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建勇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彭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影像诊断
  • 2篇体层摄影
  • 2篇头坏死
  • 2篇坏死
  • 2篇骨头
  • 2篇骨头坏死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头
  • 2篇股骨头坏死
  • 2篇股骨头缺血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导水管
  • 1篇低场
  • 1篇动脉

机构

  • 9篇彭州市人民医...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钟建勇
  • 2篇赵黎明
  • 2篇谢陈
  • 1篇李宏
  • 1篇尹俊杰
  • 1篇王月波
  • 1篇吴辉

传媒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股骨头缺血坏死在CT、MRI诊断中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2012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和MRI诊断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31篇文献使用软件revman4.2进行Met a分析。结果: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高于CT,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0.05(95%CI,0.03~0.09)。结论:MRI是首选的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方法。
钟建勇郭贞芳尹俊吉
关键词:META分析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核磁共振成像股骨头坏死
CT三维成像技术MPR在L_5~S_1椎间盘突出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MPR(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在L5~S1椎间盘突出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4例α角(L5~S1椎间盘平面与0扫描架平面的夹角)>25o的L5~S1椎间盘突出性病变,行螺旋CT扫描,并作MPR成像。扫描层厚3mm,重建间距1.5mm.结果MPR能清晰显示椎间盘,并作出准确的诊断,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MPR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为L5~S1椎间盘突出性病变的准确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帮助和指导手术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钟建勇李宏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多平面重建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CT仿真内窥镜在支气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 CT仿真内窥镜 (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对支气管病变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SCT680 0 - TXL全身螺旋 CT机 )对 69例支气管病变进行 CTVE成像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61例获得了满意的 CTVE图像 ,CTVE对病变形态的显示与手术所见具有良好的对应性。结论  CTVE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
钟建勇吴辉
关键词:CT仿真内窥镜支气管病变影像诊断
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CTA测量及其与腹内脂肪沉积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CTA测量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Aorta mesenteric Angle, AMA),并评估其与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26例正常成人的肠系膜上动脉CT分析,按照性别及腰臀比(waist-hip ratio, WHR)分成两组3个级别(I级:男性:WHR 0.95;女性WHR >0.8)。采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并分析SMA主干及邻近正常解剖结构,分析其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AMA)与VFA的相关性。结果:除8例因其它疾病引起AMA减小外,余下的218例作为观察对象,发现AMA随着VFA的增加而增大,尤其是女性增加明显。结论:AMA和VFA显著正相关(r = 0.53, 0.57, P0.03)。
钟建勇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CTA主动脉腰臀比
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在影像诊断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两种影像检查方案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成本控制。方法收集整理2009年7月一20011年6月ANFH患者的信息,以其检查次数、所花费用、就诊时间等作为评价指标,将试验组及传统组进行对比分祈。结果试验组与传统组的患者之间在检查次数、检查费用、就诊时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试验组方案可以明显促进持续性质量改进,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滿意率。
钟建勇王大浒尹俊吉
关键词:成本控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诊断
急性脑梗死122例的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特征。方法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脑梗死122例,并与常规MRI的T2WI进行比较。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仅46例急性脑梗死在T2WI、FLAIR显示异常信号。结论在急性期脑梗死影像诊断中,DWI可作为除外新发脑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
钟建勇郭贞芳王大浒尹俊杰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急性脑梗死
不同方法对中脑导水管流畅性及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比3D-TOF-MRA与3D-CE-MRA对缺血性脑卒中中脑导水管流畅性和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2例,均行3D-TOF-MRA与3D-CE-MRA检查,观察患者中脑导水管流畅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情况与大脑中动脉M1段、M2段及M3段的血管成像效果。结果 3D-TOF-MRA与3D-CE-MRA对中脑导水管流畅性评定效果无显著差异(P> 0.05),多数为可能不流畅与可能流畅。3D-CE-MRA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者22例,重度狭窄者18例,中度狭窄者20例,轻度狭窄者26例,无狭窄者86例;3D-TOF-MRA诊断闭塞者28例,重度狭窄者22例,中度狭窄者20例,轻度狭窄者25例,无狭窄者77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M1段显示无统计学差异,但3D-CE-MRA对M2、M3段血管成像优者比例明显高于3D-TOF-MRA(P <0.05)。结论 3D-TOF-MRA与3D-CE-MRA均可用于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导水管流畅性及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但3D-CE-MRA对大脑中动脉M2及M3段的血管成像效果优于3D-TOF-MRA。
杨静赵黎明谢陈钟建勇郭贞芳
关键词:3D-TOF-MRA中脑导水管大脑中动脉
低场MRA诊断43例脑血管病的回顾性分析
2011年
目的对低场MRA诊断的43例脑血管病变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低场MRA在诊断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TOFMRA首诊并经DSA(包括院外DSA)~实的脑血管病变的患者43例,对其MRA和DS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MRA结合MRI表现与DSA诊断符合率为781%,MRA敏感性为81.6呃但特异性为100%。低场MR.A能清楚地显示脑血管病变的形态和空间毗邻关系,可用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并有其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低场MRA除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创伤无辐射的MRA特点外.还在于普及性高.受众广的特点。
钟建勇
关键词:脑血管病
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观察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鉴别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孤立性肺结节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彭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基线资料,入组患者均行多层CT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检测,以病理检测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效能分析。结果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病理组织诊断为良性结节142例(78.89%),恶性结节38例(21.11%)。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患者血容量、增强峰值、表面通透性水平较高,灌注峰值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多层CT容积扫描参数水平作为检验变量,将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发现,多层CT容积扫描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AUC均>0.8。将最佳阈值作为定性诊断的截断值,多层CT容积扫描诊断良性孤立性肺结节145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35例,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CT容积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K值为0.811(P<0.001)。入组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三维重建技术检测,其中诊断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80.00%,恶性检出率20.00%,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CT容积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K值为0.660(P<0.001);联合检测时,其中任何一项检测方法为阳性即判定联合诊断为阳性,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联合诊断检测时,其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20.56%,良性检出率79.44%,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K值为0.819(P<0.001)。结论针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实施多层CT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价值最为理想。
杨静赵黎明王月波谢陈钟建勇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三维重建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