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妇坤清丸局部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 目的评价妇坤清丸局部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家兔阴道给药进行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采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家兔一天内阴道给予1500mg·kg妇坤清丸,连续观察14日,家兔无一死亡;长期毒性试验:妇...
- 刘春赵毓梅
- 关键词: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皮肤过敏
- 文献传递
- 灯盏花素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脂质体冻干粉,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以考察其稳定性与模拟生物膜的结合情况。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冻干法制备灯盏花素脂质体冻干粉,用电导法测定灯盏花素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并进行聚集动力学研究。用水-正辛醇扩散模型试验来模拟体内生物膜,通过测定药物及脂质体从水向正辛醇扩散的速率,考察其在两相间的动态分配行为。结果:脂质体混悬液的相转化温度为63℃,聚集活化能为14.66 kJ/mol。通过对药物在水-正辛醇体系中的动态分布研究表明,灯盏花素脂质体在该模拟的生物膜表面药量大于普通输液。结论:灯盏花素脂质体稳定性较好,有利于改善疗效。
- 刘春闫彩云熊非赵毓梅朱家璧
- 关键词:灯盏花素脂质体
- 胆木注射液的部分毒理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评价胆木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对胆木注射液进行急性毒性、异常毒性、溶血性、血管刺激性、过敏性试验的毒理学研究。结果:胆木注射液小鼠静脉注射的LD_(50)为49.27 mg·kg^(-1),LD_(50)95%可信限为44.16~55.42 mg·kg^(-1);异常毒性实验显示注射给药后观察48h,未见小鼠死亡;对兔红细胞没有致溶血和凝集作用;血管刺激性试验显示该药给药后给药部位可见轻微充血,未见其他明显异常;该药亦未致豚鼠出现过敏反应。结论:胆木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李备朱毅赵毓梅郑霞刘春
-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过敏反应胆木注射液
- 对几种海南中药材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 李备赵映淑王巨才陈国彪张兴刘春周颖张海防明玉玲刘洁
- 该项目从3种海南道地药材(海南核果木、露兜簕、老鼠簕)中分离并鉴定出70余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9个。随后利用HepG2等多种细胞株,对60余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木脂素、生物碱、黄酮类等10余个化学成分具...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药材活性成分筛选抗肿瘤药
- 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实验;采用B 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RE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其LD50为6.371 8 g/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408 4-7.723 2 g/kg。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其急性毒性很小。
- 刘可云朱毅董志陈国彪赵毓梅李备刘春李靖
- 关键词:抗炎镇痛急性毒性
- 比伐卢定的升降压物质检查和毒性实验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的升降压物质检查和毒性实验。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相关方法,以1~5倍(2.8~14mg/kg)临床单次用药剂量作为降压和升压物质检查剂量,采用猫血压法确定降压物质检查限值,采用SD大鼠总动脉插管监测血压确定升压物质检查限值;小鼠经尾静脉注射给药急性毒性实验测算其半数致死量(LD60),并确定异常毒性检查限值。结果:比伐卢定的降压、升压物质检查限值均为14mg/kg;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1.60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50--1.71g/kg;异常毒性检查注射给药后观察48h,未见小鼠死亡。结论:比伐卢定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 刘春赵毓梅郑霞
- 关键词:比伐卢定急性毒性异常毒性
- 盐酸尼卡地平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研究
- 目的建立盐酸尼卡地平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实验。结果盐酸尼卡地平葡萄糖注射液对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干扰作用。改用稀释剂Ⅰ作为溶剂,干扰预试验和正式干...
- 郑霞赵毓梅刘春
-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查
- 文献传递
- 海南黄芩中汉黄芩素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离纯化海南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经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海南黄芩中的汉黄芩素进行分离纯化,NMR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常见肿瘤肺癌、肝癌、宫颈癌细胞,利用MTT法测定汉黄芩素的细胞毒活性;采用S180移植荷瘤小鼠,对汉黄芩素进行体内肿瘤实验,随机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10 mg/kg市售紫杉醇注射液,药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40 mg/kg海南汉黄芩素,连续7 d;最终应用荷瘤动物模型评价汉黄芩素的抗肿瘤功效。结果:从海南黄芩中分离得到汉黄芩素,并通过NMR波谱进行结构鉴定予以确认;细胞毒活性评估结果显示汉黄芩素对Hep G2、He La和A549细胞均显示显著的抑制活性;体内抗肿瘤试验显示汉黄芩素能明显抑制肿瘤体积和重量,抗肿瘤作用显著,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为首次从海南黄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显示其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这为深入研究与开发海南黄芩提供科学依据。
- 刘洁李备刘春陈露梁扬周玦飞陈赞民
- 关键词:汉黄芩素抗肿瘤活性
- HPLC法测定胆木浸膏胶囊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测定胆木浸膏胶囊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ODS(150×4.6mm、粒径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0:70:0.1),检测波长为226nm,柱温:室温,流速为1.0mL/min,采用面积外标法。结果建立了胆木浸膏胶囊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2.028~10.14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为1.41%(n=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胆木浸膏胶囊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的含量测定,为胆木浸膏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 黄有兴刘春
- 关键词:异长春花苷内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
-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注射用阿奇霉素豚鼠过敏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通过对注射用阿奇霉素进行豚鼠过敏试验研究,评价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过敏试验方法。方法 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试验I为将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2.5 mg·kg^(-1))和高剂量组(10 mg·kg^(-1)),隔日致敏1次,共致敏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和第21天激发观察豚鼠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试验II除高剂量组剂量调整为5 mg·kg^(-1)外,其余同试验I;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2次试验剂量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在末次致敏后第11天采血制备抗血清,皮内注射各对应组的抗血清被动致敏。24 h后静脉注射激发,测量皮肤内层的蓝斑直径。结果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中,试验I在第14天激发后,注射用阿奇霉素给药组均未见过敏反应症状,第21天激发后,高剂量组3只豚鼠出现搔鼻、哮鸣等过敏反应症状。试验II结果为在第14天和第21天激发后均未见过敏反应症状。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两次试验阳性对照组结果均为阳性,致敏率100%,注射用阿奇霉素组对豚鼠均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剂量和致敏时间有一定关系,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符合指导原则的情况下,临床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在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需关注。
- 刘春王巨才黄裕昌叶小青赵映淑詹媚媚王晨
- 关键词:阿奇霉素注射剂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