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龙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涂层
  • 4篇热障
  • 4篇热障涂层
  • 3篇阻抗谱
  • 2篇喷涂
  • 2篇气相沉积
  • 2篇燃气
  • 2篇热冲击
  • 2篇物理气相沉积
  • 2篇高温氧化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喷涂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阻抗
  • 1篇电化学阻抗谱
  • 1篇颜基比
  • 1篇预处理
  • 1篇粘结层
  • 1篇上粉率
  • 1篇泥浆

机构

  • 8篇广东工业大学
  • 5篇广东省新材料...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广州有色金属...
  • 1篇广铝集团有限...

作者

  • 8篇陈文龙
  • 3篇刘敏
  • 2篇邓子谦
  • 1篇张吉阜
  • 1篇胡永俊
  • 1篇宋进兵
  • 1篇毛杰
  • 1篇许晓嫦
  • 1篇韩滔
  • 1篇张永

传媒

  • 2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研究与应...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 1篇涂层与防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粉末涂料特性的静电粉末喷涂上粉率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研究粉末涂料特性对静电喷涂上粉率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激光粒度仪对3种不同商用粉末涂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组分(颜基比)、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在相同喷涂工艺下,测试了3种商用粉末涂料的一次上粉率和死角上粉率。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上粉率的主要因素,并探讨高上粉率粉末涂料应具备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粉末涂料平均粒径和颜基比是影响一次上粉率的主要因素。然而粉末涂料中超细粉末(≤10μm)含量是影响死角上粉率的重要因素。当粉末的35μm≤Dr(50)≤45μm,Dr(95)≤75μm,且颜基比接近3∶4时,可获得较高的上粉率。
陈文龙胡永俊胡永俊刘畅
关键词:静电喷涂平均粒径颜基比上粉率
焦炉尾气涡轮叶片腐蚀失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RD研究了涡轮叶片腐蚀后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结果表明,燃气中的固态粉尘对叶片的冲刷是造成叶片迎风面端部深冲蚀坑的主要原因;基体金属的高温腐蚀以硫化腐蚀为主导,同时伴随氧化腐蚀。此外,叶盆部位的硫化-氧化腐蚀效应明显,同时还有熔盐热腐蚀的发生。
赵利张吉阜陈文龙何翔
关键词:涡轮叶片冲刷
燃气热冲击下7YSZ热障涂层的阻抗谱特征
2016年
在1250℃的燃气热冲击条件下,测试了等离子喷涂7YSZ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并采用交流阻抗技术测量了7YSZ热障涂层的阻抗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冲击循环次数增加,7YSZ热障涂层内热生长氧化物不断生长变厚,阻抗谱中频阶段的响应表现的愈加显著;同时YSZ晶界电阻值增加,电容值下降,表明YSZ内微裂纹发生了生长和扩展.
张永陈文龙刘敏张吉阜许晓嫦
关键词:热障涂层阻抗谱
燃气热循环下7YSZ热障涂层的微结构演变与阻抗谱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在1250℃燃气热循环条件下,测试热障涂层抗冷热冲击性能,以模拟发动机叶片的启动升温与关闭降温循环过程。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和扫描电镜(SEM)系统研究热循环过程中热生长氧化物(TGO)生长与YSZ陶瓷层微结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热循环次数增加,热障涂层内TGO不断生长变厚,在中频阶段的阻抗谱响应越来越显著。YSZ陶瓷层内部经历了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两个阶段。经过100次热循环后的YSZ层表现出与喷涂态涂层相似的阻抗特征,表明高温下烧结会使YSZ层产生的微裂纹在短时间内愈合。但经过300次热循环后的YSZ层表现出与喷涂态完全不同的阻抗谱,并随热循环次数增加,YSZ颗粒间隙阻抗值不断增加,表明YSZ内层产生了不可愈合的微裂纹,是导致YSZ层最终失效的主要因素。
陈文龙刘敏张吉阜宋进兵
关键词:热障涂层电化学阻抗谱
7YSZ热障涂层高温氧化过程中的微结构演变和阻抗谱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在大气环境中,测试7YSZ热障涂层抗1 000℃高温氧化性能,以模拟发动机叶片的巡航飞行高温氧化过程。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并结合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系统研究了高温氧化过程中TGO层生长与YSZ层微结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TGO层厚度增加符合抛物线规律,在中频阶段的阻抗谱响应愈加显著。YSZ熔融颗粒在较低测试温度下表现为容抗特征,随测试温度升高逐步表现为感抗特征。阻抗谱分析显示YSZ晶粒的电阻及电容随氧化时间增加,均呈一定幅度波动变化,高温氧化对熔融颗粒本身的电学特征影响不明显;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YSZ晶界电阻值不断增加,电容值不断下降,表明YSZ内微裂纹发生了生长和扩展,最终导致YSZ层的剥落失效。
陈文龙刘敏张吉阜
关键词:高温氧化阻抗谱热障涂层
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7YSZ热障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被引量:4
2015年
以纳米团聚烧结的ZrO2-7%Y2O3(7YSZ)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工艺及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APS)在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柱状热障涂层(C-TBC)和层状热障涂层(L-TBC),并进行1 000℃的恒温氧化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表征热障涂层的微观结构和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TBC涂层在氧化初始阶段快速生成TGO层,氧化50h后TGO层生长速率减慢,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五次方抛物线规律,而L-TBC涂层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常规二次方抛物线规律。C-TBC涂层氧化速度快于L-TBC涂层,但抗氧化剥落性能优于L-TBC涂层。
陈文龙刘敏张吉阜宋进兵邓子谦
关键词:高温氧化
粘结层预处理对PS-PVD沉积7YSZ热障涂层氧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提高PS-PVD沉积7YSZ热障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分别在未预处理和预处理(抛光+预氧化)的粘结层表面制备了柱状结构7YSZ热障涂层,并在大气环境下测试了柱状结构7YSZ热障涂层的950℃静态高温氧化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对高温氧化过程中的陶瓷层/粘结层界面形貌、TGO层结构演变进行表征。结果粘结层的抛光处理能够降低表面几何受力不均匀部位,抑制陶瓷层/TGO/粘结层界面处微裂纹的产生,同时粘结层的预氧化处理形成的薄而连续的TGO层能有效降低TGO的生长速度,抑制陶瓷层-粘结层之间的元素互扩散。柱状结构7YSZ涂层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Wagner抛物线规律,粘结层未预处理和预处理的7YSZ热障涂层的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0.101×10^(-12) cm^2/s和0.115×10^(-13) cm^2/s。结论粘结层预处理能有效改善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7YSZ热障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邝子奇陈文龙刘敏毛杰邓子谦
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的抗泥浆冲蚀性能被引量:5
2016年
以5~20μm超细WC-10Co4Cr粉末为原料,采用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LT-HVOF)制备WC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和分析WC-10Co4Cr粉末及涂层的显微结构形貌与相结构。用冲刷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泥浆的冲蚀性能。结果表明,泥浆冲蚀攻角变化对涂层的冲蚀质量损失影响不明显。低攻角下涂层冲蚀机制以黏结相的微切削为主,剥落凹坑的面积大而浅,高攻角下涂层的主要冲蚀机制为裂纹萌生和扩展导致的涂层剥落,凹坑面积小而深。
陈文龙刘敏韩滔
关键词:攻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