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由金玲

作品数:38 被引量:53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疾病负担
  • 19篇死亡率
  • 10篇疾病负担分析
  • 9篇归因
  • 8篇患病代价
  • 7篇伤残调整寿命...
  • 7篇肿瘤
  • 5篇污染
  • 5篇恶性
  • 5篇恶性肿瘤
  • 4篇心血管
  • 4篇血管
  • 4篇慢性
  • 4篇空气污染
  • 4篇疾病
  • 3篇心血管疾病
  • 3篇血管疾病
  • 3篇数据分析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38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8篇由金玲
  • 37篇周脉耕
  • 34篇殷鹏
  • 32篇王黎君
  • 29篇刘韫宁
  • 29篇刘江美
  • 19篇齐金蕾
  • 14篇林琳
  • 13篇曾新颖
  • 12篇刘世炜
  • 9篇李镒冲
  • 5篇王薇
  • 4篇杨静
  • 4篇赵艳芳
  • 4篇王卓群
  • 3篇王丽敏
  • 3篇赵振平
  • 3篇张梅
  • 1篇刘敏
  • 1篇李婕

传媒

  • 1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2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肿瘤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0年和2010年中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比较1990年和2010年我国归因于糖尿病的疾病负担,为评价和制定糖尿病的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描述1990年和2010年我国糖尿病的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D)的现况、变化和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2010年我国糖尿病死亡人数为16.01万人,死亡率为11.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6/10万,相对于1990年的标化死亡率(8.80/10万)增长45.00%,男性增长幅度(58.08%)高于女性(34.25%)。糖尿病DALY率由1990年的4.24人年/千人上升至5.84人年/千人,标化后的DALY率增长10.31%,其中YLL率由1990年的1.68人年/千人上升至2010年的2.36人年/千人,YLD率由1990年的2.56人年/千人上升至2010年的3.47人年/千人,标化后的YLL率增长幅度(15.81%)高于标化后YLD率增长幅度(6.80%),并且男性标化后YLL率和YLD率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8.35%和9.12%)均高于女性(分别为5.08%和4.31%)。1990年和2010年YLL和YLD均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50~69岁达到最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并且50~69岁人群的YLL和YLD递增的速度在所有年龄组人群中均是最快的。结论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表现为由伤残导致的寿命损失高于由早死造成的寿命损失,均呈上升趋势,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增长更为迅速,以男性和中老年人群更为突出。
曾新颖周脉耕李镒冲王黎君刘世炜刘韫宁殷鹏刘江美由金玲
关键词:糖尿病疾病负担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
1990年与2013年中国大气臭氧污染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归因于大气臭氧污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计算人群归因分值f朋n,分析中国不同省份(不包括中国台湾)1990年和2013年归因于大气臭氧污染的COPD死亡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较1990年和2013年中国归因于臭氧污染的COPD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2013年,中国的COPD中有7.4%(95%U1:6.1%~8.6%)是由大气臭氧污染造成的。河北省的PAF最大(15.0%,95%UI:12.0%~18.7%),黑龙江省的PAF最小(2.8%,95%UI:0.9%~5-3%)。2013年,我国因臭氧污染导致的COPD死亡人数为67485例,最低的为澳门(11例),最高的为四川(11929例);臭氧污染导致COPD的DALY为116.8万人年,最低的为澳门(257.4人年),最高的为四川(18.9万人年)。进行年龄标化后,黑龙江(21.9人年/10万)、上海(26.7人年/10万)、北京(3814人年/10万)、天津(39.3人年/10万)和吉林(39.7人年/10万)因臭氧污染导致的COPD疾病负担较低;较高的为四川(206.4人年/10万)、青海(202.5人年/10万)、贵州(175.3人年/10万)和甘肃(171.4人年/10万)。2013年臭氧污染导致COPD引起的DALY随年龄增加而升高,15~49岁组为14.4万人年,50~69岁组为43.0万人年,70岁以上组为59.4万人年;且男性(70.8万人年)高于女性(45.9万人年)。1990年和2013年因臭氧污染导致的COPD死亡例数分别为49514例和67485例,导致的DALY分别为89.4万人年和116.8万人年,分别增加了36.3%和30.6%。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归因于大气臭氧污染的COPD疾病负担显著增加。臭氧污染对我国居民产生了较大的健康损失,在归因疾病负担较重的西部地区尤其应重点关�
崔娟殷鹏王黎君刘世炜李镒冲刘韫宁刘江美由金玲曾新颖周脉耕
关键词:臭氧死亡率患病代价
