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勍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川崎
  • 4篇川崎病
  • 3篇药性分析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单胞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动脉
  • 2篇生物膜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细胞
  • 2篇膜形成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患儿
  • 2篇基质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韩勍
  • 4篇刘丽莎
  • 4篇朱纯亮
  • 3篇李喆倩
  • 3篇谈诚
  • 3篇殷丝雨
  • 2篇芦慧霞
  • 2篇袁晨燕
  • 1篇韩晶晶
  • 1篇刘雪梅
  • 1篇岳玉林
  • 1篇陈建明
  • 1篇陈建明
  • 1篇李菡
  • 1篇于汉卿
  • 1篇张燕
  • 1篇陈宇
  • 1篇陈红兵
  • 1篇林夏雯
  • 1篇徐飞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本院新生儿病房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本研究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生儿病房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到病原菌2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2株(81.3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40株(16.95%),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其中耐甲氧西林检出率占82.69%,未检出耐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未检出耐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妥布霉素、亚胺培南菌株.结论:本院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并且耐药率较高.
刘雪梅迟富丽谈华朱纯亮韩勍徐飞
关键词:血培养新生儿病原菌耐药性
XPF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XPF基因的3个多态性位点(rs28360317、rsl805377、rs2836007)的基因型与膀胱癌及其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Taqman检测技术对270例膀胱癌患者和270名正常对照的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与膀胱癌的发生及其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XPF基因的3个多态性位点在病例及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836007的CT基因型(CTvs.CC:OR=2.30,95%CI:1.33-3.99)、1Tr基因型(TrVS.CC:OR=3.50,95%CI:1.14~10.77)在高分化膀胱癌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s2836007位点各基因型在肿瘤分期、周围淋巴结转移、远端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组、中分化组中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8360317和rsl805377位点与膀胱癌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XPF基因的rs28360317、rs1805377、rs2836007位点与膀胱癌的发病不相关,rs2836007与高分化膀胱癌相关。
陈宇李菡林夏雯韩勍
关键词:膀胱癌XPF基因多态性
川崎病患儿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刘丽莎李喆倩韩勍殷丝雨于汉卿
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形成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模型,比较浮游状态和生物膜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孵育医用硅胶材料(硅胶导尿管)建立细菌生物膜,经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成情况,测定6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在浮游状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生物膜形成以后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经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观察,导尿管表面形成了细菌生物膜;抗菌药物对生物膜的MBEC为浮游状态下MIC和MBC的100~1000倍。结论体外建立细菌生物膜,并经银染法观察生物膜的形成是方便可行的;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细菌生物膜以后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远远高于浮游菌。
袁晨燕韩勍陈建明芦慧霞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性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和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冠脉)损伤患儿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依据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将培养的HUVECs分为正常血清组(C组)、发热血清组(F组)、KD无冠脉损伤组(Non-CALs组)、KD合并冠脉损伤组(CALs组)、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脂(PDTC)+Non-CALs组和PDTC+CALs组。细胞培养3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NF-κB p65的水平,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水平。结果与C组和F组相比,Non-CALs组和CALs组HUVECs中NF-κB p65和上清液中MMP-9表达增加(P<0.01),且CALs组高于Non-CALs组(P<0.01);与CALs组和Non-CALs组相比,PDTC+Non-CALs组和PDTC+CALs组HUVECs中NF-κB p65和上清液中MMP-9表达减少(P<0.01)。结论 NF-κB和MMP-9表达上调在KD合并冠脉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朱纯亮韩勍韩晶晶李松涛谈诚刘丽莎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
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形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模型,比较浮游状态和生物膜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孵育医用硅胶材料(硅胶导尿管)建立细菌生物膜,经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成情况,测定6...
袁晨燕韩勍陈建明芦慧霞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耐药性分析
文献传递
利用错配PCR鉴别小片段缺失的纯合子与野生型斑马鱼
2016年
目的:利用错配PCR鉴别小片段缺失的纯合子与野生型斑马鱼。方法:将突变型斑马鱼杂合子F1杂交,收集胚胎裂解获得粗基因组模板,进行第1次PCR基因分型,经凝胶电泳后确认,对单条带产物的模板进行第2次PCR基因分型(利用错配PCR引物),再次经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利用错配PCR引物进行基因分型,纯合子PCR产物为单一条带,而野生型PCR产物无条带。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省时省钱,可用于小片段缺失的纯合子与野生型斑马鱼的鉴别。
韩勍戴锦程殷丝雨衣鲁江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纯合子斑马鱼野生型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MMP-9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川崎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川崎病患儿21例(川崎病组)、呼吸道感染患者18例(阳性对照组)、正常查体者17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无菌分离各组外周血PBMCs自然培养,采用RT-PCR法和Westen blot法测定细胞中NF-κB p65 mRNA和蛋白,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MMP-9蛋白。将川崎病组外周血PBMCs体外培养并分为川崎病1、2、3组,川崎病1组继续自然培养,川崎病2组加入终浓度为20 nmol/L的NF-κB激动剂PMA,川崎病3组同时加入PMA(浓度同上)及终浓度为100μmol/L的NF-κB抑制剂PDTC,孵育2 h后收集上清液和细胞,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n blot法测定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MMP-9蛋白水平。结果川崎病组PBMCs中NF-κB p65 mRNA、蛋白及上清液MMP-9表达均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川崎病1、3组PBMCs中NF-κB p65蛋白及上清液中MMP-9表达水平均低于川崎病2组(P均<0.05)。结论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外周血PBMCs中NF-κB和细胞上清液中MMP-9表达增强;二者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谈诚韩勍朱纯亮李喆倩刘丽莎
关键词:川崎病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活化HUVECs NF-κB并促进MMP-9分泌被引量:5
2015年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尤以冠状动脉为明显,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1]。目前,KD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刘丽莎朱纯亮韩勍殷丝雨谈诚韩晶晶陈红兵
关键词:川崎病HUVECS后天性心脏病急性期KAWASAKI全身性血管炎
368例怀疑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8例怀疑为AAD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D-二聚体检测,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确诊为AAD患者89例(AAD组)、肺静脉栓塞(PE)患者12例(PE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67例(AMI组),其他100例诊断正常,纳入对照组。结果:AAD组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AMI组和对照组(P<0.05),但AAD组和PE组没有明显差异。D-二聚体浓度高于500 ng·ml-1时,诊断AAD的特异性为89.2%,敏感性为51.7%。结论:D-二聚体检测尚不能作为AAD确定性诊断的理想指标,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验证。
李喆倩张燕岳玉林韩勍
关键词:D-二聚体急性主动脉夹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