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宝恒

作品数:2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汪清县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配伍
  • 2篇医家
  • 2篇伤寒
  • 2篇伤寒论
  • 2篇浅识
  • 2篇中药
  • 2篇胃脘
  • 2篇胃脘痛
  • 2篇温病
  • 2篇历代医家
  • 2篇《伤寒论》
  • 1篇大枣
  • 1篇调养
  • 1篇豆科
  • 1篇豆科植物
  • 1篇对药方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穴位注射治疗
  • 1篇验案

机构

  • 24篇汪清县中医院

作者

  • 24篇刘宝恒
  • 4篇陈燕
  • 3篇王晓萍
  • 2篇徐海英
  • 2篇由薇
  • 2篇肖宪法
  • 1篇宋冰

传媒

  • 8篇吉林中医药
  • 5篇中国乡村医药
  • 4篇医学信息(中...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止嗽散临床应用一得被引量:1
2005年
贲继武宋冰刘宝恒
关键词:止嗽散止咳化痰
酸甘化阴法验案五则
2011年
酸甘化阴法,是以药物五味中的酸味药物伍以甘味药物,组成方剂的配伍方法。酸味药品,其性多寒,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养阴生津之功;甘味药品,味甘性平,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之能。酸、甘配伍,有酸得甘助,阴能得化,甘得酸合,液得复生之妙。酸甘相伍,有相得益彰之功效。
刘宝恒张哲浩
关键词:酸甘化阴法配伍方法收敛固涩养阴生津缓急止痛酸味
黄连药对配伍应用六则被引量:1
1999年
刘宝恒陈燕张哲浩
关键词:黄连配伍
我谈张锡纯
张锡纯先生,乃医界一代伟人.他治经通儒,黄卷功深,青囊学富,融贯古今.他立志医学,勇于创新,力主中西汇通,开中西药并用之先河,为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而尚有谁知,先生五十岁之前,乃系“一介寒儒,伏处草茅”,是以训蒙教书为业的...
刘宝恒
关键词:生平事迹
张锡纯温病“三解汤”探析被引量:3
2013年
张锡纯治温病重视临床实践,更富于创新,他巧制"清解汤""凉解汤""寒解汤",临证变通化裁,妙用石膏之量,并因时、因地、因人随证灵活应用,给后学者诸多启迪。
王晓萍刘宝恒
关键词:温病
川乌炮制方法及用量质疑
1998年
川乌,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本品辛、苦、热有大毒。有温经络、逐风邪、除寒湿之功效。更具有很强的麻醉作用。
刘宝恒陈燕殷锡健
关键词:中毒反应川乌
“香薷”和“香茹”疑辩
1995年
“香薷”和“香茹”疑辩汪清县中医院(133200)刘宝恒江清林业局卫生处任永莉,刘树敏[关键词]香薷,香茹,鉴别"香薷"一药处方时亦有人作"香茹"。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学》也写为:"(处方用名):香薷、香茹、陈香薷。"(49页)。《简明中医词典》...
刘宝恒任永莉刘树敏
关键词:香薷香菇中药鉴定学药名
浅谈大枣在《伤寒论》中的配伍应用
2009年
大枣乃寻常之物,然早在汉代医家张仲景,已在其所著《伤寒论》中,广泛配伍、组方、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大枣与生姜、甘草配伍应用尤有显著关联性。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有巧手天工之妙,对后世医家临床配伍、应用大枣启迪诸多,影响颇大。
魏相芬刘宝恒
关键词:《伤寒论》中药配伍大枣
秫米疑辨被引量:2
2010年
徐海英刘宝恒
关键词:半夏秫米汤秫米
试论《温病条辨》中的“承气类方”被引量:2
2010年
汉代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阳明篇中,曾制方三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太阳蓄血证中之桃核承气汤,此即系《伤寒论》中之四承气汤。"承气者,承胃之气也"。《内经》云:"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若胃家实热之邪,入里化热,
徐海英刘宝恒
关键词:承气汤吴鞠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