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氯丙咪嗪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比较氯丙咪嗪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 6 6例符合CCMD - 2 -R抑郁症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分别给予氯丙咪嗪与多虑平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2、4、6周末 ,分别用Hamilton抑郁量表及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 (SERS)评定。结果 :氯丙咪嗪组显效率 (85 18% )与多虑平组 (86 6 1% )相近 ,氯丙咪嗪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多虑平组 (u =3 86P <0 0 1) ,氯丙咪嗪组副反应大多表现轻微 ,多虑平组相对较重。结论 :氯丙咪嗪比多虑平对抑郁症疗效较好且副反应少。
- 马照红周长梅郭爱华
- 关键词:氯丙咪嗪多虑平抑郁症
- 抗精神病药物对月经周期的影响调查分析
- 1999年
-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对73例女病人进行半年的随访。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69.86%的病人出现月经紊乱;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来潮时间推迟并使经期缩短(t=8.57,P<0.001);月经紊乱者与月经正常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u=2.80,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可使多数女病人月经周期紊乱。
- 龚福敏张衍军周长梅王宝连赵逢玉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月经周期
- 临床和精神科护士出现抑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了解临床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和工作情况 ;方法 :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与评定 ;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精神科护士抑郁的发生率 (P <0 .0 1)。护理人员的抑郁程度与性别、文化、年龄、职称、科室间的关系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男性抑郁高于女性 ,精神科与非精神科护士之间抑郁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精神科护士抑郁发生率较高 ,与其工作性质、服务对象、工作环境、内部设施、岗位风险及职业压力等因素有关。
- 周长梅王振华李西敏韩芹王宝连
-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抑郁状态
- 精神分裂症患者威斯康星测试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的情况。方法:对99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和38例正常人实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并对其中28例经过8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BPRS评分与WCST变化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与年龄、BPRS总分正相关(P<0.01),正确数和分类数与年龄、BPRS评分成负相关(P<0.05);WCST两组间在性别及文化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对28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WCST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而治疗前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的减分率与BPRS减分率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 马照红周长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浅谈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
- 1996年
-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道德,是指在精神科护理专业这一特定范围内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也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尤其是在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
- 王相菊周长梅黄玉祥李玉春
- 关键词:护理人员精神科职业道德
- 舒必利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将41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舒必利组和阿米替林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HAMD分值下降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对抑郁症均有肯定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94.74%,显效率分别为81.82%和84.21%.舒必利见效快,副作用小。
- 徐喜云张延军王宝连赵丰玉马照红周长梅
- 关键词:舒必利阿米替林抑郁症
- 舒必利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将41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舒必利组和阿米替林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HAMD分值下降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对抑郁症均有肯定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94.74%,显效率分别为81.82%和84.21%,舒必利见效快。副作用小,讨论了舒必利的疗效、临床应用、副作用及作用机制。
- 徐喜云张延军王宝连赵峰玉马照红周长梅
- 关键词:抑郁症舒必利阿米替林
- 行为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行为干预,研究结束时分别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综合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复发率和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X2=4.29,p<0.05 X2=8.95,p<0.005)。实验组积极、消极应对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2.24,p<0.05.t=-2.46,p<0.05)。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2.25~2.92,p<0.05~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 张衍军马照红周长梅王宝莲
- 关键词:行为干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复发率
- 从探视后精神病人自杀谈如何加强病房管理
- 1997年
- 通过对6例精神病人自杀资料分析认为,部分病人的自杀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家属探视后病人思想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引起一系列心理变化有关,因此,提示医护人员补发家属探视前应向其交待探视须知,探视后应向病人和家属了解探视的谈话内容,病人的思想状况,情绪等,酌情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交班重点护理。
- 周长梅马照红
- 关键词:精神病人探视自杀病房管理护理
- 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 2004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采用BPRS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副反应明显少于氯丙嗪组(p<0.05,p<0.01)。结论:利培酮的疗效与氯丙嗪相近.但安全性较好。
- 马照红刘爱君周长梅张喆郑素娟
- 关键词:利培酮氯丙嗪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