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娜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碳储...
  • 4篇碳储量
  • 4篇天然白桦林
  • 4篇固碳
  • 4篇白桦
  • 4篇白桦林
  • 3篇净初级生产力
  • 3篇固碳量
  • 3篇初级生产力
  • 1篇代谢产物
  • 1篇盐胁迫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响应
  • 1篇胁迫
  • 1篇固碳能力
  • 1篇次生代谢
  • 1篇次生代谢产物

机构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吉林省白河林...
  • 1篇敦化林业局

作者

  • 5篇李娜娜
  • 3篇牟长城
  • 3篇张毅
  • 2篇郑瞳
  • 1篇曹万亮
  • 1篇郑曈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立地类型对长白山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法,对比分析长白山天然白桦林在7个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部与阴坡上、中、下部及谷地)上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温带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与固碳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长白山天然白桦林植被碳储量(45.61 87.22 t·hm-2)呈阴坡上、中部与谷地>阳坡上、中部与阴坡下部>阳坡下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50.8%91.2%(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20.4%44.4%(P>0.05);2土壤碳储量(66.71 158.51 t·hm-2)呈阳坡上部、阴坡中部与谷地>阳坡中、下部与阴坡下部>阴坡上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99.3%137.6%(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40.7%67.0%(P>0.05);3生态系统碳储量(139.44 231.12 t·hm-2),呈阴坡中部与谷地>阳坡上部与阴坡下部>阳坡中、下部与阴坡上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35.6%65.7%(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5.8%34.7%(P>0.05);4植被净初级生产力(4.92 11.25 t·hm-2·a-1)和年净固碳量(2.32 5.32 t·hm-2·a-1)均呈阴坡上、中部>阳坡上、下部与阴坡下部及谷地>阳坡中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中、低立地型42.5%128.7%和45.2%129.3%(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10.6%56.3%和14.2%53.4%,但仅阴坡下部提高显著。因此,长白山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与固碳能力均受到立地类型的强烈影响,故对其碳汇功能评价应考虑其立地分异规律性。
李娜娜牟长城郑瞳张毅程家友曹万亮
关键词: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净初级生产力
立地类型对长白山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本文以长白山天然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法,测定并对比分析7个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部与阴坡上、中、下部及谷地)上天然白桦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以便揭示立地类...
李娜娜
关键词: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固碳能力
文献传递
外源NO对盐胁迫下菥蓂生理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菥蓂(Thlaspi arvense L.)为一年生的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是我国历版药典收录品种,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解毒,祛风湿等功能,在药用和工业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国家盐渍化土地面积逐渐扩大,使得生态环境的稳...
李娜娜
关键词:盐胁迫一氧化氮生理响应次生代谢产物
立地类型对张广才岭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运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方法,测定了我国温带张广才岭7种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坡位和阴坡上、中、下坡位及谷地)天然白桦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温带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固碳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白桦林植被碳储量((76.28±18.11)—(115.57±5.59)t C/hm^2)在阴、阳坡的上坡位和下坡位显著高于谷地35.1%—51.5%(P<0.05),阴、阳坡中坡位高于谷地但差异性不显著(32.5%—33.6%,P>0.05);2其土壤碳储量((81.53±6.15)—(181.90±21.62)t C/hm^2)在阳坡各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中、下部与谷地24.0%—123.1%(P<0.05),阴坡上、中部显著高于阴坡下部和谷地36.0%—81.2%(P<0.05);3其生态系统碳储量((174.57±20.27)—(282.96±17.92)t C/hm^2)在阳坡各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中、下坡位与谷地14.1%—62.1%(P<0.05),阴坡上、中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下坡位与谷地19.5%—48.1%(P<0.05);4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6.98±1.60)—(9.59±0.69)t hm^(-2)a^(-1))在阴、阳坡上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中坡位34.2%—37.4%(P<0.05),其他4个立地类型高于阴坡中坡位但差异性不显著(8.5%—20.6%,P>0.05);5其年净固碳量((3.26±0.74)—(4.56±0.36)t C hm^(-2)a^(-1))在阳坡上坡位显著高于阴坡中坡位39.9%(P<0.05),其他5个立地类型高于阴坡中坡位但差异性不显著(9.2%—30.4%,P>0.05)。因此,张广才岭天然白桦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固碳能力均存在着明显的立地分异规律性,故在评价与管理我国温带白桦林碳汇时应考虑立地类型影响。
郑瞳牟长城张毅李娜娜
关键词: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净初级生产力
小兴安岭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测定法,测定小兴安岭天然白桦林在7个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部和阴坡上、中、下部及谷地)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和土壤)、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白桦林碳汇功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小兴安岭白桦林植被碳储量((49.39±3.09)^(89.20±10.17)t/hm2)在谷地、阳坡下部和阴坡上、中部4个立地类型显著高于阳坡上、中部及阴坡下部3个立地类型(38.2%~80.6%,P<0.05)。2)其土壤有机碳储量((147.30±21.39)^(273.67±22.67)t/hm2)在阴坡上、中部和谷地最高,显著高于阳坡上、中部和阴坡下部(27.9%~85.8%,P<0.05),阳坡下部居中,仅显著高于阴坡下部(53.3%,P<0.05),阳坡上、中部和阴坡下部相对较低。3)其生态系统碳储量((207.88±16.07)^(357.85±20.80)t/hm2)在谷地、阳坡下部和阴坡上、中部4个立地类型显著高于阳坡上、中部和阴坡下部3个立地类型(33.2%~72.1%,P<0.05)。4)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5.80±0.26)^(8.87±1.17)t/(hm2·a))在阳坡下部和阴坡上、中部3个立地类型相对较高,显著高于阴坡下部(31.2%~52.9%,P<0.05),阳坡上、中部与谷地3个立地类型居中,高于阴坡下部(15.5%~26.4%,P>0.05),阴坡下部最低。5)其年净固碳量((2.76±0.10)^(4.15±0.32)t/(hm2·a))在阳坡下部和阴坡上、中部3个立地类型相对较高,显著高于阴坡下部(27.9%~50.4%,P<0.05),阳坡上、中部与谷地3个立地类型居中,高于阴坡下部(12.3%~23.9%,P>0.05),阴坡下部最低。因其植被年净固碳量低于我国陆地植被平均固碳量(15.3%~43.7%),故小兴安岭天然白桦林属于碳汇功能相对较低的森林类型。
张毅牟长城郑曈李娜娜
关键词: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