2013年中国归因于高血清总胆固醇的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2013年中国高血清总胆固醇(TC)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通过计算高血清TC的人群归因分值来估计高血清TC的归因死亡例数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并对其在不同年龄组、性别、疾病和省份(不包括中国台湾)中导致的疾病负担进行比较;采用2000- 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结构作为标准人口,计算年龄标化率。结果2013年,中国高血清TC造成的死亡例数为298 952例,占总死亡例数的3.3%,造成的DALY为633.2万人年;高血清TC归因DALY以50-69岁年龄组最高(316.5万人年),占总归因DALY的50.0%,70岁以上年龄组的DALY率为2 053.3/10万,是50-69岁年龄组(198.6/10万)的10.3倍;男性DALY为443.1万人年,是女性(190.0万人年)的2.3倍,男性标化DALY率为590.6/10万,是女性(257.1/10万)的2.3倍;高血清TC造成的DALY以缺血性心脏病为主(557.2万人年),占总归因DALY的88.0%;高血清TC导致死亡例数和DALY较高的3个省份是山东(31 002例,62.8万人年)、河南(27 398例,58.7万人年)、河北(25 744例,58.9万人年),占总归因死亡例数的28.1%,总归因DALY的28.5%;归因死亡例数和DALY较少的是澳门(75例,0.1万人年)、西藏(385例,1.0万人年);标化DALY率较高的3个省份是北京(794.8/10万)、河北(732.7/10万)和吉林(709.1/10万),上海(151.4/10万)、浙江(168.1/10万)、香港(182.0/10万)较低。结论2013年,高血清TC对中国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主要来自于其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50岁以上人群和男性受影响较大,疾病负担存在地区差异。
杨静王卓群赵艳芳李镒冲殷鹏刘世炜由金玲周脉耕
关键词:死亡率血清总胆固醇疾病负担
1990与2013年中国归因于高血糖的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1990与2013年中国归因于高血糖的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3)中国部分研究结果,分析了1990与2013年中国(不包括中国台湾)高血糖造成的死亡例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早死损失寿命年(YLL)及变化情况;采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结构作为标准人口进行率的标化。结果 中国归因于高血糖的死亡例数由1990年的32.03万增加至2013年的62.19万,归因于高血糖的标化死亡率由1990年的45.69/10万增加至48.64/10万。中国高血糖造成的DALY由1990年的1064.87万人年增加至2013年的2 038.91万人年;其中,2013年YLD为875.15万人年,YLL为1163.76万人年,YLL占DALY比例由1990年的68.7%下降至2013年的57.1%。与1990年相比,2013年高血糖造成的标化DALY率上升了10.81%。2013年新疆、吉林和辽宁3个省份高血糖造成的疾病负担较为严重,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3.38/10万、74.01/10万和68.64/10万,标化DALY率分别为2217.96/10万、2001.84/10万和1 837.79/10万。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3年中国归因于高血糖的疾病负担显著增加,尤其是导致的伤残疾病负担上升速度较快,高血糖导致的早死疾病负担略有下降。高血糖造成的疾病负担存在地区差异。
赵艳芳王卓群杨静李镒冲殷鹏由金玲周脉耕
关键词:血糖患病代价伤残调整寿命年
1990~2015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医疗可及性和质量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医疗可及性和质量(healthcare access and quality index,HAQ)是反映医疗系统及时、有效地发现、管理、治疗从而避免疾病死亡能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比较2015年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的HAQ指数差异,同时分析1990~2015年期间中国疾病间、省级行政区间HAQ指数及其变化幅度的差异.2015年中国HAQ指数为74.2分,高出全球平均水平20.5分;中国HAQ指数与其期望值仅相差1.2分,此差距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分).1990~2015年中国在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计划免疫性疾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通过常规手术治愈的疾病(阑尾炎和腹股沟、股骨和腹部疝)、孕产妇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医疗副作用表现出较高的HAQ.2015年北京、澳门、上海等9个省级行政区的HAQ指数达到80分以上;西藏、青海、贵州、新疆和云南的HAQ指数最低;且处于高和中高社会人口发展水平的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其HAQ指数均高于其相应的期望值.1990~2015年中国HAQ指数增长49.30%,其中长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为新疆、江西、云南和陕西,均超过55%;长幅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为西藏、香港和澳门.研究表明,1990~2015年间,中国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不同疾病领域、不同省级行政区表现出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及其改善程度差异较大.
