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膜下
  • 5篇血肿
  • 5篇硬膜
  • 5篇硬膜下
  • 5篇硬膜下血肿
  • 5篇膜下血肿
  • 4篇动脉
  • 4篇颅内
  • 4篇出血
  • 3篇动脉瘤
  • 3篇外科
  • 3篇慢性
  • 3篇慢性硬膜下
  • 3篇慢性硬膜下血...
  • 3篇脑出血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机构

  • 17篇汉中市中心医...
  • 3篇天津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7篇张超
  • 9篇李国强
  • 9篇李惊涛
  • 4篇郭强
  • 3篇刘宁
  • 3篇冯波
  • 2篇翟海程
  • 2篇魏小兵
  • 2篇陈琪
  • 1篇李传坤
  • 1篇黄琦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手术定位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手术定位装置,支板与座体固定连接,并位于座体的上方,弧形底板与支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支板的上方,立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立条分别与弧形底板的两端滑动连接,每根立条的外侧壁...
郭强蒋继虎李国强李惊涛张超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栓塞术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术前,对照组患者使用0.9%氯化钠液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干预。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与持续时间、手术前及手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而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为(3.76±1.4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9±1.8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ET-1、vWF、N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的ET-1水平为(542.84±94.3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40±114.29)pg/mL,GCS评分、vWF、NO水平分别为(10.32±1.58)分、(30.32±5.88)ng/mL、(1.56±0.15)nmol/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1.96)分、(26.84±5.51)ng/mL、(1.48±0.13)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可预防患者脑血管痉挛,同时能显著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郭强王传宝李国强李惊涛张超蒋继虎翟海程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脑血管痉挛乌司他丁血管内皮功能
三种术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李国强魏小兵李惊涛张超冯波陈琪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式锥颅血肿外科常见病钻颅引流
良性脑膜瘤中IL-1β对NF2基因甲基化调控的作用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中炎症因子IL-1β在NF2甲基化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利用2个脑膜瘤患者手术后的标本做原代细胞培养,不同浓度IL-1β(0,0.2,0.4,0.8,1.0,10ng/ml)处理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2、merlin和DNMTs的表达,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NF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共同添加IL-1β和DNMT抑制剂或siRNA,观察IL-1β与NF2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IL-1β能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增殖。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能降低脑膜瘤细胞NF2和merlin的表达。IL-1β能诱导脑膜瘤细胞NF2启动子甲基化;同时IL-1β能增加脑膜瘤细胞中DNMT1的表达,而IL-1β诱导脑膜瘤细胞的NF2启动子甲基化可以被DNMT抑制剂和siRNA抑制。[结论 ]IL-1β通过DNMT1诱导NF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这种甲基化可以下调NF2基因的转录。抑制DNMTs可以考虑作为调控NF2表达和和抑制脑膜瘤发展的治疗靶点。
李峰张超
关键词:良性脑膜瘤IL-1ΒNF2甲基化
微侵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治疗,并同以往常规手术治疗的113例(包括锥颅12例,小骨窗开颅肉眼下血肿清除36例,常规骨瓣成形及去骨瓣减压65例)进行对比观察,术后随访2个月至1年。结果: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组血肿清除率可达85%~98%,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50%~97%),病死率也由18.5%降至7.693%。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
张超李传坤李国强
颅底适形多层重建在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脑脊液漏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颅底适形多层重建技术在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脑脊液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经鼻内镜扩大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患者38例,其中采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20例(对照组),使用适形多层重建技术行颅底重建18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6例,观察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适形多层重建技术可明显降低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是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安全可靠的方法。
刘小印党俊涛周跃飞李惊涛张超
关键词:脑脊液漏颅底重建
三边测量法在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三边测量法在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采用软通道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肿定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三边测量法)和对照组(简易定位法),比较2组患者穿刺准确率、72h内血肿清除率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穿刺准确率、72h内血肿清除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边测量法可使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定位更准确,并提高72h血肿清除率及术后GOS评分,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刘小印王传宝张超李惊涛郭强刘宁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脑卒中后癫发作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DHC)治疗大脑中动脉(MCA)脑卒中后癫发作的高危因素。方法 60例接受DHC治疗的MCA脑卒中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有无癫发作分为癫发作组(32例)和无癫发作组(28例)。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DHC治疗MCA脑卒中患者术后癫发作的危险性因素。结果术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9分、出血量>245.50 cm^3、同型半胱氨酸(Hcy)>17.35μmol·L^(-1)、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375.25 ng·L^(-1)、C反应蛋白(CRP)>12.08 mg·L^(-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99.65μg·L^(-1)增加DHC治疗MCA脑卒中患者术后癫发作的风险(P<0.05)。结论 DHC治疗MCA脑卒中患者术后癫发作与术前APACHEⅡ评分、出血量及Hcy、NT-pro BNP、CRP、MMP-9水平密切相关。
张超刘小印王传宝刘宁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大脑中动脉脑卒中
一种脑出血内镜工作通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出血内镜工作通道,应用在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导机构,限位组件可以与固定组件配合对传导组件进行限位,并且可以将传导组件固定在患者的头部,避免传导组件发生意外位移降低治疗效率,传导组件可以与连接组...
刘小印翟海程张超王晖王传宝黄琦江远龙
颅骨生长性骨折12例机理与临床观察
2007年
颅骨生长性骨折是颅脑外伤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是以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为病理基础,临床上少见,手术是治疗的惟一有效方法。
李国强张超
关键词:颅骨生长性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