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6H指数:4
-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癫痫儿童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门诊和住院部所收治的癫痫儿童共34例为观察对象,全部患儿都有典型的癫痫发作现象以及癫痫样脑电图放电波的发生。全部患者均应用脑脊液检查、脑电图以及头颅CT检查而确诊为癫痫。其中:原发性癫痫患者共17例,继发性癫痫患者共17例;病程为4-51个月。全部患者的血常规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离子的检查结果均正常,并且患者无颅脑外伤、颅内感染以及颅内占位性疾病的发生。将上述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的体检中心体检结果正常的儿童3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全部儿童体检时均未发现神经系统疾病病史以及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且无重大疾病史以及重要器官的病变史。将2组儿童的性别、年龄这些一般资料进行对比。于体检当日上午8-9时,同时在空腹的前提下,抽取2组儿童的静脉血10ml,经过离心处理后,取其上清液保存于-20℃的冰箱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监测血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应用免疫比浊法监测血中CRP的含量。结果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中IL-1β、IL-6、TNF-α以及C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儿童外周血中IL-1β、IL-6、TNF-α和CRP水平普遍增高,并且对于癫痫儿童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和CRP水平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于癫痫儿童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为其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 袁莉陈丽丽阚凤杰王建华张宏
- 关键词:癫痫儿童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
- 急性脑梗死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利用视频脑电图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情况,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早发性及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259例,进行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记录脑电图异常类型及脑梗死部位,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 2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27例(88.0%)脑电图监测异常,早发性癫痫发作12例,25例患者监测到癫痫样放电而无临床发作。分水岭梗死组早发性癫痫和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29.0%(9/31),部分皮层及皮层下梗死组的发生率为13.4%(21/157),完全大面积脑梗死组的发生率为9.9%(7/71);3组患者早发性癫痫和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8,P<0.05)。随访1年,有10例(4.1%)患者出现迟发性癫痫,均为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监测存在癫痫样放电,8例为半球弥漫性慢波或局限性慢波;脑梗死急性期癫痫样放电患者与其他脑电图异常患者迟发性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3,P=0.426)。结论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早期发现癫痫和癫痫样放电,迟发性癫痫可能出现在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监测异常患者中,对该类患者应加强出院指导。
- 张雅静吕宪民王海英孙茜袁莉
- 关键词:脑梗死癫痫癫痫样放电迟发性癫痫视频脑电图
- 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bAlc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组(n=20)、异常组(n=65)、糖尿病组(n=35),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分析Hb Alc水平、脑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脑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结果三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吸烟、TG、Hcy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饮酒、冠心病、Hb Alc、TC、HDL-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正常组脑血管狭窄以轻度为主,前循环多见,单支受累血管多。糖代谢异常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脑血管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前后循环和多支受累为主(P〈0.05)。结论不同糖代谢水平影响脑血管病变,Hb Alc水平影响脑动脉病变程度、病变部位和病变支数,是影响脑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 詹红艳杨红英袁莉牛春华王丽英陈丽丽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代谢异常
-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长春西汀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15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vWF、sVCAM-1、sICAM-1、CRP、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 王素洁李培刘江陈丽丽袁莉
- 关键词:血栓通急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
- 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及其预后的研究
- 詹红艳杨红英袁莉牛春华王丽英陈丽丽
- 急性脑卒中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课题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评估、量表评估、影像学检测、实验室检测、随访调查等多种检测手段与方法,分析急性脑卒中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糖代谢异常
- NICU不同季节室内病原菌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空气环境的微生物学分布特征,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NICU的大(6人间)、小病房(2人间)采用密闭式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消毒,每日上、下午对大、小病房空气环境微生物的分布特征、病原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大病房中各月份空气环境平均菌落数高于小病房相应各个月份空气环境平均菌落数,大房间中,秋季空气菌落数量最多,最多时达到233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患者医院感染率,透析室为41.6%、血管通路为12.4%、呼吸道为25.1%、其他感染为11.3%,2011年患者医院感染率,透析室为38.3%、血管通路为10.5%、呼吸道为22.2%、其他感染为8.1%,采取密闭消毒后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自2010年后显著下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类感染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空气中细菌数量受患者数量的影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也有少量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等致病菌,于NICU实行密闭式空气消毒可以全面降低细菌总量和医院感染率,提高NICU环境安全。
- 王建华杨秀兰袁莉
-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 预防住院患者窒息及误吸宣教指导同意书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预防住院患者窒息及误吸宣教指导同意书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吞咽功能级别分别依照指导同意书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和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5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住院患者窒息及误吸宣教指导同意书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吞咽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建华杨秀兰张宏袁莉王丽英
- 关键词:吞咽障碍
- 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60例均由临床证实为首次脑卒中,入选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日常基础护理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和自理能力,研究组优于参照组,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前者短于后者,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将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同时可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 毕会芹袁莉陈丽丽何天荣王东霞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护理
- 重症肌无力猝死1例
- 2012年
- 患者,女,48岁,四肢活动不利9个月、咀嚼无力40余天于2010年10月26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前9个月劳累后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无复视、无咀嚼和吞咽困难,无面部表情异常,无呼吸困难。查肌电图重频电刺激:左侧面神经、腋神经低频刺激波幅呈递减现象,左侧尺神经低频、高频刺激未见波幅异常改变。
- 吕燕华吴秀玲郭红梅蒋立华袁莉尤莉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猝死肌电描记术心电描记术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2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康复护理后有效率[90.00% (27/30)]、满意度[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76.67%(23/30)],P< 0.05;ADL评分(91.25±11.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10.27)分,t=4.379,P<0.05;NIHSS评分为(8.01±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2±1.27)分,t=4.172,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 袁莉胡国荣陈丽丽李培王建华
- 关键词:卒中早期干预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