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重症监护室防细菌感染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院设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重症监护室防细菌感染装置,包括:床头柜、保护罩组件和伸缩组件,且伸缩组件用于连接保护罩组件和床头柜,从而可将保护罩组件伸出和缩回,并配合移动设置的保护罩二以及保护罩组件只罩住病人,进...
- 谢旦立郑蒙蒙黄显辉
- TNF-α敲除对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在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小鼠模型中探讨TNF-α敲除对宿主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1)选取6~8周龄C57BL/6J品系的TNF-α敲除(TNF-α-/-)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成WT未感染组、WT感染组、TNF-α-/-未感染组和TNF-α-/-感染组,每组各6只。小鼠腹腔注射2×108 CFU/200μl的创伤弧菌CGMCC1.1758构建血流感染模型,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PBS。(2)感染4 h后,分别分离肝脏免疫细胞和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数量和存活率,以及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吞噬功能变化,分析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对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均显著增加。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中仅肝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增加明显,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WT感染组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并无明显改变。(3)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降低,ROS水平明显上升;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增加,但细胞ROS水平明显下降。(4)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均低于WT未感染组,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低于WT感染组,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高于WT感染组。与WT感染组相比,WT未感染组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降低而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对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有不同影响,主要对肝脏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吞噬功能改变及mTOR信号强度有重要影响。
- 黄显辉张炎胡美娜马瑶陈娜谢旦立楼永良
- 关键词:TNF-Α创伤弧菌中性粒细胞血流感染
- LC3相关吞噬作用调控感染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LC3相关吞噬作用(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LAP)是一种特殊的吞噬作用,存在于吞噬和自噬两条途径的交叉点。LAP过程的标志性事件是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LC3Ⅱ)被募集到单层膜结构的吞噬体表面。LAP途径依赖于含RUN域半胱氨酸丰富域苄氯素1相互作用蛋白(RUN domain and cysteine-rich domain containing,Beclin 1-interacting protein,Rubicon)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的功能,最终导致LC3相关吞噬体(LAPosome)与溶酶体结合,来消化降解内容物。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LAP在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等感染宿主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数情况下LAP是宿主抵御和降解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病原微生物在宿主内可以有效逃避LAP的攻击,甚至可以利用LAPosome成为其定居和复制的场所。本研究总结了近几年LAP在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疾病发生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
- 王瑜黄显辉沈仁周朝阳楼永良谢旦立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
- The critical role of MNK1 kinase in suppression of LPS-induced TNF-α production in murine macrophages
- The MAPK-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 and 2(MNK1 and MNK 2) are downstream of both p38 and ERK MAP kinase pathwa...
- 黄显辉Yi ZhengMeng-Meng ZhengX.Frank YangXiao-Ping Zhong谢旦立楼永良
- 文献传递
- 自噬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创伤弧菌能力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自噬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创伤弧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创伤弧菌感染RAW264.7细胞和BMMφ细胞自噬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构建带荧光蛋白标记的创伤弧菌(Vv-GFP)感染RAW264.7细胞和BMMφ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吞噬后的创伤弧菌与LC3蛋白共定位情况;采用Bafilomycin A1抑制自噬,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创伤弧菌能力的改变。结果创伤弧菌感染诱导RAW264.7细胞和BMMφ细胞Atg7、Atg12、Atg16L1和LC3Ⅱ的表达显著上调,p6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巨噬细胞吞噬的创伤弧菌与自噬体形成膜标志物LC3B发生共定位;创伤弧菌感染促进了自噬体形成和自噬底物降解,促进巨噬细胞对创伤弧菌的吞噬作用,而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则通过抑制自噬/溶酶体降解过程,导致Atg7、Atg12、Atg16L1和LC3Ⅱ表达累积,p62表达上调,阻断自噬流,进而减弱巨噬细胞对创伤弧菌吞噬清除的能力。结论创伤弧菌感染诱导巨噬细胞发生自噬,有利于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创伤弧菌的能力。
- 陈娜蒋烨琳谢旦立黄显辉楼永良温超玮
- 关键词:自噬巨噬细胞创伤弧菌
- ApbC基因敲除的创伤弧菌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pbC基因敲除的创伤弧菌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将ApbC基因敲除并利用细菌间的接合转移构建而得,包括(1)构建ApbC基因缺失的重叠片段;(2)构建重组自杀质粒pDM4‑△ApbC;...
- 谢旦立蒋烨琳黄显辉
- 一种重症监护室防细菌感染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院设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重症监护室防细菌感染装置,包括:床头柜、保护罩组件和伸缩组件,且伸缩组件用于连接保护罩组件和床头柜,从而可将保护罩组件伸出和缩回,并配合移动设置的保护罩二以及保护罩组件只罩住病人,进...
- 谢旦立郑蒙蒙黄显辉
-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膜成孔肽对巨噬细胞溶酶体和ROS水平及细胞活性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膜成孔多肽(rMpf)对小鼠J774A.1巨噬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对活性氧簇(ROS)和溶酶体的影响,并了解其作用巨噬细胞后的胞内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表达rMpf,体外作用于小鼠J774A.1巨噬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分析rMpf对小鼠J774A.1巨噬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对ROS和溶酶体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胞内定位情况。结果低浓度(4μg/ml)rMpf作用小鼠J774A.1巨噬细胞后,其存活率、胞内ROS和溶酶体无明显变化。20和60μg/ml rMpf作用J774A.1巨噬细胞后,细胞存活率、ROS和溶酶体均明显下降。此外,rMpf能进入J774A.1巨噬细胞并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Mpf能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并且抑制胞内ROS水平、破坏溶酶体最终导致巨噬细胞功能受损。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及类似膜成孔毒素的细胞毒性结构域功能和分子致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郑易黄显辉谢旦立楼永良
- 关键词:创伤弧菌活性氧簇溶酶体细胞活性
-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肝脏自然杀伤T细胞和TCRβ-细胞毒性差异被引量:2
- 2015年
- 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又称海洋弧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嗜盐性条件致病菌,主要存在于海水和海产品中,目前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创伤弧菌经伤口或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创口感染、坏死性筋膜炎和原发性败血症等疾病,其中原发性败血症的致死率高达50%以上[1]。该菌毒力因子众多,溶细胞素是其唯一分泌至胞外且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外毒素,在该菌的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 NKT)是一类既表达NK细胞表面分子(如小鼠NK1.1),又表达T细胞表面受体(如TCRα/β)的特殊免疫细胞,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在抗感染和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NKT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在各脏器(如肝脏、脾脏)中比例较低,且缺乏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使得其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 TCRβ、CD1d-tetramer 和 live/dead等荧光抗体或荧光染料染色分析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 rVvhA)对小鼠肝脏NKT细胞的影响,并比较rVvhA对NKT细胞和CD1d-tetramer-TCR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对肝脏中上述细胞的影响,为揭示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分子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胡倩雯黄显辉张婷谢旦立楼永良
- 关键词: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自然杀伤T细胞小鼠肝脏TCRΒ细胞表面分子
- 细胞培养皿细菌感染实验装置
-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皿细菌感染实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有传动件、培养组件、充氧组件和灭菌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培养组件与所述空腔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充氧组件接触设置在所述培养组价外周,所述充氧组件用于持...
- 谢旦立郑蒙蒙黄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