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3篇皂苷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肿瘤
  • 3篇重楼
  • 3篇重楼皂苷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胰腺癌PAN...
  • 2篇胰腺肿瘤
  • 2篇手术
  • 2篇腺肿瘤
  • 2篇勾画
  • 1篇单纯手术
  • 1篇单纯手术治疗
  • 1篇凋亡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机构

  • 10篇杭州市肿瘤医...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0篇赵鹏军
  • 3篇邓清华
  • 3篇马胜林
  • 2篇江皓
  • 2篇冯建国
  • 1篇赖建军
  • 1篇花永虹
  • 1篇夏冰
  • 1篇郑如珍
  • 1篇徐莉霞
  • 1篇刘跃华
  • 1篇陈元元

传媒

  • 3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海马组织勾画后VMAT与IMRT技术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在鼻咽癌勾画海马组织作为危及器官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评估VMAT技术在鼻咽癌海马组织勾画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制定双弧VMAT与7野IMRT两种计划。在满足临床治疗要求的条件下,新增海马组织作为危及器官进行优化计算,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均匀指数、适形指数、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监测单元与治疗时间等。结果两种技术均能满足临床的治疗要求。VMAT技术较IMRT技术具有更好的靶区均匀性与适形性(均P<0.05);VMAT技术较IMRT技术在海马组织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上分别减少31.7%、42.7%(均P<0.05),10Gy剂量体积、5Gy剂量体积分别减少46.3%、27.2%(均P<0.05);在晶状体的最大剂量上减少38.7%(P<0.05);在监测单元与治疗时间上,VMAT技术较IMRT技术也均减少(均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进行海马组织勾画后,VMAT技术较IMRT技术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跃华王佳浩赵鹏军郑如珍邓清华
关键词:鼻咽癌海马VMATIMRT剂量学
重楼皂苷Ⅰ对肺腺癌A549细胞系放射增敏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Ⅰ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肺腺癌A549细胞系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重楼皂苷Ⅰ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得到重楼皂苷Ⅰ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IC20、IC30,取IC20~30之间的重楼皂苷Ⅰ浓度用于放射增敏,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Ⅰ+照射组,描绘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及p21waf1/cip1蛋白表达。[结果]A549细胞在经重楼皂苷Ⅰ处理和照射后重楼皂苷Ⅰ+照射组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抑(P<0.01),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3.3%,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重楼皂苷Ⅰ+照射组G2/M期阻滞(37.56%±1.99%,P<0.01),凋亡率明显升高(9.34%±0.84%,P<0.01)。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而p21waf1/cip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重楼皂苷Ⅰ具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细胞G2/M期阻滞,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p21蛋白表达,从而产生放射增敏作用。
赵鹏军冯建国马胜林
关键词:肺肿瘤
重楼皂苷Ⅰ对胰腺癌PANC-1细胞体外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Ⅰ(PSⅠ)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PSⅠ对PAN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SⅠ对PANC-1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改变。[结果]不同浓度PSⅠ对PANC-1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作用。1μg/ml PSⅠ联合放射线明显降低PANC-1细胞克隆形成率。增敏组凋亡率及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PSⅠ作用后细胞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PSⅠ对胰腺癌PANC-1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引起细胞G2/M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江皓赵鹏军冯建国花永虹马胜林
关键词:胰腺肿瘤
益气化痰解毒汤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解毒汤剂联合G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阴两虚兼有痰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痰解毒汤剂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以21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KPS评分的变化,治疗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2.22%,对照组总有效率3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CD8^+含量下降(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毒性、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解毒汤联合GP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赵鹏军邓清华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免疫功能
重楼皂苷Ⅰ通过PI3K/Akt途径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评价重楼皂甙Ⅰ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重楼皂甙Ⅰ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pAkt、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改变。[结果]不同浓度重楼皂甙Ⅰ能有效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1)。低、中、高浓度重楼皂甙Ⅰ作用PANC-1细胞24、48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μg/ml重楼皂甙Ⅰ作用PANC-1细胞48h后,PI3K、pAkt、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重楼皂甙Ⅰ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体外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降低PI3K、pAkt、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江皓赵鹏军马胜林
