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彦龙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大豆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相关基因
  • 3篇基因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克隆
  • 1篇压汞法
  • 1篇再生过程
  • 1篇软煤
  • 1篇软煤层
  • 1篇渗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钻孔
  • 1篇钻孔间距
  • 1篇瓦斯
  • 1篇瓦斯吸附
  • 1篇流变特性
  • 1篇煤层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马彦龙
  • 4篇武小霞
  • 4篇张超
  • 4篇苏安玉
  • 4篇李思楠
  • 4篇李文滨
  • 2篇何伟
  • 2篇张俭让
  • 2篇刘恒
  • 2篇姜成涛
  • 1篇陈庆山
  • 1篇孙晶
  • 1篇衣春生
  • 1篇刘明
  • 1篇李沫
  • 1篇王智
  • 1篇刘佳慧
  • 1篇王敏

传媒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煤炭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煤矿安全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BIN2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根据前期实验获得的大豆Gm BIN2基因登录号,从大豆中克隆Gm BIN2基因的全长CDS序列,得到大豆Gm BIN2基因。对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 BIN2的启动子序列、氨基酸序列、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亲疏水性以及同源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 BIN2编码区c DNA长度为1 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Gm BIN2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分析其蛋白功能结构域发现,Gm BIN2蛋白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催化域,为PKc-like超家族成员;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其与野生大豆亲缘较近。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有利于更加深入的研究Gm BIN2基因在大豆再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提高大豆再生效率提供依据。
王玲爽衣春生李思楠张超马彦龙金杨媚李文滨武小霞苏安玉
关键词:大豆GM生物信息学
外源2,4-D对大豆再生过程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寻找与大豆再生直接相关的基因,提高大豆转化率,解决大豆再生和转化困难的问题,以再生较好的东农50、再生较差绥农14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计不同2,4-D浓度处理及不同取材时间,测定与大豆再生相关的IAA、SOD、PAL以及再生率指标。结果表明:东农50在2,4-D浓度为8 mg/L、12 h处理下IAA浓度最大,比对照增加了76.9%,在2,4-D浓度为4 mg/L、4 h处理下SOD酶活性增幅最高,比对照增加了50.9%,在2,4-D浓度为4 m/L、8 h处理下PAL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了76.4%;绥农14在2,4-D浓度为8 mg/L、2 h处理下IAA浓度最大,比对照增加97.1%,在2,4-D浓度为4 mg/L、12 h处理下SOD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23.8%,在2,4-D浓度为2 mg/L、4 h处理下PAL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增加53.9%。东农50和绥农14均在2,4-D浓度为4 mg/L时再生率最高,分别为87.6%和79.5%。依照该实验结果进行取材,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与大豆再生直接相关的基因,解释再生作用机理,解决大豆再生和转化受基因型限制的难题,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及转化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李思楠张超马彦龙姜成涛王玲爽王传奇于以成李文滨苏安玉武小霞
关键词:大豆IAASODPAL
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ARF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前期转录组测序技术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Gm ARF,并应用PLACE数据库、Interpro、expasy数据库、SOPMA、Phyre、Protscale、MEGA5等工具对该基因的启动子元件、编码氨基酸的功能、亲水性、等电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同源进化树及KEGG通路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对其在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其前体序列具有很多与再生相关的响应元件,理论等电点为6.28,稳定系数为60.45,属于不稳定蛋白,Gm ARF编码的蛋白属于生长素蛋白,有一个B3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一个生长素响应因子,以及一个PB1结构域,二级结构中23.33%为α螺旋结构,49.67%为不规则卷曲,8.59%为α转角,18.42%为延伸链,三级结构共有194个氢键,9个螺旋结构,32个转角结构,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497,Gm ARF基因与苜蓿亲缘较近,其KEGG通路属于植物激素信号调节通路中色氨酸代谢途径,q RT-PCR结果表明在外源激素处理下,Gm ARF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说明Gm ARF基因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大豆再生过程。本研究的初步结果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高大豆再生率,建立稳定的大豆再生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思楠苏安玉于以成张超马彦龙王玲爽金杨媚李文滨武小霞
关键词:大豆生物信息学
软煤层瓦斯抽采半径和钻孔间距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得出软煤层瓦斯抽采有效半径,确定最佳的抽采钻孔间距,基于质量守恒定律、Darcy扩散定律、Langmuir瓦斯吸附方程及Kozeny-Carman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关系方程,建立了考虑含瓦斯软煤体流变特性情况下的固流耦合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软煤层瓦斯抽采过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瓦斯抽采第32d时,抽采钻孔完全塌陷,因此确定钻孔有效抽采时间为32d;通过分析钻孔周围煤体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可得,单钻孔抽采有效半径为0.9m,多钻孔抽采时最佳布孔间距为3.4m。以合阳煤矿1508工作面为试验工作面,采用相对压力法分别对单钻孔和多钻孔瓦斯抽采效果进行考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结论的可靠性,为该矿软煤层瓦斯抽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俭让张俭让刘恒许世维刘恒何伟
关键词:抽采半径钻孔间距流变特性固流耦合数值模拟
合阳矿区煤体孔隙结构对瓦斯吸附-渗流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研究合阳矿区煤体的孔隙结构对瓦斯吸附-渗流特性的影响,采用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压汞实验及扫描电镜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该矿区原生结构煤和软分层煤全孔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得出软分层煤样比原生结构煤样脱附曲线的拐点更加明显,软分层煤样含有更多的狭缝平板孔和墨水瓶孔孔隙。压汞实验测得软分层煤样总孔容是原生结构煤样总孔容的2倍多,应力破坏作用使得软分层煤样中孔、小孔及微孔孔容增大,而大孔孔容减小。扫描电镜实验显示软分层煤的储层物性发生了改变、惰质组破裂产生角砾且孔隙表面有多个气孔密集发育。通过分析得出,合阳矿区煤体孔隙结构中多以微孔和小孔为主,利于煤层瓦斯吸附而不利于渗流扩散。
张俭让张俭让刘恒许世维刘恒何伟
关键词:孔隙结构特征压汞法
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LEC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对拟南芥再生相关基因LEC进行同源序列比对,从大豆中克隆LEC基因两个成员的全长CDS序列,得到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 LEC1-a,Gm LEC1-b及Gm LEC2-a,Gm LEC2-b,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Gm LEC1及Gm LEC2基因核苷酸序列以及蛋白质结构、亲水性和疏水性及进化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 LEC1-a编码区长度为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Gm LEC1-b编码区长度为681 bp,编码226个氨基酸,Gm LEC2-a编码区长度为2 205 bp,编码734个氨基酸,Gm LEC2-b编码区长度为2 196 bp,编码731个氨基酸,Gm LEC蛋白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通过对LEC蛋白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Gm LEC1为H4超家族成员,Gm LEC2为B3超家族成员,并均与拟南芥属植物亲缘较近。
武小霞王敏陈庆山张超李思楠马彦龙孙晶刘明姜成涛李文滨李沫刘佳慧王智张希瑞苏安玉
关键词:大豆生物信息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