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瑛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达州市民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探讨心理相关技能在精神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技能的提高和发展。方法:通过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建立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通过倾听提问、鼓励重复、释义概述、面质解释、内容表达等参与性和影响性的心理技术给予心理干预。结果:提出了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干预性心理护理,提高心理护理的水平。结论:心理护理要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护患间互动,提高心理护理技能,更好为患者服务。
- 蒋瑛
- 关键词:精神科心理护理
- 1例急性应激障碍合并雷诺氏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干预被引量:1
- 2009年
-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躯体或/和心理严重的创伤性应激后,出现的短暂精神障碍,常在几天至1周内恢复,一般不超过1月。但如果处理不当,有20%~50%可转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雷诺氏综合征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对称的间歇发白、紫绀、潮红为其临床特点,常为情绪激动或受寒冷所诱发。心理干预是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对遭受了躯体或精神严重创伤等所致心理、行为、情绪等反应的人予以帮助的一种方式。
- 蒋瑛王宏建钟颖
- 关键词:急性应激障碍躯体护理心理干预
- 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精神疾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护理2个月后,两组患者BPRS和IPR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 刘锡英王任昌蒋瑛
-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
- 多元化的康复治疗与工娱治疗临床对照分析
- 2009年
- 目的:多元化的结构式的院内康复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维持期精神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两个科室各抽取40位药物维持治疗期精神病患者,一个试点科室(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启动全面康复的新理念,实施多元化的结构式的院内精神康复;另一科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传统工娱活动康复。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分别于人组时和住院3个月进行评定。结果: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NOSIE量表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3因子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分值,而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4因子分和BPRS分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在精神病表现、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迟滞、抑郁等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元化的结构式的精神康复疗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的改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到社会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社会。
- 蒋瑛王任昌代安红
- 关键词:康复治疗工娱治疗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19例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 2007年
- 目的总结精神病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9例精神病患者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要求,做好患者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和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师实施治疗及病情观察。结果119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精神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密切配合,是治疗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 刘锡英蒋瑛朱伟琴王任昌
-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精神疾病护理
- 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整体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锡英王任昌蒋瑛
- 关键词:整体护理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