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昆仑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胆囊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总管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术后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微创
  • 2篇结石
  • 2篇静脉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手术
  • 1篇胆肠
  • 1篇胆道

机构

  • 12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李昆仑
  • 7篇陈昕
  • 5篇李博
  • 2篇赵华
  • 2篇王彬

传媒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感染、炎症、...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3例胆道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辅助下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安全性、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选择性地对103例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术中行胆道镜探查取石后做胆总管一期缝合,回顾性分析其疗效。结果:103例均获痊愈,5例发生胆瘘,3例复发胆道结石。随访3个月~3年,未出现胆道狭窄、胆道残余结石,无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腹盆腔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缝合技巧及技术要领,胆道镜下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的。
李昆仑陈昕李博王彬
关键词:胆道镜胆道探查术一期缝合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改良胆肠袢式吻合术,n=28)与开放组(传统开放性手术,n=30),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术前,两组各实验室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Bil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CRP水平低于开放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李博李昆仑
关键词:开放手术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中Warshaw保脾技术的应用体会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Warshaw技术(laparoscopic Warshaw technique,lap-WT)在胰腺远端切除术保脾中的安全性。研究对于脾脏血管上附有大肿瘤患者预先计划lap-WT或尽早转换为lap-WT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胰腺远端切除术的171例患者中,42例(24.6%)行lap-WT。42例患者按时间分为早期组(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n=22)和晚期组(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n=20)。其中早期组为保留脾血管失败后最后才转换为lap-WT的患者;晚期组为预先计划或尽早转换为lap-WT的患者。结果 42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181.1 min(141~223 min),中位出血量318.7 mL(125~498 mL),术后平均住院9.0 d(7~11 d)。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21.4%),其中4例(9.5%)伴有胰瘘(ISGPF分级B、C);术后因出血再次手术1例。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42例均没有出现明显的脾脏梗死或胃静脉曲张;所有患者均保守观察。在晚期组与早期组的比较中,晚期组平均手术时间(161.0 min vs 225.0 min,P=0.001)和平均手术出血量(230.1 mL vs 380.0 mL,P=0.016)均显著低于早期组。而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468),胰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667)。两组间的脾脏梗死(P=0.745)和胃静脉曲张(P=0.468)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胰腺远端切除术中作为保存脾脏的一种方法,严格控制适应证,lap-WT技术在某些病例中是一种安全的治疗策略。预先计划或尽早转换为lap-WT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不增加相应并发症。
李昆仑陈昕李博郑永光王超
关键词:保留脾脏腹腔镜手术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手术体会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0例,女126例;年龄40~85岁,中位年龄62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34例)和开腹组(112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发生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0±16)min、(26±14)ml、(25.7±1.4)h、(7.2±0.7)d,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30±17)min、(41±18)ml、(72.5±5.3)h、(13.2±1.5)d(t=-26.871,-33.214,-17.971,-6.552;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7/134)、2.2%(3/134),明显低于开腹组的71.4%(80/112)、9.8%(11/112)(χ^2=45.950,25.510;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李昆仑陈昕郑永光王超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外科手术
低分子肝素钙对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加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PT、APTT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腹腔镜术后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保障术后身心快速康复具有重要影响。
李昆仑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钙腹腔镜手术凝血功能并发症
不同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比较。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精准肝切除术,对照组术前行二维CT检查,实验组另行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病灶评估指标[病灶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谷草转氨酶(AS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病灶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术前肝功能指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仅实验组测算的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质量具有相关性(r=0.225,P<0.05);术后仅实验组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实验组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2.50%明显低(χ2=5.165,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化肝切除术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在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及预后效果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博李昆仑
关键词:肝癌精准肝切除术三维重建技术CT
腹腔镜下微创左肝外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微创左肝外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行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微创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肝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LB水平较高,AL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胆漏、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有效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缩减患者住院时间,且其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李昆仑陈昕郑永光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左肝外叶切除术腹腔镜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观察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病例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所有患者经电子胃镜和腹部CT检查证实存在不同程度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患者呕血量600~3 800 ml,B超显示脾肿大,脾静脉和门静脉内径增宽;经保肝治疗后肝功能Child分级为A级33例,B级19例。
李昆仑
关键词: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CHILD分级腹部CT检查
103例85岁以上重症胆石症患者手术治疗体会
2020年
我科收治了85岁以上超高龄重症胆石症患者103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式因病情而异。现就手术方式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5月3月—2019年3月我科共手术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2508例,其中85岁以上超高龄重症胆石症患者103例(4.1%)。超高龄患者中男37例,女66例;85~95岁88例,96~99岁14例,100岁以上1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50例,无结石性急性胆囊炎8例,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17例,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2例,胆源性胰腺炎6例;均急诊入院,并不同程度合并有基础疾病,多数患者常同时合并2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糖尿病83例,高血压病98例,冠心病93例,脑血管疾病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l例。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均签署周口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临床疗效观察知情同意书。
李昆仑陈昕赵华郑永光
关键词:胆石症老年医学胆囊切除
白介素6和降钙素原对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检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的水平,评估其对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收集肝硬化患者80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合并细菌性败血症将其分为细菌性败血症组(n=46)和非细菌性败血症组(n=34),收集两组生命体征检测指标(体温、血压、脉搏、心率等)及生化检测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IL-6和PCT)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白细胞、中性粒细胞、IL-6和PCT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败血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败血症患者中性粒细胞、IL-6和PCT在48 h内水平的变化。细菌性败血症组与非细菌性败血症组在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Child-pugh分级和住院原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和脉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败血症组体温、心率、中性粒细胞、降钙素原和IL-6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败血症组(P<0.05)。IL-6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性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其次为PCT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虽然WBC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性感染的敏感度较高但其特异度较低。合并细菌性败血症患者在0、24、48 h的中性粒细胞比例、IL-6和PCT水平均高于入院时的水平(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和IL-6的水平在0 h时达高峰,PCT在24 h时达高峰。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败血症患者IL-6水平升高较早,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有望成为诊断肝硬化患者合并细菌性败血症的有效指标。
李昆仑陈昕郑永光
关键词:肝硬化细菌性败血症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