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永生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医
  • 3篇疗效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地黄
  • 2篇地黄丸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痉挛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氏病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疗法
  • 2篇蛛网膜

机构

  • 12篇达州市中西医...

作者

  • 12篇冯永生
  • 8篇何其胜
  • 8篇邓志
  • 8篇钟强
  • 2篇方翔
  • 1篇任焱
  • 1篇汤晓莉
  • 1篇王生平
  • 1篇刘海霞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05
  • 6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拟通过规范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揭示通心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将其疗效客观化,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疗效确切、稳定可靠的治疗药物。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含量45例,共90例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添加通心颗粒治疗,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研究对象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严重程度和心功能分级、使用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和中医症状等方面变化,并进行疗效分析和监测临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症状对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5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硝酸甘油停减率对比,治疗组的停减率为60.0%,对照组停减率为3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中医主症的疗效上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中医次症的疗效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次症与用药前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中医症状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4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对比,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1.1%与对照组的66.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结论:通心颗粒可以�
张磊李会芳刘红梅杨海艳任焱冯永生冯胜红周维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
祛湿利水法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2004年
钟强邓志冯永生何其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中医药疗法疗效评定标准
大黄生地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大黄生地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大黄生地汤加味;观察两组HUNT和HESS分级、TC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HUNT和HESS分级、脑血流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生地汤加味治疗SAH并发CVS有较确切的疗效。
钟强邓志冯永生何其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四川省达州市膳食调查人群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达州市膳食调查人群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关系。方法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以四川省达州市7个县市区(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县市区选择5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选择10户家庭进行膳食模式的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3部分。膳食模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抽样适度测定(KMO)值与Barlett球形检验对适用性进行判断。结果本次调查的922人中325人为高血压病患者,患病率为35.25%。不同年龄及居住地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年龄>60岁及城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更高。KMO值为0.658,Bartlett球形检验P<0.05,数据可用于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1标准分析,本次调查人群共4种膳食模式。模式1贡献率为16.38%,根据各成分特征向量大小及方向,该模式主要与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西式快餐、碳酸饮料、鸡蛋及其制品有关。模式2贡献率为12.95%,主要与蔬菜、水果及新鲜肉类有关。模式3贡献率为10.72%,主要与饮酒及高盐饮食有关。模式4贡献率为9.14%,主要与甜食及腌制肉类有关。模式1(OR=1.205,95%CI=1.019~1.347)、模式3(OR=1.752,95%CI=1.681~1.974)为高血压危险因素,模式2(OR=0.794,95%CI=0.681~0.874)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达州市人群饮食中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洋快餐、碳酸饮料、饮酒及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病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其进行控制。
刘海霞汤晓莉冯永生文贵方方翔冯胜红
关键词:膳食调查膳食模式高血压
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氏病53例被引量:9
2004年
钟强邓志何其胜冯永生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帕金森氏病中医药疗法
祛湿利水法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传统祛湿利水方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效果。方法:我们从1999年-2001年选择发病10天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7例,随机分为祛湿利水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对比分析两...
钟强邓志冯永生何其胜
慢性失眠者常见中医证型的多道睡眠图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心肾不交型与心脾两虚型慢性失眠患者的多道睡眠图表现与意义。方法:进行辨证分型的慢性失眠者45例。其中心肾不交型21例,心脾两虚型24例,分别进行了多道睡眠图检查与睡眠问卷。结果:通过对临床最常见的心脾...
钟强邓志何其胜冯永生
文献传递
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氏病53例
我们于1997年~2002年在临床常规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氏病(PD) 5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治疗组53例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42例,女1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
钟强邓志何其胜冯永生
文献传递
祛湿利水法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CT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祛湿利水药物有脑保护作用,对脑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理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应用.
钟强邓志冯永生何其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SCAD)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CAD患者8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替格瑞洛90 mg口服,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45mg口服,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 m血小板功能(以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抑制率,以血小板连续检测法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 m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P抑制率均明显下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共出现8例(19.51%)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88%)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均可有效改善SCAD患者血小板功能,但低剂量组在改善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较高剂量组有明显的优势。
何彪华冯胜红方翔冯永生
关键词:稳定型冠心病血小板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