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午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科
  • 2篇视神经
  • 2篇中医
  • 2篇中医眼科
  • 1篇心理授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性
  • 1篇眼科临床
  • 1篇用药
  • 1篇针刺
  • 1篇针刺配合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炎
  • 1篇视神经病
  • 1篇视神经病变
  • 1篇视神经炎
  • 1篇授权
  • 1篇双眼
  • 1篇特发性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市眼科医...

作者

  • 6篇庞午
  • 4篇李亚
  • 1篇冯琳
  • 1篇张清
  • 1篇林梅
  • 1篇解世朋
  • 1篇张芳
  • 1篇常永业
  • 1篇毛爱玲
  • 1篇王浩
  • 1篇杨赞章
  • 1篇庞朝善
  • 1篇冯玉明
  • 1篇庞润晖
  • 1篇王君颖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5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庞氏中医眼科临床经验研究
庞朝善常永业解世朋毛爱玲冯玉明庞润晖张芳王浩杨赞章庞午冯琳
课题符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研究,其内容包括了学术思想、文献整理、传承研究等。课题将自1874年至今,130余年来河北省庞氏中医眼科五代人家族传承及其学生,在中医眼科理论及临床经验总结的百余篇文献,包括手抄本、内部辑印本、正...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眼科
变革型领导对护士团队效能影响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对我国护理人员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心理授权、团队心理安全和团队效能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检验四者之间的假设结构方程模型是否成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变革型领导行为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团队心理安全量表、团队效能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其相互关系,采用Bootstrapping可信区间法和系数相乘积法检验模型中介效应。结果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团队心理安全和团队效能4个变量各维度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变革型领导对团队效能影响的间接效果存在,Z值为6.195,P〈0.05,心理授权和团队心理安全完全中介效应模型成立。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以加强心理授权和团队心理安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团队效能的提升作用,提高护士工作能力,高效高质地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王君颖林梅梁宝凤庞午张清
关键词: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团队效能
双眼Stargardt病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1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男性,10岁,主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3年,加重2个月,于2014年10月31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曾被诊断为“双眼视神经炎”,先后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醋酸泼尼松片口服”,具体用法及用量不详,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共治疗20余天,视力无明显变化。全身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无昼盲、夜盲及家族史,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4,左眼0.08。双眼上睑无下垂,眼位正,眼球各方向转动无受限。双眼前节、晶状体及玻璃体未见异常,眼底视盘颞侧颜色偏淡,边界清楚,视盘周围及视网膜黄斑区可见散在黄白色斑点,血管走形大致正常,中心凹光反射可见(图1)。入院初期查Octo-pus自动视野计示:双眼中心相对暗点。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P-VEP)示:双眼P100波潜伏期延长,振幅略下降,初步诊断为双眼球后视神经炎。入院后予球后视神经炎常规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双眼黄斑区视网膜萎缩、变薄,视网膜IS/OS层缺失(图2,图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示:双眼黄斑区视网膜见斑驳样透见荧光,其内夹杂不均匀点状低荧光,周围视网膜见弥漫斑点状透见荧光。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示:晚期黄斑及周围区域呈低红外荧光(图4,图5)。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仔细眼底检查,修正诊断为:双眼Stargardt病。
孟兢晶张铭连常永业杨赞章庞午李亚
关键词:STARGARDT病球后视神经炎误诊
庞赞襄“目病多郁论”及用药经验探讨被引量:22
2015年
庞氏中医眼科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历经6代人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用药经验。庞赞襄教授作为第三代传人,亦是最具影响的中医眼科学家之一,他在继承家族医学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目病多郁论",并形成了独特的用药特色,对眼科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就"目病多郁论"及用药特色进行探讨分析。
庞午张铭连庞朝善杨赞章孟兢晶李亚
关键词:中医眼科传承
针刺配合中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综合评价针刺联合中药疗法对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摘(CBM)、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VIP)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等数据库中建库至2014年11月以前,公开发表的针刺配合中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随机对试验。应用Rev Man 5.2.7软件进行循证医学评价。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9篇,共796只眼,针刺联合中药疗法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值比(OR)=3.50,95%可信区间(CI)2.41~5.09;视野缺损范围均数差(MD)=-8.33,95%CI-11.48^-5.17;平均光敏感度MD=2.07,95%CI 1.02~3.13。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但因本次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未来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提高针药联合疗效的证据强度。
庞午张铭连李亚孟兢晶
关键词:针刺中药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2015年
患者男性,38岁,主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1个月”于2014年5月29日来我院就诊。高血压病史2年,否认其他全身病,无放射线接触史和特殊家族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矫正不提高),左眼1.0。Goldmann眼压,右眼1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3 mm Hg。双眼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均透明。左眼眼底未见异常。右眼黄斑区可见一个约1/4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黄白色病灶,周围可见散在出血斑,毛细血管扩张,黄斑颞下方可见黄白色渗出(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右眼黄斑区拱环外毛细血管扩张,中心凹中央出现3~4个瘤样高荧光点;黄斑区颞下方见一荧光遮蔽斑光(图2)。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右眼脉络膜黄斑区周围环绕圆形弱红外荧光(图3)。右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黄斑区局部神经上皮层隆起,层间可见一个大泡性液性暗腔,呈囊样水肿表现(图4)。就诊时患者同时伴有头重胸闷,食少口苦,小便黄少症状,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idiopathic parafoveal telang-iectasis,IPT)。中医诊断为右眼视瞻昏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早期治宜健脾除湿,化瘀止血,给予利湿颗粒(自制中成药,组成:猪苓、茯苓、女贞子、白术、泽泻、茺蔚子、薏苡仁、车前子、桂枝、陈皮)10 g,加用三七粉1.5 g每日3次冲服,甲钴胺片0.5 mg、维生素B1片20 mg、维生素C片0.2 g,每日3次口服。15 d后第一次复诊,右眼底黄斑区视网膜出血明显减轻。中期治宜疏肝清热,健脾渗湿,改予利湿颗粒加黄芩10 g、龙胆6 g、泽兰10 g (均为颗粒剂,下同),每日3次冲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每日3次口服。2个月后第二次复诊,右眼视力提高至0.6,视网膜出血消失,黄白色渗出较前吸
李亚张铭连孟兢晶庞午
关键词:病例报道中西医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