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岳池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OPD并自发性气胸56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3年
- 李有军
- 关键词:COPD并发症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组织δ样配体3表达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肺鳞癌患者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及交互作用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组织δ样配体3(DLL3)表达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G(XPG)基因多态性对晚期肺鳞癌患者铂类化疗敏感性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均在充分知情前提下给予卡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每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根据化疗敏感性分为敏感组46例和非敏感组94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组织DLL3表达评分和XPG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XPG基因型患者组织DLL3表达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组织DLL3表达和XPG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是否存在及其作用类型。结果敏感组组织DLL3表达评分低于非敏感组[(3.28±0.93)分比(7.59±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敏感组CC基因型患者多于非敏感组,CT、TT基因型患者少于非敏感组(P<0.05)。CC、CT、TT基因型患者组织DLL3表达评分分别为(3.51±0.93)、(6.76±1.08)和(10.09±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组织DLL3表达评分CC
- 袁超群蒋国路李有军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细菌感染在促进肺癌发生与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率高居前列。由于肺癌细胞具有高侵袭、高转移及对放化疗不敏感等特点,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且5年生存期极低。肺癌发生、发展受多因素影响,其中细菌感染对促进肺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血管生成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尽管如此,研究也指出采用弱毒、灭活或基因修饰细菌用于肺癌治疗同样起到抗肿瘤作用。因此,本综述就目前细菌感染在促进肺癌发生、发展以及细菌用于肺癌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李有军余华张克斌
- 关键词:细菌肺癌肺癌治疗
- 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ower airway bacterial colonization,LABC)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诊治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对其痰液进行细茵学培养。根据是否发生LABC分为定植组(53例)和非定植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发作情况、肺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85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LABC53例,发生率为62.35%;定植细菌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30.19%)、肺炎链球茵(16.98%)、卡他莫拉茵(13.21%)等,定植茵株百分比与定植量基本呈正相关;定植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每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均高于非定植组(t/X^2为9.615,7.487,5.817,13.833,均P〈0.05),肺功能分级极重度率为18.87%,明显高于非定植组3.13%(X^2=4.389,P〈0.05)。【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发生率高,细茵定植可加重气道炎性反应,增加急性发作及下呼吸道感染率,降低肺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转归。
- 李有军毛建川
- 关键词:肺疾病
- Th1/Th2免疫应答平衡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支原体抗体滴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患者的血清MP-Ig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滴度与T辅助细胞(helper Tcells,Th)1型/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岳池县人民医院的214例MP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MP-IgM抗体滴度分为低滴度组(n=92)、中滴度组(n=75)、高滴度组(n=47),根据预后病情分为好转组(n=125)和恶化组(n=89)。用单因素分析不同MPIgM抗体滴度组以及不同预后组患者间的临床差异;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additivemodel,GAM)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用样条函数与Logistic回归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Th1/Th2与患者预后病情恶化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不同MP-IgM抗体滴度的3组患者间发热比例、发热消退时间、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IFN-γ/IL-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发热消退时间、WBC水平、CRP水平、IFN-γ水平、IL-5水平随着MP-IgM抗体滴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IFN-γ/IL-5水平随着MP-IgM抗体滴度的升高而降低。MP-IgM抗体低滴度组和中滴度组患者的发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滴度组患者中发热比例明显高于其余2组(P均<0.05)。IFN-γ、IL-5与MP-IgM抗体滴度均呈正相关,Th1/Th2免疫平衡指标IFN-γ/IL-5与MP-IgM抗体滴度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FN-γ>5.25 pg/mL、IL-5>4.05 pg/mL以及血清MP-IgM抗体滴度增加是病情恶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IFN-γ/IL-5>1.40为保护因素。Th1/Th2的连续变化与预后病情恶化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Th1/Th2水平与患者预后病情恶化风险大致呈负相关,当Th1/Th2>1.20时,随着Th1/Th2水平的升高,预后病情恶化风险显著降低。结论MP肺炎患者血清MP-IgM抗体滴度与Th1/T
- 何金泽冯小玲唐燕玉李有军任明针王玉伟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抗体滴度TH1/TH2平衡预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