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静脉输液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径缩小值(患者治疗前、后髌骨上15cm处大腿周径减少值与髌骨下10cm处小腿周径减少值总和的平均值)、周径缩小时间、静脉畅通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径缩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周径缩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畅通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溶解Ⅰ、Ⅲ级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局部皮肤淤斑、牙龈出血、肢体再肿胀,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权建军卢翔王辉
-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置管溶栓治疗安全性
- CT导引介入治疗肺脓肿17例疗效分析
- 2009年
- 本组收治肺脓肿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临床症状有发热15例,其中9例为低热,胸痛9例,咳痰12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2例,血沉加快15例;病程1个月~1年。CR示右肺上叶病灶7例,右下叶病灶3例,右中叶病灶2例;左肺下叶5例,上叶2例。病灶形态以大片高密灶内有空腔,周罔呈移行性为12例,边界清晰内有空腔7例。甲房性13例,多房性4例。
- 卢翔张龙欣
- 关键词:肺脓肿药物注射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 2024年
-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及下肢肿痛,部分病例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和/或闻及股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1]。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PSA少见,通常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为PFA及其穿支动脉损伤所致[2];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血管损伤发生率为0.49%,其中PFA PSA占67.03%[3],未及时治疗可致出血、感染、骨折愈合延迟、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大出血和休克[4]。
- 权建军卢翔强廷会杜兴国王明
- 关键词:栓塞治疗性股深动脉
- 肝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肝细胞癌及相关血清标记物的影响
- 2019年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逐渐成为多结节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因其可与化疗相结合,改善动脉栓塞引起的缺血性坏死,从而减缓肿瘤进展并提高存活率[1]。射频热消融术(RFA)是一种新兴技术,已被提议作为传统经皮乙醇注射的替代方案,并作为肝移植辅助治疗。此外,RFA也是一种适用于非结节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2]。
- 权建军李兰兰卢翔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肿瘤进展血清标记物射频消融
- 32例卵巢囊肿的CT导引介入治疗分析
- 2010年
- 探讨CT导引下卵巢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术的诊断的治疗意义。方法对32例囊肿在CT导引下行穿刺抽吸,以囊液生化、涂片做出病理诊断,同时在囊腔内注入无水酒精。随访3~12个月。结果穿刺抽吸术可以明确诊断。经硬化治疗后,患者近期症状缓解率达100%,囊肿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卵巢囊肿CT导引介入抽吸、硬化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性诊断和治疗手段。
- 卢翔杨维英权建军朱宏财
- 关键词:CT导引介入治疗卵巢囊肿酒精穿刺抽吸
- 介入治疗胃左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0年
- 胃动脉瘤(gastric artery aneurysms,GAAs)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内脏动脉瘤,据报道,高达90%的GAAs患者意外地出现了破裂[1]。约2/3的破裂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而1/3的病例破裂进入腹膜腔[2]。尽管GAAs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更为常见,但位于胃壁外的动脉瘤引起的腹腔内出血更为迅速,也更隐蔽,而且往往是致命的。胃左动脉瘤(left gastric artery aneurysms,LGAAs)破裂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破裂后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发病隐匿,诊断困难。以往大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的发展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LGAAs已成趋势[3]。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成功介入治疗的1例LGAAs破裂出血的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就LGAA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其介入治疗予以报道。
- 权建军卢翔郑清华沈勇聂朝辉
-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
- 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栓塞150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 ,探讨良好配方及安全有效栓塞方法 ,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通过 15 0例中晚期肝癌选择优化组合的化疗配方 ,经过 4 2 6次灌注化疗及栓塞 ,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半年、一年、两年及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87%、67%、3 1%及5 %。对伴有门脉癌栓的病例若有栓塞指征 ,应争取栓塞可提高疗效。结论 选择良好的化疗方案 ,适度安全有效的栓塞。
- 王胜儒唐应庆陈玉军雷汉玲卢翔任炜
-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栓塞药物选择血管造影
- 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效果及一期通畅率影响因素
- 2023年
- 目的观察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效果及影响治疗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因素。方法收集87例接受腔内治疗的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观察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治疗后6、12及24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一期辅助通畅率及二期通畅率,以COX回归模型筛选术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对87例共92侧下肢病变成功完成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100%(92/92)。围手术期5例(5/87,5.75%)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3例(3/87,3.45%)截肢、6例(6/87,6.90%)死亡。治疗前日与治疗后1个月,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距离、Rutherford分级及数字评定量表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6、12及24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9.13%(82/92)、78.26%(72/92)及47.83%(44/92),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1.30%(84/92)、80.43%(74/92)及55.43%(51/92),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3.48%(86/92)、84.78%(78/92)及58.70%(54/92)。定向旋切斑块[HR=0.35,95%CI(0.18,0.66),P<0.05]及治疗后≥2支膝下动脉通畅[HR=0.36,95%CI(0.15,0.86),P<0.05]为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24个月内一期通畅率的保护因素;股浅动脉(SFA)及腘动脉全程受累[HR=2.23,95%CI(1.07,4.65),P<0.05]与血管病变段长度≥15 cm[HR=2.40,95%CI(1.12,5.12),P<0.05]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效果较好,定向旋切斑块及治疗后≥2支膝下动脉通畅是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后24个月内一期通畅率的保护因素,SFA及腘动脉全程受累与靶血管病变段长度≥15 cm则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 权建军权建军卢翔杨林
- 关键词:股动脉闭塞性动脉硬化
- 基于TACE综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综合介入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中晚期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TACE治疗)与观察组(48例,TACE+RFA+PEI+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2、18、2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ALT、AST、GGT及TBIL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及情感状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ACE综合介入治疗中晚期PLC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王辉刘康卢翔权建军李诗城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综合介入治疗
- 介入溶栓治疗LIVCS并发LDVT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介入溶栓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LIVCS)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LIVCS并发L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溶栓治疗。均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血流速度、受压处血管内径、血栓清除率,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大腿和小腿周径差分别为(1.88±0.43)cm、(1.84±0.36)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0.58)cm、(2.71±0.6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受压处血管内径、血栓清除率分别为(4.57±0.33)mm、(66.74±2.52)%,高于对照组的(4.16±0.23)mm、(61.42±2.31)%,血流速度为(60.18±7.17)cm/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6±7.26)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LIVCS并发LDVT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肿胀情况,调节血管狭窄闭塞,降低血栓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 王辉李诗城岳江卢翔郭岚刘锐
- 关键词: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介入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