关键词:胰腺肿瘤
上胸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淋巴结意外照射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比较上胸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5野的静态调强放射治疗(5F-IMRT)在淋巴结意外照射中的剂量学差异,评估两种方式在上胸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20例典型的上胸段食管癌患者,在进行靶区勾画时,肿瘤区(GTV)、临床靶区(CTV)不包含所有淋巴结,而将淋巴结单独勾画作为正常组织。对这20例患者分别制定两套计划,即VMAT与5F-IMRT,主要的计划评估参数为靶区的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以及接受相应处方剂量水平照射体积百分比V95、V110;危及器官(OAR)评估包括肺的Dmean、V5、V20、V30,心脏的Dmean、V25,脊髓的Dmax,机器调数(MU)。同时评估各个淋巴结的等效均衡剂量(EUD)与接受40 Gy照射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40。结果5F-IMRT计划在V95%上具有较高的计划靶区(PTV)剂量覆盖率(t=-9.4,P<0.05),VMAT计划的适形指数(CI)优于5F-IMRT(t=-5.3,P<0.05);5F-IMRT计划较VMAT计划降低平均肺V510.9%(t=-7.8,P<0.05),降低平均脊髓Dmax 9%(t=-10.2,P<0.05);VMAT计划较5F-IMRT计划降低平均MU 18.6%(t=-6.2,P<0.05);5F-IMRT计划在所有上胸段淋巴结区域的平均EUD值为32.3~61.5 Gy,较VMAT计划(32.5~61.1 Gy)提高4.7%,平均V40提高2.4%。各个上胸段淋巴结区域除左气管支气管淋巴结(106tbL)外的意外照射剂量,与PTV的体积大小充分相关(R=0.716~0.933,P<0.05)。结论5F-IMRT的放射治疗计划在上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意外照射中更具剂量学优势,且肿瘤靶区较大的患者淋巴结区域具有更高的辐射剂量。
王佳浩赵鹏军徐莉霞赖建军邓清华夏冰
关键词:食管癌
CT联合DWI在食管癌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食管癌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食管癌并拟行放射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CT组仅使用CT进行靶区勾画,联合组使用CT联合DWI融合图像进行靶区勾画。观察两组影像学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靶区勾画结果、肺组织放射体积剂量及肺部放射性损伤发生率。结果 CT与DWI融合图像对食管癌病变边界及周围解剖结构显示更为清晰;联合组大体肿瘤靶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长度及体积,GTV体积变异系数CV、GTV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不同医生对GTV勾画的最大差值、V5、V20、MLD水平及肺部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T组(P<0.05)。结论 CT联合DWI能有效提高检测清晰度,降低食管癌靶区勾画体积及长度,提高勾画准确性并可减少肺部健康组织放射剂量,减少食管癌放疗患者肺部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谢雅琳赵鹏军陈元元王立宏
关键词:CTDWI食管癌靶区勾画
联合ExactTrac X-Ray与Cone Beam CT在NSCLC-SBRT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ExactTrac x-Ray(ETX)与Cone Beam CT(CBCT)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NSCLC-SBRT)中分次间及分次内的误差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2例行SBRT的NSCLC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行CBCT扫描,图像配准范围为肺部肿块并兼顾胸腔轮廓与脊柱等骨性标记,获得移位误差后进行修正并开始治疗。在治疗开始及结束分别选择0°与1800进行2次ETX拍片验证(ETX-0,etx-180),从而获得分次内移位误差,图像配准范围为胸腔轮廓及脊柱等骨性标志。CBCT获得图像与定位CT图像配准得到左右(X)、上下(Y)、前后(Z)方向的平移误差和绕前后(R)方向的旋转误差,ETX拍摄获得双斜位片,与计划DRR配准后得到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记录两种验证方式的移位误差值,对CBCT及ETX验证进行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分次间CBCT扫描在X、Y、Z、R方向的平均移位误差分别为(0.38±0.26)cm,(0.49±0.37)cm,(0.32±0.19)cm,(0.85±0.60)cm。分次内在X与Y方向,ETX_180较ETX_0平均移位误差分别增加21.7%与19.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Z与R方向,ETX验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SBRT分次间行CBCT图像引导能明显减少摆位误差,分次内行ETX拍片验证能有效监测单个治疗过程中的移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
赵鹏军王佳浩
关键词:CBCTETX
早期乳腺癌保乳整形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保乳整形手术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乳整形手术联合辅助放疗组(n=44),常规保乳手术联合辅助放疗组(n=37),单乳切除手术联合辅助放疗组(n=114)和单乳切除手术未行辅助放疗组(n=77)。患者入组后填写QLICP-BR(V2.0)量表,并回顾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各组生活质量评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与每个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患者心理、社会、共性症状与副作用及特异模块因局部治疗策略而异。相较于保乳整形手术,单乳切除手术+放疗与较差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独立相关,单乳切除手术联合放疗与较差的社会功能、较好的特异模块独立相关(P<0.05)。结论保乳整形手术比常规保乳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下降,较单乳切除术联合放疗患者显著改善。
王懿赵鹏军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生活质量
术前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可切除食管癌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比可切除食管癌患者术前放化疗与单纯手术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可切除食管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前给予放化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有效率分别为55.10%、89.8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49例患者均完成放化疗,无Ⅳ级毒副反应,Ⅲ级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两组RO切除率、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研究组复发、转移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生存期明显较对照组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治疗可切除食管癌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手术,患者生存期延长,且安全性高。
谢雅琳赵鹏军王立宏
关键词:放化疗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