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

作品数:77 被引量:476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篇玉米
  • 18篇土壤
  • 12篇植物
  • 12篇微生物
  • 8篇入侵
  • 7篇黄顶菊
  • 7篇草原
  • 6篇玉米种
  • 6篇土壤微生物
  • 6篇木霉
  • 6篇木霉菌
  • 5篇玉米大斑病
  • 5篇玉米种植
  • 5篇入侵植物
  • 5篇生物菌
  • 5篇根际
  • 5篇斑病
  • 5篇大斑病
  • 4篇雄性不育
  • 4篇栽培

机构

  • 39篇黑龙江省农垦...
  • 25篇沈阳农业大学
  • 20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黑龙江农垦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黑龙江省畜牧...
  • 3篇北大荒垦丰种...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讷河市农业技...

作者

  • 77篇王慧
  • 26篇姜丽静
  • 22篇张铁强
  • 22篇王翊
  • 20篇杨殿林
  • 17篇王仁杰
  • 13篇景尚友
  • 12篇皇甫超河
  • 12篇刘红梅
  • 10篇赵建宁
  • 10篇刘洪亮
  • 6篇傅俊范
  • 6篇潘争艳
  • 4篇王明明
  • 4篇李刚
  • 4篇郭莹
  • 4篇王欣
  • 3篇赵晓红
  • 3篇郑安波
  • 3篇李玉洁

传媒

  • 15篇现代化农业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黑龙江农业科...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饲料博览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玉米种植用精准追肥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玉米种植用精准追肥器,涉及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弧形结构,且底座的一侧呈直线阵列安装有绑带,在底座的前端还固定连接有追肥管,追肥管的上端与追肥箱相连接,在追肥管的底端为封闭结构,且追...
姜丽静张铁强王翊王慧王仁杰景尚友高源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运用Biolog技术和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顶菊入侵后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显著升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的变化趋势为:入侵地根际土(RPS)>入侵地根围土(BS)>未入侵地(CK),且差异显著;而CK的功能多样性指数(H)高于BS,RPS亦高于BS,差异均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顶菊入侵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方式和代谢功能发生改变。对不同碳源利用的分析结果表明,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聚合物为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入侵样地BS和RPS的微生物量碳分别比CK高27.05%、121.52%;BS和RPS的微生物量氮分别比CK高37.40%、79.80%。相关性分析表明,AWCD与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知,黄顶菊入侵增强了入侵地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水平。
赵晓红皇甫超河曲波王月娟王慧刘红梅杨殿林
关键词:入侵植物黄顶菊土壤微生物BIOLOG
浅谈抗逆玉米品种选育技术
2011年
针对当前多数玉米品种难以抵御多变的不利气候因素,出现大面积减产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耐密、抗病、耐旱玉米自交系的选择以及杂交育种技术,以提高玉米品种的抗逆性。
王慧刘洪亮王翊姜丽静
关键词:玉米抗逆性自交系杂交育种
圆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解决圆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难题。【方法】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柳叶型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201"为不育源,在测交鉴定基因型的基础上,采用回交法转育性状,向圆叶型菜心品系"奇2"中转育核不育基因。【结果】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且园艺学性状与"奇2"相近的新核不育系"GMS202";新不育系克服了不育源材料"GMS201"花蕾条纹状白化和结籽不良的缺陷,并用其配制出2个强优势组合。【结论】用本试验设计的核不育系转育方案,可以实现菜心雄性不育性和其他园艺学性状的同时转育。
周鹏冯辉王慧王玉刚
关键词: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
黄顶菊对入侵地群落动态及植物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为明确黄顶菊对入侵地植物群落和土著植物生理生长的影响机制,采用同质园试验对入侵和非入侵土壤的植物群落开展了整个生育期动态监测,并分析了黄顶菊入侵对狗尾草、羽叶鬼针草、灰绿藜、地肤4种土著植物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黄顶菊入侵土壤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低于非入侵地,且有季节性差异,随生育期的推进差异逐渐减小;黄顶菊对本地植物的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随时间变化显著,但存在物种差异;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d)、蒸腾速率(Tr)在非入侵土壤生长显著高于入侵地土壤(P<0.05);而4种植物在入侵土壤生长的比叶面积(SLA)、比根长(SRL)、比根面积(SRA)显著高于本地土壤(P<0.05)。综上,黄顶菊入侵抑制了本地植物的光合效率,减少了生物量的积累,导致本地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但表现出季节差异;不同物种对黄顶菊入侵胁迫的响应表现种间特异性,为理解入侵种对群落结构影响和实现入侵生境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祁小旭王红岩林峰张思宇王慧皇甫超河皇甫超河
关键词:黄顶菊物种丰富度入侵植物
一种玉米种子分类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种子分类存储装置,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上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等距离分...
王翊姜丽静王慧张铁强王仁杰景尚友
文献传递
不同入侵地区黄顶菊DNA表观遗传多样性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从黄顶菊入侵的四个典型地区——邯郸市永年县(HDY)、沧州市献县(CZX)、衡水市衡水湖(HSH)和天津市静海县(TJJ)采集植物叶片,利用甲基化MSAP技术研究黄顶菊DNA表观遗传和多态性变化特征以及土壤环境因子与黄顶菊整体甲基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对引物共扩增出993条MSAP条带,引物多态性百分比为88.52%。四个地区黄顶菊种群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较高,在84.03%~92.31%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07,只有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不同地区黄顶菊种群间,93%的遗传变异则存在于种群内,基因流(N_m)为3.321(>1),表明四个不同入侵地区黄顶菊种群间存在广泛而频繁的基因交流。不同地区黄顶菊种群间遗传分化不显著,但甲基化模式差异显著,推测黄顶菊可能通过改变甲基化水平来维持自身对新环境的适应。MSP与MISP聚类结果表明TJJ与HDY亲缘关系最近,认为可能与两地土壤理化因子和所处地理位置相近有关,但相关性分析后发现黄顶菊甲基化水平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1),推测地区环境对黄顶菊表观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是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某个单一因子的作用。
全志星田佳源张思宇皇甫超河刘红梅杨殿林常泓王慧
关键词:黄顶菊DNA甲基化MSAP
一种对秸秆降解的混合菌及其应用
一种对秸秆降解的混合菌及其应用,它涉及微生物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降解难,微生物降解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混合菌由黑曲霉菌和木霉菌组成;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VHT3,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
王平于琳李宁刘洪亮王慧纪武鹏张景云
文献传递
一种蔬菜种植用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蔬菜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安装在主体机构上;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底...
王明明姜兴强郭莹王欣王慧郑安波徐宁陈金萍
文献传递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大豆根部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为建立大豆根系响应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soybean cyst nematode,SCN)胁迫的差异蛋白图谱,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抗SCN的抗病机制,本研究以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哈尔滨小黑豆和感病材料辽豆10号的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SCN胁迫下的大豆根系进行差异蛋白质学分析。结果表明:SCN胁迫下,抗、感池材料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双向电泳共检测到400余个蛋白点,抗病池材料中有3个蛋白点表现为含量上调3倍以上,9个蛋白点表现为含量下降3倍以上,抗病池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6个,感病池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10个。其中的16个蛋白点被鉴定,它们分别参与了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能量代谢、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调控等多个生理生化过程。这些上调或下调的蛋白都是复杂的蛋白调控网络中的一部分,在植物的抗病反应中协同起着重要作用。
王雪段玉玺陈立杰王慧王媛媛朱晓峰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大豆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