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浩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马铃薯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2篇药剂
  • 2篇桑树
  • 2篇晚疫病
  • 2篇马铃薯晚疫病
  • 2篇果蔗
  • 2篇防治药剂
  • 1篇药剂筛选
  • 1篇仪器
  • 1篇智能化
  • 1篇蔬菜
  • 1篇水稻
  • 1篇套作
  • 1篇微生物
  • 1篇消毒
  • 1篇消毒液
  • 1篇小葱
  • 1篇滤筒

机构

  • 9篇凉山州西昌农...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刘浩
  • 5篇李甜
  • 5篇赵亮
  • 3篇陈超
  • 3篇潘俊锋
  • 3篇李艳
  • 3篇余显荣
  • 3篇胡孝波
  • 3篇付强
  • 2篇王华
  • 2篇郑敏
  • 1篇沈学善
  • 1篇陈文
  • 1篇肖勇
  • 1篇胡玲
  • 1篇李润
  • 1篇罗晓玲

传媒

  • 5篇西昌农业科技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四川蚕业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技术被引量:1
2021年
分析了凉山果叶兼用桑园套种马铃薯的可行性,提出了桑薯间套作的技术要点。
李甜刘浩李亚梦刘言马阿乾静坤付强赵亮
关键词:马铃薯间套作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筛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较好的药剂。结果表明,每666.7m2用18.7%凯特800倍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1次能达到96.53%的防治效果,折合666.7m2产量达3501.10kg,比对照增产2339.47kg,增产率为201.39%。25.75%多抗福美双、60%-g泰和58%甲霜灵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也较好,在生产上可交替使用。
余显荣吴佰生李艳潘俊锋胡孝波陈超刘浩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
桑树年生长周期调查实验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观察记录了四川蚕桑创新团队推荐叶桑、果桑种植规格在西昌大田生产的运用情况。通过对参试桑主干高度、茎粗和叶片数量的观察记载,总结了桑树在西昌的年生长周期规律,以期运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促进西昌地区蚕桑生产水平提高、蚕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赵亮刘浩李甜马阿乾静坤刘言李亚梦付强
关键词:桑树栽培技术
“甜城18”果蔗栽培技术
2017年
本文介绍了“甜城18”果蔗在西昌市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深耕整地、施足基肥、种茎选择及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郑敏赵亮李甜刘浩王华
关键词:果蔗栽培技术
内江果蔗品种比较试验
2017年
为筛选出适应在西昌地区栽培的适口性、丰产性好的果蔗品种,对4个果蔗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观测,根据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综合评价得出,“甜城18”综合表现最好。
赵亮郑敏李甜刘浩王华
关键词:果蔗
西昌地区桑树年生长周期调查报告
2021年
本文通过对参试桑树主干高度、茎粗和叶片数量的生长发育规律性状进行观察记栽,总结出了桑树在西昌地区的年生长周期规律,以期为采用不同种植规格的叶桑和果桑在西昌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并提出相应生产栽培技术建议。
赵亮刘浩李甜马阿乾静坤刘言李亚梦付强
关键词:栽培技术
安宁河谷1年3熟稻-葱-薯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模式初探
2014年
试验研究马铃薯与水稻、小葱1年3熟稻-葱-薯高效种植模式,3种作物茬口搭配衔接紧凑,作物生育期长短结合,作物类型水旱轮作,有效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实现667m2产原粮1225.58kg,667m2产值13373.02元,该轮作方式为安宁河谷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模式,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余显荣李艳沈学善潘俊锋肖勇胡孝波陈超刘浩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试验采用25.75%多抗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18.7%凯特、60%百泰4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8.7%凯特1 125 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2次就能达到100%的防治效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59.11%。其余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也较好,在生产上可交替使用。
李润余显荣李艳吴佰生潘俊锋胡孝波陈超刘浩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防效
一种智能化大棚蔬菜病原微生物防治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大棚蔬菜病原微生物防治仪,包括仪器主体、消毒液容器、喷嘴、转盘和滤筒,所述仪器主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仪器主体内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仪器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
陈文罗晓玲刘言陈胜云胡玲陈宇航刘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