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高血压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出血
  • 3篇脑损伤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氧化应激
  • 2篇伤患者
  • 2篇清除术
  • 2篇颅脑损伤患者
  • 2篇脑出血患者
  • 2篇脑损伤患者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干预
  • 2篇出血患者

机构

  • 9篇德阳市第二人...

作者

  • 9篇江涛
  • 7篇冯爱平
  • 5篇黄其军
  • 4篇刘伦波
  • 4篇杜陈
  • 3篇王文
  • 2篇乔伟
  • 2篇寇小波
  • 1篇唐运涛
  • 1篇陈宏刚
  • 1篇覃小军
  • 1篇刘海英
  • 1篇李斌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2016年《...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细节护理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的改善作用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细节护理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77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神经外科住...
吴晋莉江涛
关键词:神经外科细节护理压疮
文献传递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多学科协作模式探讨及诊治分析
2022年
探讨基层医院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多科协作模式可行性,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iN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由项目组成员共同筛选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入院可疑患者,最终确诊并行腰椎穿刺放液试验(Tap试验)阳性的iNPH患者,采用VPS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预后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1)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分别筛选可疑患者10例、31例、25例、35例,确诊患者分别为3例、5例、2例、6例,行腰椎穿刺放液试验阳性者11例。(2)术后2例(18.2%)发生并发症,其中颅内血肿l例、癫痫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术后患者步态障碍、认知障碍或排尿障碍任意一项改善者10例(90.1%),术前、术后7d、术后90d的mRS中位数分别为3(2-5)分、l(0-5)分、1(0-4)分,术后7d、术后90d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术后9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PH误诊、漏诊率较高,分散收入相关专业科室,建立多学科协助模式是可行的;VPS治疗iNPH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王文吴畅江涛覃小军冯爱平
关键词: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FAT/CD36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2022年
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皮层脑组织中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CD36)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3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的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暴露脑组织,但不进行撞击;实验组制备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伤后24h、48h和72h分别进行水迷宫试验。收集伤后72小时大鼠损伤侧皮层脑组织,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FAT/CD3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大鼠伤后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FAT/CD36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增高(P<0.05)。结论 FAT/CD36在TBI大鼠皮层脑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TBI后的继发性脑损伤。
王文吴畅江涛黄其军冯爱平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氧化应激损伤
尼莫地平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参数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尼莫地平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参数中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尼莫地平治疗。治疗40 d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经过40 d的治疗后,试验组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总有效率提高了44.83%;2组治疗后血肿量与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患者有效率高,更易受患者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杜陈刘伦波冯爱平黄其军乔伟江涛寇小波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动力学
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记录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
杜陈冯爱平黄其军乔伟江涛寇小波王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文献传递
高压氧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脑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脑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常规干预,高压氧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入高压氧干预,持续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即刻、治疗1个月后脑氧代谢指标、脑损伤相关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入院即刻,两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脑损伤相关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不显著。治疗1个月后,高压氧组脑氧代谢指标SjvO_2、CERO_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A-vDO_2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脑损伤相关指标GFAP、MBP、RBP4、SAA、NS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CAT、T-AO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ROS、LH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接受高压氧干预,可有效优化机体脑氧代谢水平并减轻脑损伤、抑制全身氧化应激反应。
刘海英江涛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脑氧代谢脑损伤氧化应激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的相关分析
2011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脑卒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分布呈北高南低特点[3].德阳市城南社区以北方人居多,是脑卒中高发原因之一,为了探索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脑溢血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影响,作者于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对德阳市城南社区〉35岁的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并监测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报道如下.
冯爱平唐运涛陈宏刚刘伦波李斌江涛
关键词:高血压脑溢血社区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人口老龄化综合性干预
早期预后良好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评价早期预后良好的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早期预后良好的因素,分析患者早期神经恢复的时间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且治疗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为4分(中度残疾组,n=90)或5分(恢复良好组,n=82)的1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中度残疾组患者与恢复良好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选取未纳入本研究但同期终止生命维持治疗的24例重度TBI患者(终止生命维持治疗组,n=24),比较终止生命维持治疗组患者和预后良好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为4~5分,n=172)]的临床资料,评价终止生命维持治疗对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根据早期神经恢复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0~7 d组(n=114)、8~14 d组(n=22)、15~30 d组(n=20)与30~180 d组(n=16),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影响患者早期神经恢复时间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治疗6个月GOS评分与出院、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GO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28.8±11.3)岁,致伤原因主要为汽车撞伤(58.1%,100/172)。与中度残疾组比较,恢复良好组患者入院GCS评分显著提高(t=2.480,P=0.014),入院时瞳孔不等发生率显著降低(χ^2=6.073,P=0.014),ICU住院时间(t=3.563,P<0.001)和总住院时间(t=4.989,P<0.001)显著降低。与有良好预后的重度TBI患者(n=172)比较,终止生命维持治疗(n=24)重度TBI患者GCS评分显著降低(t=7.386,P<0.001),双侧瞳孔不反射发生率显著提高(χ^2=8.131,P=0.004),入院马歇尔CT分级Ⅵ级的患者比例显著提高(χ^2=9.102,P=0.003)。大多数(66.3%,114/172)患者在伤后1周内能够完成指令动作,其中第1天恢复率最高(26.7%,46/172)。患者发病6个月时的GOS评分分别与发病1个月时的GOS评分(r=0.336,P<0.001)及3个月时的GOS评分(r=0.562,P<0.001)显著相关。结论重度TBI患者治疗2周后,仍有20.9%的患者能够完成指令动作[�
冯爱平江涛刘伦波黄其军杜陈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制剂治疗的观察组各56例。治疗前后对比两组血清中炎症介质、神经损伤指标、神经递质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炎症介质、神经损伤指标、神经递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炎症介质CRP、PCT、IL-1β、IL-6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NSE、S100B、GEAP、MB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神经递质SP、NPY、Glu、As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GABA、Gly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江涛冯爱平刘伦波黄其军杜陈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功能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