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6H指数:5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人群中发现主要的弱D型——弱D15个体分子背景研究
-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弱D15型个体的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技术检测RhD抗原弱阳性个体Rh D、C、c、Le抗原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同时检测RHD基因和 RHCE...
- 孙国栋段现民张彦平尹志柱牛小利牛海江赵有良
- 关键词:弱阳性
- 文献传递
- 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Rh(D)变异体DⅥtype4型
- 目的分析鉴定1名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型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RhD、C、c、E、e抗原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检测RHCE基因,分别特异性的检测RHC...
- 孙国栋尹志柱牛小利张彦平王欣魏淑梅
- 关键词:变异体
- 在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1例Rh血型弱D12型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分析鉴定1名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型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Rh D、C、c、E、e抗原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同时检测RHD基因和RHCE基因,并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同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RHD合子型或RHD基因数目。结果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该标本为D抗原弱阳性表型,与相应Rh抗血清反应为C-c+E+e+;SSP-PCR检测显示RhCcEe基因定型结果与血型血清学完全一致,且有完整的RHD基因;但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该标本的RHD第6外显子存在1处碱基突变:830G>A,编码区序列其它部分与正常RHD序列相同;RHD杂合性试验鉴定显示为RHD+/RHD-杂合型,推测该个体基因型可能为DcE/dce。结论对照国内外文献报道和GenBank记录的基因序列,该个例为在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的弱D12型。
- 孙国栋景海珍熊文张彦平尹志柱牛小利邵超鹏李艳凤段现民赵有良牛海江
- 关键词:RH血型弱D型RHD基因RHCE基因基因突变
- 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1例Rh血型弱D12型
- 孙国栋景海珍张彦平尹志柱牛小利段现民等
- 该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RhD弱阳性个体检测RHD基因和RHCE基因,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RHD合子型或RHD基因数目。同时采用10对内含子引物分别特异性扩增RHD基因10个外显子,进行RHD基...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型临床输血聚合酶链反应
- 中国人群中发现的主要弱D型——弱D15个体的分子背景研究被引量:31
- 2006年
- 为了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弱D15型个体的Rh血型系统血型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RhD抗原弱阳性个体RhD、C、c、E、e抗原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同时检测RHD基因和RHCE基因;标本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同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RHD合子型或RHD基因数目。结果表明,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为D抗原弱阳性表型的人群中,有18例为弱D15型(占D抗原弱阳性表型56%),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其第6外显子有一处碱基突变:845G>A,编码区序列其它部分与正常RHD序列相同;检测Rh小因子有3种表型CcEe(2例)、CcEe(2例)、ccEe(14例),分别占弱D15型的11%、11%、78%,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一致。RHD杂合性试验鉴定显示仅表型为CcEe的2例标本为纯合型RHD+/RHD+,提示基因型为DCe/DcE;其余为杂合型RHD+/RHD-,提示基因型分别是DCe/dce和DcE/dce。结论:弱D15型是中国人群中最主要的弱D型,其中大部分为杂合型。
- 孙国栋段现民张彦平尹志柱牛小利李艳凤赵有良牛海江
- 关键词:弱D型RHD基因RHCE基因基因突变
- 华北地区汉族人群Rh(D)抗原弱表现型个体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非血缘关系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清学表型及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技术从非血缘关系随机献血者中筛检Rh(D)抗原弱阳性个体(包括弱D型、部分D型),对其进行Rh D、C、c、E、e抗原表型的检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同时检测其RHD基因和RHCE基因;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同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其RHD合子型。结果血清学试验证实为D抗原弱阳性表型的有32例个体,占无关供者人群比率为0.015%,其中18例个体为弱D15型(845G>A),1例为弱D12型(830G>A),1例为携带DEL等位基因(1227G>A)的弱D型,8例为部分D表型中的DⅥⅢ型(RHD-CE(3-6)-D),1例为部分D表型中的DⅤa(Hus)(RHD-CE(5)-D),3例标本10个外显子检测均未见异常。Rh小因子检测有3种表型CcEe(4例)、Ccee(10例)、ccEe(18例),其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一致。RHD杂合性试验鉴定显示仅4例标本为纯合型RHD+/RHD+,其余为杂合型RHD+/RHD-。结论汉族人群D抗原弱阳性比率明显少于高加索人,汉族人群D弱表现型中,弱D15型频率最高;部分D的弱表现型中,DⅥⅢ型占主要比例。
- 孙国栋段现民尹志柱张彦平牛小利赵有良牛海江刘冀华刘芳兰赵凤萍王晓平
- 关键词:弱D型RHD基因RHCE基因
- 母婴血小板血型不合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诊断被引量:1
- 2010年
- 孙国栋于红艳尹志柱张彦平牛小利王欣魏淑梅
- 关键词:血型不合同种免疫红细胞血型磷酸氯喹妊娠史
- 母婴血小板血型不合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诊断
- 目的探讨建立胎母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FMAIT,fetomatern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c)的实验诊断方法,以做出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采取恰当的产前干预措施,来减少胎儿或新生儿...
- 孙国栋于红艳尹志柱张彦平牛小利王欣魏淑梅
- 关键词:发病率死亡率HPA
- 抗-Ce、抗-e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被引量:12
- 2006年
- 孙国栋尹志柱张彦平牛小利高晖
- 关键词:RH血型抗-CE抗-E
- 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Rh血型弱D12型
- 目的分析鉴定一名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型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Rh D、C、c、E、e抗原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一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同时检测RHD基因和RHCE基因;并测...
- 孙国栋段现民熊文张彦平尹志柱牛小利邵超鹏赵有良牛海江
- 关键词:弱阳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