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玲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D133在人结肠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 CD133分子在多种肿瘤包括结肠癌中都用来作为肿瘤干细胞的一个标记,但是它本身的的功能现在还不清楚。我们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44种人肿瘤细胞系中CD133的表达,8种肿瘤细胞系呈阳性表达,其中5个是结...
- 冯海凉杨丽娟卞晓翠杨振丽顾蓓张宏王春景苏小玲赵晓梅刘玉琴
- 关键词:CD133结肠癌肿瘤干细胞分化
- 文献传递
- 人喉癌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建立2种人喉癌细胞系,确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喉癌患者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20代后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图,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细胞分子特征,测定细胞周期和软琼脂集落形成率。结果建立了2个人喉癌细胞系,分别命名为CCC-HLS和CCC-HLSLN,已传至第25代。CCC-HLS细胞形态以梭形为主;CCC-HLSLN细胞呈多形性,少数细胞有细长的突起,末端有分叉。2种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2种细胞传代后,2~4d为对数生长期,第7天开始死亡,CCC-HLS细胞倍增时间为33.9h,CCC-HLSLN细胞倍增时间为30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CCC-HLS细胞Go/G1期为54.7%,G2/M期为5.2%,S期为40.1%。CCC-HLSLN细胞G0/G1期为50.6%,G2/M期为27.4%,S期为22.0%。CCC-HLS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1.23%,CCC-HLSLN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2.58%。结论建立的2种人喉癌细胞系可用于喉癌的基础研究。
- 任乐荣刘玉琴李正江苏小玲顾蓓董继红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
- 人胚胎肝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表型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肝细胞的特性。方法采用胰酶分步消化法体外分离人胚胎肝细胞,在培养的不同代数,收集培养上清液测定甲胎蛋白、白蛋白及5种特异性酶(ALT、AST、GGT、ALP、LDH)的分泌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情况。观察诱导分化剂丁酸钠对该细胞的作用效果。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肝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呈单层多边形上皮样生长,常规传代可维持约5个半月(30代),在传代过程中具有分泌白蛋白及5种特异性酶的生理功能。结论建立的人胚胎肝细胞系,保持了肝细胞的表型及分泌多种特异性酶。
- 杨帆王春景苏小玲顾蓓张宏刘玉琴
- 关键词:细胞培养肝细胞胚胎丁酸钠
- 细胞培养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被引量:7
- 2009年
- 王春景刘玉琴张宏顾蓓苏小玲
-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操作环境机体内环境营养需求操作手法
- 视神经星状胶质细胞的培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索建立视神经星状胶质细胞培养的最佳方法,观察该细胞体外水解酶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取不同年龄WISTAR大鼠(出生4 d、7 d、成年)的视神经,利用胰蛋白酶加EDTA、胶原酶、木瓜酶、胰蛋白酶加胶原酶等不同方法消化,分别接种在0.2%明胶、鼠尾胶、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利用免疫组化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连续传代观察其衰老情况。利用水解空斑法观察其水解酶表达。结果:几种方法均可见细胞生长,年龄4、7 d大鼠视神经要比成年大鼠视神经胶质细胞培养成功率高,利用胰蛋白酶与胶原酶混合消化要比其他消化方法细胞损失小,速度快,细胞成活率高。培养细胞呈典型星状胶质细胞形态,GAFP呈阳性。常规3 d传代一次,可传代40次。胶质细胞在蛋白膜上可形成明显的水解空斑。结论:利用胰蛋白酶与胶原酶混合消化法,从新生鼠取材,可成功培养视神经星状胶质细胞,体外可传代40代。该细胞在体外可分泌蛋白水解酶。
- 顾蓓刘玉琴张永鹏张宏王春景苏小玲董继红
- 关键词:星状胶质细胞
-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实验细胞的来源种属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常见细胞的种属来源,以判断培养细胞是否存在种间的交叉污染。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和NCBI数据库我们得到了32对种属特异性引物,并分别针对10种常见的细胞种属,对这些引物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筛选;以待检测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及后续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以不同种属来源细胞的DNA混合物作为阳性对照模板,以水作为阴性对照模板。结果针对上述10种常见细胞来源的种属分别得到了1对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的引物,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以准确鉴定待检测细胞的种属来源,并判断该细胞是否存在种间污染。结论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简便、快速地鉴定实验细胞的种属,并判断该细胞是否存在种间的交叉污染。
- 卞晓翠刘玉琴王春景苏小玲赵晓梅顾蓓张宏
-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细胞培养种属鉴定
- 抗乳腺癌人单克隆抗体用于裸鼠移植瘤显像
- 1991年
-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7~10%,是女性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女性乳癌发病率约为23/10万人,仅次于子宫颈癌。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探索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有重要临床价值。由于人体对鼠单克隆抗体产生明显排异反应,所以只有制备人单克隆抗体才能有效、安全地解决体内定位诊断和治疗的问题。为此,我们采用人鼠种间杂交骨髓瘤细胞SMH-D_(33)与人淋巴结B细胞融合,制备了人单克隆抗体CH·1(HMcAb-CM·1),进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 么祟正杨子义李方王世真孙强黄汉源王树惠孙月英苏小玲顾方舟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移植瘤放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