曾新颖王黎君殷鹏刘韫宁刘江美由金玲周脉耕
关键词:中国省级行政区
2006-2016年中国室外空气污染的归因死亡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室外空气污染对我国人群造成的死亡情况。方法 所有数据来自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6)。GBD2016采用空气质量数据集成模型来估计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PM2.5)暴露水平,在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的基础上,计算归因于室外空气污染的死亡数,采用世界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计算年龄标化率,并在不同性别、疾病和省份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中国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107.5万例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1%,其中57.6%为冠心病和脑卒中,男性的归因死亡数是女性的1.7倍;与2006年相比,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下降了6.8%,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下降了26.5%,各疾病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冠心病的下降幅度最小(-5.3%),下降幅度较大的是下呼吸道感染(-37.6%)和COPD(-42.1%),男、女性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均下降,女性下降幅度(-34.8%)高于男性(-20.4%);分省来看,2016年室外空气污染造成的PAF,天津最高(13.9%),西藏最低(6.1%),京津冀地区、山东、河南、东北三省等地相对较高,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福建、海南等地相对较低;新疆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最高(120.1/10万),香港地区最低(30.9/10万),除此之外,青海、贵州、河南等地相对较高,澳门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相对较低;与2006年相比,17个省份的PAF下降,下降幅度从-4.1%到-16.8%,吉林、黑龙江的PAF值略有增加(5.0%、8.1%)。其余14个省份没有明显变化;各省的年龄标化归因死亡率均下降,下降幅度从-11.9%(黑龙江)到-43.2%(福建),广东、浙江、贵州等地下降幅度相对较高,东北三省、湖北、河北等地下降幅度相对较低。结论 2016年中国由于PM2.5导致的疾病负担巨大,但与2006年相�
杨静殷鹏曾新颖由金玲赵艳芳王卓群周脉耕
关键词:空气污染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肺癌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38
2016年
目的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归因于肺癌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中国人群肺癌的疾病负担情况进行描述,并通过计算1990年与2013年相应指标的变化幅度,描述全国肺癌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国人群肺癌的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36.04/10万增至2013年的40.41/10万,增加12.13%,标化YLL率从1990年的805.07/10万降至2013年的781.09/10万,降低2.98%;标化YLD率从1990年的8.57/10万升至2013年的11.13/10万,增加29.87%;标化DALY率从1990年的813.64/10万降至2013年的792.22/10万,降低2.63%。与1990年相比,中国人群肺癌的死亡数、YLL、YLD和DALY值均显著上升,且男性上升幅度均比女性大。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每个年龄段的男性死亡率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东北、华北地区,西南的四川、重庆及部分东中部地区2013年肺癌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标化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3年中国人群肺癌死亡造成的疾病负担仍较为严重,各省份肺癌造成的疾病负担水平各有差异,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刘韫宁齐金蕾刘江美殷鹏李镒冲由金玲曾新颖刘世炜周脉耕王黎君
关键词:肺癌伤残调整寿命年疾病负担
1990-2019年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被引量:27
2022年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分省研究结果,采用GBD2019世界标准人口对CRD死亡率进行标化,应用Joinpoint 4.8.0.1软件计算各类CRD死亡人数及标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基于GBD比较风险评估理论估计吸烟、室内空气污染、职业性气体、微粒和烟雾、环境颗粒物污染、低温、被动吸烟、臭氧污染、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硅、职业性哮喘、高体质指数(BMI)、高温和职业性接触石棉12个CRD危险因素的归因死亡数。结果1990-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死亡人数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01),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24.4万(91.2万~139.5万)例降至2019年的103.7万(88.9万~126.6万)例,AAPC=-0.9%(95%CI:-1.5%~-0.3%),P<0.001;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217.9/10万(163.3/10万~242.0/10万)降至2019年的65.2/10万(55.5/10万~80.1/10万),AAPC=-4.2%(95%CI:-5.2%~-3.2%),P<0.001。