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光
- 作品数:21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跨文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建构——以美国华裔小说人物为例
- 2011年
- 文化适应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从一种文化背景进入一种新的文化背景时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本文运用文化适应心理学理论分析了美国华裔小说中四位主人公的文化适应过程,从而建构起适应多元文化的文化身份,帮助华裔美国人在文化冲突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多种文化交流,使美国华裔文学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使文学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
- 邱丽李春光
-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建构
-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互联网+"教育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实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变革,这是大学英语教学变革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移动化教学模式的融合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出以一条适用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型之路。
- 李春光
-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学模式创新教师技能
- 新媒体环境下英语新闻媒体会议报道的创新
- 2018年
- 会议新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新闻形式对于我国方针政策的传播以及社会大众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了解有着重要意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英语新闻媒体会议报道的环境,而为了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我国英语新闻媒体会议报道需要通过创新谋求发展。本文在阐述会议新闻概念的基础上,从新闻报道思维的创新与新闻报道策略的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与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英语新闻媒体会议报道的优化与创新。
- 李春光
- 关键词:新媒体思维创新
- 一种英语翻译练习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英语翻译练习装置,该英语翻译练习装置的矩形盘内均匀设有横向滑槽。横向滑槽由纵向断开段分为左、右两段,左段横向滑槽内底壁上印有英文小短文文字图案,右段横向滑槽内底壁上印有英文小短文的中译文文字图案。该英...
- 王俊霞李春光万鹏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便携式大学英语教学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理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大学英语教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框体,且底板的上表壁设有投影仪,所述框体的内部两侧壁对称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壁固定有压簧,所述压簧远离固定块的一...
- 李春光
- 文献传递
- 英语单词快速替换训练装置
- 英语单词快速替换训练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圆形底板,圆形底板开有圆环插槽,圆环插槽连接圆环插圈,圆环插圈的顶部开有插卡口,圆环插圈连接圆形上盖,圆形上盖开有可视窗,圆形底板的上部开有左插孔和右插孔,左插孔连接左插杆,右...
- 李春光王音
- 文献传递
- 从《儿子与情人》解析劳伦斯的生态与人性被引量:1
- 2013年
- 戴维·劳伦斯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儿子与情人》之中充满了生态伦理思想。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自己的家乡伊斯伍德作为原型,对工业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机械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严重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人性危机进行了揭示,体现了作者追求生态文明战胜机械化工业文明的思想。本文试就《儿子与情人》对劳伦斯的生态与人性进行解读。
- 李春光
- 英语对照学习装置
- 英语对照学习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左侧开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倒梯形插槽,所述的倒梯形插槽插接倒梯形插块,所述的倒梯形插块连接框底板,所述的框底板的顶边连接上L形挡板,所述的框底板的底边连接下L形挡板,...
- 李春光白茹雪
- 《在美国》叙事美学中的后现代性探究
- 2014年
- 《在美国》是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小说家、社会活动家苏姗·桑塔格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者用极具后现代性小说的创作元素向读者展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了其自我身份变革、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以及探讨人生与艺术的真谛。小说运用多变的叙事视角、多元的叙事者身份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突显出桑塔格娴熟的创作技能,更通过主人公的刻画揭示作者身份的自我意识,主人公玛琳娜的自我变革和再生与作者桑塔格的人生信念的统一。
- 李春光
- 关键词:后现代性叙事技巧自我意识
- 隐喻及其翻译被引量:3
- 2010年
-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隐喻具有直观、形象的美学特征,因而它广泛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翻译是将一种文化中的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目的语的文化中去,而隐喻的翻译已经开始成为研究翻译方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人们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常常感觉难以把握。本文首先对隐喻的含义进行解释,继而探讨其本质特征,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通过实例来探讨英语隐喻翻译的障碍及解决方法。
- 李春光
- 关键词:隐喻翻译源语目标语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