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茹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3篇护理干预
  • 3篇干预
  • 2篇慢性
  • 2篇风险管理
  • 2篇EICU
  • 1篇毒蕈
  • 1篇毒蕈碱
  • 1篇毒蕈碱样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一体化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营养状态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有机磷农药中...
  • 1篇有机磷农药中...
  • 1篇预后

机构

  • 8篇海南农垦总局...
  • 2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0篇王茹春
  • 4篇陈友红
  • 3篇李云婷
  • 2篇李云婷
  • 1篇王日兴
  • 1篇李诗阳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陈友红王茹春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方法中毒抢救临床治愈率毒蕈碱样
床旁CRR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内科常规治疗联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EICU)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行CRRT治疗前及治疗24h、48h、72h后心肺参数及肝肾功能的改变。结果 28例SAP患者行CRRT治疗24h、48h、72h后与治疗前比较,心肺功能参数明显改善,Scr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ALT、胆红素、白蛋白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内科常规治疗联合床旁CRRT疗法,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血滤通路护理、CRRT期间的监测等,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有效、细致的护理措施是CRRT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王茹春冯奇桃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
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价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每组各74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营养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53±1.13)分,明显优于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98±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营养评分为(3.84±1.78)分,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评分[(2.43±1.48)分]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在疼痛护理干预中应用可以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云婷王茹春郑源任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急性肺栓塞患者75例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9 9,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7.5±3.0)d,明显短于对照组(21.0±3.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3 9,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陈友红王茹春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舒适护理常规护理
风险管理在预防EICU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预防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7-9月医院EICU患者154例进行风险管理,以2010年4-6月154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感染风险识别-感染风险衡量与评价-感染风险处理-感染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过程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感染率、例次感染率、漏报率和消毒灭菌合格率,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例次感染率、漏报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分别为22.73%、38.31%、27.27%、86.23%,试验组分别为11.04%、14.94%、15.78%、95.38%,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均有显著降低(P<0.01),漏报率亦得到一定程度改善(P<0.05),而消毒灭菌合格率得到极大提高(P<0.01);对照组总体满意率85.71%,试验组94.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EICU中患者的感染,提高医务人员护理质量。
李云婷李涛阳王茹春符爱玉
关键词:风险管理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09±1.25)d,下床时间为(4.18±1.26)d,焦虑评分为(49.23±3.01)分,抑郁评分为(47.24±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49±1.42)d]、下床时间[(8.69±1.94)d]、焦虑评分[(56.87±3.87)分]、抑郁评分[(55.76±3.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李云婷王茹春郑源任
关键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干预
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与APACHEⅡ评分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CURB-65评分(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的相关性及在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5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CURB-65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分析2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URB-65评分不同分层其机械通气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分别是低危组:8.6%、3.4%、1.3%;中危组:28.7%、13.2%、6.4%;高危组:79.1%、47.3%、20.2%;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层其机械通气率、MODS发生率、死亡率分别是低危组:7.6%、2.3%、1.1%;中危组:31.2%、10.5%、4.9%;高危组:69.3%、52.1%、21.4%;同一分层,不同评分系统,其机械通气率、MODS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分层,随着分值增加,其机械通气率、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CAP患者CURB-65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48),机械通气、MODS、死亡患者CURB-65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MODS及非死亡患者(P<0.05)。结论 CURB-65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一样,对CAP患者的机械通气率、MODS发生率及预后有同样的预测作用,是CAP患者病情严重度和病死率预测的独立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日兴王茹春李诗阳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预后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ICU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ICU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提高急诊科ICU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7~12月收入我院急诊科ICU的患者38例作为实验组,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同时选取风险管理实施前2010年1-6月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的熟练性、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护患沟通能力及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达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医生满意度和业务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科ICU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且显著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推广。
王茹春陈友红李云婷
关键词:护理
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无创正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总结最佳护理干预方案。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行无创正通气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训练有素的专科护士严密观察病情,防范和处理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此类患者的安全性及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王茹春
关键词:护理干预
E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E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UEX)的原因,减少UEX的发生,提高治疗护理的质量。方法回顾我科EICU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6例气管插管的临床病例,对5例发生UEX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UEX发生率为4.3%。患者的心理因素、肢体约束不到位、气管导管固定不当、气管导管被牵拉、插管途径是UEX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总结UEX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降低UEX率。
王茹春陈友红李云婷
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