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汉林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地质
  • 2篇油气
  • 1篇地震剖面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新生代
  • 1篇遥感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方向
  • 1篇油气远景
  • 1篇中国东南
  • 1篇中国东南部
  • 1篇生烃
  • 1篇十万大山
  • 1篇十万大山盆地
  • 1篇石油地质
  • 1篇盆地构造
  • 1篇盆地构造特征
  • 1篇盆岭构造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徐汉林
  • 2篇沈扬
  • 2篇丁晓
  • 1篇沈扬
  • 1篇郑兴平
  • 1篇邓红婴
  • 1篇吕福亮
  • 1篇徐嘉炜
  • 1篇丁晓
  • 1篇赵宗举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南方油气地质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华北盆地黄口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7
2003年
对黄口凹陷的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黄口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指出黄口凹陷内存在4套烃源岩和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最主要的烃源岩是石炭一二叠纪煤系;黄口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为黄口次凹的中、西部及商丘次凹,而黄口次凹中向杨集、砀山凸起的斜坡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地带.
徐汉林吕福亮赵宗举杨以宁郑兴平汤祖伟邓红婴
关键词:区域地质油气勘探拉分盆地花状构造二次生烃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构造特征新认识被引量:11
2001年
通过对横穿十万大山前陆盆地的SD94 Ⅳ地震剖面的解释 ,证实十万大山盆地曾经历了至少 2次以上的不同方向的构造运动 :早期为前泥盆纪 ,表现为北西向南东的冲断 ;晚期为中泥盆世至白垩纪 ,构造由南东向北西发展。
徐汉林杨以宁沈扬丁晓
关键词:地震剖面前陆盆地十万大山盆地
中国南方走滑拉分盆地遥感构造解析被引量:3
1995年
利用MERIDIN图像处理系统提供的高精度、高质量的卫星图片,根据走滑拉分盆地的成因模式,重点解析了江西吉安-泰和盆地。认为,该盆地是一个联合型的走滑拉分盆地,由北部的吉安盆地和南部的泰和盆地构成,并具有一定程度的伸展性质;中部的横江隆起可以视为走滑推隆构造。讨论了该盆地的形成演化史,并根据走滑拉分盆地模式预测了生油凹陷、生油岩层位和勘探区块。
丁晓沈扬徐汉林
关键词:拉张盆地遥感石油地质油气远景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岭构造特征被引量:11
1999年
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形成的盆岭构造,受控于盆岭区内业已存在的大型断裂系统,盆岭区内存在有北北东至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北西向等3 组主要断裂系统。根据区内盆地特征,可划分为地堑型盆地、铲状断层型盆地和变换- 伸展型盆地3 类。东南地区的盆岭构造总的面貌呈现南北纵向分块,东西横向分带之特征。形成中国东南地区盆岭构造的外部条件是滨西太平洋域的地球动力学演变,次要条件是西侧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及推挤。
徐汉林沈扬丁晓徐嘉炜
关键词:东南部盆岭构造新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