡鹏邵鑫
- 关键词:光催化水解法光催化活性
- Ag的掺杂量对Zn_(0.5)Cd_(0.5)S/Ag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Zn0.5Cd0.5S/Ag半导体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所制备得到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g的掺杂量对Zn0.5Cd0.5S/Ag半导体材料的结构、形貌、发光性能和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g的掺杂量对样品的形貌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对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以和光催化效果有着显著地影响.研究表明:随着Ag掺杂量的增加,半导体材料中出现了AgS杂相;另外,样品的发光强度逐渐降低;而当Ag的掺杂量为0.1时,所制备的Zn0.5Cd0.5S/Ag半导体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MB)的光催化效果最好.
- 刘建秀张彤彤张大凤蒲锡鹏
- 关键词:燃烧法荧光性能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