支气管哮喘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4.0万(3.0万~5.8万)例降至2019年的2.5万(2.0万~3.1万)例,AAPC=-2.0%(95%CI:-2.6%~-1.4%),P<0.001;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6.4/10万(4.7/10万~9.5/10万)降至2019年的1.5/10万(1.2/10万~1.9/10万),AAPC=-5.1%(95%CI:-5.8%~-4.4%),P<0.001。尘肺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1万(0.8万~1.4万)例降至2019年的1.0万(0.8万~1.4万)例,AAPC=-0.2%(95%CI:-0.4%~0.1%),P=0.200;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1.4/10万(1.0/10万~1.7/10万)降至2019年的0.5/10万(0.4/10万~0.7/10万),AAPC=-3.1%(95%CI:-3.4%~-2.8%),P<0.001;肺间质性疾病和肺结节病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0.3万(0.3万~0.6万)例增至2019年的0.8万(0.6万~1.0万)例,AAPC=3.5%(95%CI:2.7%~4.2%),P<0.001;标化死亡率在1990-2019年变化不大,AAPC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类CRD标化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1990年与2019年,COPD、支气管哮喘、尘肺、肺间质性疾病和肺结节病的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男性CRD死亡可归
龙政刘威齐金蕾刘韫宁刘江美由金玲林琳王黎君周脉耕殷鹏
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
2005-2018年中国分省死亡率及期望寿命分析被引量:28
2021年
目的掌握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及期望寿命现状分布及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数据及社会决定因素相关协变量数据,对2005-2018年全国及分省居民死亡率及期望寿命进行估计,描述全国及分省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差异及变化趋势。采用死亡数变化分解方法,分析年龄别死亡率、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增长原因对全国及分省总死亡数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2018年,我国居民估计死亡数为10482297(95%CI:9723233-11466875)人,男性6113926(95%CI:5773158-6572407)人,女性4368241(95%CI:3950075-4894468)人;死亡率为755.54/10万(95%CI:701.49/10万-825.78/10万),男性861.78/10万(95%CI:813.75/10万-926.40/10万),女性642.73/10万(95%CI:581.20/10万-720.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2.27/10万(95%CI:599.22/10万-721.71/10万),男性806.38/10万(95%CI:755.10/10万-874.31/10万),女性503.37/10万(95%CI:450.50/10万-572.01/10万)。2018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7.15(95%CI:75.92-78.11)岁,男性74.81(95%CI:73.57-75.76)岁,女性79.87(95%CI:78.61-80.91)岁。期望寿命较高的省份有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发达省份,较低的有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等欠发达省份。2005-2018年,全国死亡数共增长29.87%,男性27.74%,女性31.29%;其中,年龄别死亡率原因占比-35.74%,人口增长原因占比7.34%,人口老龄化原因占比58.28%。结论2005-2018年,我国居民估计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为其主要原因。期望寿命涨幅较明显,但省际间差异大。
王薇殷鹏王黎君刘韫宁刘江美齐金蕾由金玲林琳周脉耕
关键词:死亡率
2018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地点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掌握2018年全国及分省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地点分布特征,探索人口统计学特征、个人社会经济状况、疾病相关因素、区域社会经济因素等与CVD患者死亡地点之间的关联。方法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解释变量与CVD医疗卫生机构死亡的关系。结果2018年,我国死因监测地区共有853832人死于CVD,其中,死于家中者,有661625人,占CVD总死亡人数的77.49%;次之的是死于医疗卫生机构者,有156441人(18.32%)。我国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的CVD死亡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根本死因、城乡等,且在省级水平上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个体因素解释了45.39%的省级空间差异。结论我国CVD患者以家中死亡为主,省级间差异较大,城市地区且个人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CVD患者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死亡的可能性较大,死亡地点影响因素探索应尽可能多纳入潜在因素。在兼顾社会宏观因素和个人意愿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急性和慢性CVD患者具体情况,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并形成“家庭照护+上门医疗服务”的居家临终照护模式,将是我国CVD患者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王薇刘韫宁殷鹏王黎君刘江美齐金蕾由金玲林琳周脉耕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