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战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层析
  • 1篇地震层析成像
  • 1篇地震学
  • 1篇地幔
  • 1篇地幔结构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性
  • 1篇熔岩
  • 1篇熔岩流
  • 1篇上地幔
  • 1篇上地幔结构
  • 1篇琼北
  • 1篇区熔
  • 1篇火山
  • 1篇火山灾害
  • 1篇减灾措施
  • 1篇层析成像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海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李战勇
  • 1篇孙谦
  • 1篇樊祺诚
  • 1篇魏海泉
  • 1篇徐德斌
  • 1篇白志达
  • 1篇胡久常
  • 1篇黎源
  • 1篇张秉良
  • 1篇史兰斌
  • 1篇卢永健
  • 1篇吕春来
  • 1篇雷建设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南地幔柱上地幔结构新的地震学约束被引量:2
2009年
给出了由近震和远震数据确定的海南地幔柱上地幔高分辨率层析成像结果。远震到时数据是由海南岛和雷州半岛9个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中精确提取的。我们的结果显示,在海南热点下方从地表到250km深度,地壳中存在高达-5%而在地幔仅-2%的明显低速异常。海南地幔柱被成像为西北—东南向倾斜的、直径约80km的连续低速柱状异常体。由于较密集数据覆盖和精细模型参数化,我们的结果相对于先前的局部和全球层析成像研究有了明显的改进。海南地幔柱的这种倾斜可以用数值模拟的结果来解释。地幔柱在上地幔中的倾斜可能与海洋板块的俯冲有关,特别是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有关。但最可能的是,这种倾斜是地幔柱在下地幔扭曲后靠浮力上浮至上地幔形成的。
J. S. LeiD. P. ZhaoB. SteinbergerB. WuF. L. ShenZ. X. Li黎源李战勇雷建设吕春来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上地幔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熔岩流流动速度的恢复与火山灾害性讨论被引量:8
2005年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分为 4个火山系统 ,熔岩流流动距离集中在 4~ 8km之间 ,而熔岩流宽度则以 1.5km左右为常见。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熔岩流不同流动单元表面坡度、岩流厚度的调查 ,结合熔岩流温度与密度等物理参数计算恢复的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熔岩流流动速度众值在 0 .5 m/ s左右 ,底部剪切力约为 5 0 0 0 Pa。对于厚度巨大的熔岩流 (流动单元厚度 >15 m)流动速度可加快至 5 m/ s,而底部剪切力则可加大至 5 0 0 0 0 Pa。对于一条 8m厚的熔岩流 ,其地表流动时间均在 10 0 h以内 ,而以流动时间在 1d以内为常见。根据熔岩流长度与体积恢复的喷发持续时间对于不同火山系统短至 2个月 ,长达 2年。8km预期熔岩流长度可以作为未来火山喷发时熔岩流火山灾害影响范围的重要参照系数 ,制定的相应减灾措施应该以此作为重要依据之一。琼北近代火山区火山灾害主要表现为熔岩流对农田、林地。
魏海泉白志达李战勇孙谦樊祺诚史兰斌张秉良徐德斌胡久常肖劲平卢永健
关键词:熔岩流琼北灾害性火山灾害减灾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