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作品数:13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乡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压疮判定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疮判定尺,包括尺身,所述尺身为倒“凹”型,尺身上设有直尺刻度线和向尺身外侧凸起的压疮部,所述的压疮部呈倒勺状结构,使的压疮部一端与尺身之间形成一加强筋,从而增强压疮部和尺身的抗压的力度,本实用新... 杨福娟 张坤 张玉静文献传递 ICU不同人工气道湿化器的应用及湿化管理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ICU中采用不同人工气道湿化器的应用效果及其管理。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治疗,实验组采用恒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例刺激性咳嗽,3例气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52.5%)(P<0.05)。结论 ICU患者疾病类型较多,临床上采用恒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张坤关键词:ICU患者 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13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足随访管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 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进展情况和足部自我护理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Wagner分级进展人数分别为4例(5.80%)、10例(14.49%), 观察组进展人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1, P=0.041);两组干预后糖尿病足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 但仅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足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足进展, 提高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能力。 刘丽 方晓霞 张坤 王新丽 孙青玲 王亚霖 崔保平 曹军关键词:糖尿病足 化瘀生肌方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化瘀生肌方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本院伤口治疗中心收治的92例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7)。对照组采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化瘀生肌方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创面愈合时间,观察并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5、15、30天Bates-Jensen伤口评价工具(BWAT)评分、肉芽组织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3.33%),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5、15、30天,两组BWAT评分低于治疗前,创面EGF、bFGF、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BWAT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EGF、bFGF、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瘀生肌方联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疗效良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创面EGF、bFGF、VEGF表达水平,缩短痊愈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张坤 王英瑞 方晓霞 任琳关键词:老年患者 微量泵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微量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其优点是,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且用液量少,体积小,便于移动。在临床上微量泵多用于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婴幼儿输血、输液,高浓度补钾,以及持续输入镇痛、镇静药物。以往我科病人在应用上... 张坤文献传递 化瘀生肌方提取物对糖尿病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化瘀生肌方提取物对糖尿病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抽24只制造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给予空白凝胶)、贝复新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中药组(给予化瘀生肌方提取物凝胶),每组8只。未造模的8只大鼠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药2周后,分别检测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溃疡面愈合较快,贝复新组次之。模型组大鼠血清EGF、bFGF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复新组、中药组大鼠血清EGF、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造模14d后,模型组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复新组、中药组治疗后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及成纤维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化瘀生肌方提取物能够使大鼠血清中EGF及bFGF水平明显升高;并利于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张坤 彭金霞 任琳关键词:糖尿病溃疡 创面愈合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接诊的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50例,将其病例作为回顾性研究资料,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n=75)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n=75)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作为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工具,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health survey,SF-36)作为生活质量评价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作为负面情绪评价量表,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更高(P<0.05)。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提升提升生活质量,同时改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孟珂 张坤 来艳丽关键词: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损伤 生活质量 7点末梢血糖值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价值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7点末梢血糖谱中不同时间点血糖值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25例,入院后监测7点末梢血糖,同步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调查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状况,根据结果分为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比较两组低血糖相关指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各指标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相关的最佳切点值。结果225例患者在CGM监测中,74例出现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2.89%;其中,34例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占45.95%(34/74)。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空腹、晚餐后、睡前血糖均低于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睡前血糖和空腹血糖预测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6.9 mmol/L和6.0 mmol/L,AUC分别为0.822和0.651。结论应警惕老年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睡前血糖<6.9 mmol/L或空腹血糖<6.0 mmol/L提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增加。 王英瑞 郭振云 赵海燕 张坤关键词:糖尿病 老年人 末梢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 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3 d的疼痛、皮瓣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评分较术后6 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发生轻微感染2例,皮肤感觉异常1例,血管危象1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94%(4/81)。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96.30%。结论口腔颌面肿瘤皮瓣修复术后应用基于预见性策略的精准护理可改善皮瓣状态,减少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高。 付永梅 闫一鑫 张坤湿性敷料对伤口治疗室换药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用于伤口治疗室换药对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伤口治疗室换药的患者178例,随机分为湿性组和对照组各89例,湿性组换药时使用湿性敷料,对照组换药时使用干性敷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疼痛评测量表(NRS数字评分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焦虑及疼痛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湿性组NRS评分在0~3分的患者有6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P<0.05;湿性组NRS评分在7~10分的患者有6例,明显比对照组(16例)少,P<0.05;湿性组SAS评分及换药时焦虑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湿性敷料换药能明显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和焦虑状况,使换药顺利有效的进行。 张坤关键词:湿性敷料 焦虑情绪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