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娟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汽车
  • 3篇课程
  • 2篇中职
  • 2篇教学
  • 1篇单独招生
  • 1篇电气
  • 1篇电气检修
  • 1篇电气系统
  • 1篇新能源
  • 1篇新能源汽车
  • 1篇一体化
  • 1篇一体化教学
  • 1篇招生
  • 1篇制动
  • 1篇制动盘
  • 1篇制动装置
  • 1篇中高职衔接
  • 1篇刹车
  • 1篇刹车盘
  • 1篇使用寿命

机构

  • 7篇四川交通运输...

作者

  • 7篇杨秀娟
  • 1篇杨超

传媒

  • 1篇知识经济
  • 1篇南方农机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科技资讯
  • 1篇时代汽车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免维修思路的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技术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能力不断提高,汽车产业得以稳健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出行要求奠定基础,汽车作为消耗型产品在行驶过程中会因元件老化、系统滞后、检修不当等原由,造成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消极现象,影响汽车行驶综合成效,严重时还会威胁驾乘者人身财产安全,为此需要在检修技术加持下排除故障,打造稳定的驾乘系统,本文通过对免维修思路加持下的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汽车检修质量提供依据。
杨秀娟
关键词:汽车电气系统
汽车动力电气检修专业课程教学浅析
2012年
汽车动力电气检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将这抽象性的电子学课程学好。本文介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以及采用"任务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法消除学生对电的恐惧心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对动力电气知识的学习。
杨秀娟
关键词: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
中职学校教育现况及改进措施被引量:4
2010年
当今很多中职学校的生源一部分来自于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的特点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而另一部分却是不爱学习、年龄又小者,这些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年龄偏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干扰,但他们却很聪明、动手能力也非常强,只是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对自己的前途不知所措或没有想过自己的前途。本文针对中职学校的这些现况,谈谈改进的措施。
杨秀娟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刹车盘外的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设有制动盘,所述防护框内设有用于对制动盘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制动盘靠近防护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盘。本实用新型制作的成本较低且可以...
杨秀娟黄仕利杨超
文献传递
关于汽车运用技术中高职衔接问题分析与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时期担当起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汽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维修作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企业对人才需求也跟随发生变化。本文围绕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并提炼中高职衔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做法,通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衔接,有效解决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该专业的中高衔接以及其他专业的中高衔接提供经验借鉴和范例。
杨秀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单独招生课程标准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已越来越高,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重视汽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汽修经营的原有方式,才能使我国汽车维修业获得较快发展。面对当前维修市场的现实情况,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动向,给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杨秀娟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维修业现代汽车汽车维修技术企业自身素质
中职“三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类专业课堂为例
2022年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则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当前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理实分离、教法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通过“三教”改革,推行一体化课程实施,探索内容有用、过程有趣、评价有效的“三有”课堂教学,重构课程体系,创设真实学习环节和有趣学习活动环节,改变评价模式,基本解决了学生不爱学、不会学、学不会的问题。
杨秀娟黄仕利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实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